第五百三十一章 私奔吗?(1 / 2)

辞天骄 天下归元 4798 字 7个月前

她心底有些不安,大乾学院现在是春闱折桂呼声最高的学院,但就她最近观察,学院的学生却显得有些太激进了。

那举着手臂喊口号的模样,和那狂热的气氛,总让她想起陛下说过:年轻人最热血,但这热血也最易被煽动和利用。

“天下抡才大典,多少士子十载苦读就等这一日,春闱对所有举人开放,以公平为唯一准则,这是不可易的规则。”铁慈道,“学院你还是多去,稍后朕也会让贺太傅他们去讲学,学问流派,百家争鸣才好。”

简奚便领了旨。

铁慈似乎已经失了兴致,抱着匣子和猫去睡觉了。

简奚起身,回头看见陛下正把那个装起居注的盒子,放在自己手一伸就能拿到的地方,不禁悄然叹息一声。

……

来年三月,至明三年春闱,也是大乾学院建立以来,第一批毕业生集体参与春闱。

但在此之前,一些无意于明经科的士子,已经进入了朝廷,分往各部和各市县见习,很多学生因为脑筋灵活,知识丰富而超前,且实务熟稔,见习期满便直接被留了下来,填充了中底层官吏阶级。

大乾学院也有擅长制式文章的学生,本身大乾学院的名声地位和待遇,就能吸引来全天下最优秀的学子,除了跃鲤在海右一枝独秀,别的书院毫无竞争力外,其余各地的学生,多以能在大乾学院就学为荣。

大乾学院也给他们提供了最好的就学条件和最丰富的学科,最广博新鲜的见识,有一部分优秀学生直接弃了学业,去研究学院各种新奇学科了。

饶是如此,大乾书院依旧向春闱提供了最多最优秀的人才,包揽了榜眼探花,中榜人数也最多,其次是跃鲤,跃鲤出了海右有史以来第三位状元,据说这位幸运儿是容院长亲自看中并教导的,在书院里一日做三篇文,硬生生把朝中每位可能做主考官的大佬的文章风格个人喜好都揣摩了个透,但传说里,他和榜眼实力也就在伯仲之间,之所以蟾宫折桂,是因为陛下看中了他的文章。

殿试策题并未长篇大论,题目是铁慈定的,超乎寻常的简单又囊括极大:“求论政之弊,治世之策。”

历来殿试策论,多为某一实务,比如“河防方略”、“痛革官弊”、“营伍整饬”、“将养民力”等等,这种毫无范围无所不包的题目,很容易让人写成夸夸其谈的官样文章。

三甲是皇帝亲自点选,而且为了表示公平,给皇帝递卷读卷的时候,依旧是封名的。

三甲卷事后也直接封存入档,没有公布,只是隐约传出消息,说是状元卷以“老成持重,沉笃厚实”入选。

众大佬听着,都露出些意味深长的表情。

既然状元因为“持重”文风入选,那显然另两位就过于“激进”,为陛下所不取了。

不过虽然朝臣比较敏感,大乾学院那边,却依旧因为出众的成绩欢欣鼓舞,一时之间,投奔者众,已经成为天下学子最为向往的圣地。

这一批新进士,按惯例一甲都进翰林院,二甲进各部当主事或各州做知府。三甲去各县做推官或者知县。

不过今年因为官员定额多已满,相当一部分还在等候补缺。

为这事,太师专程进宫找了铁慈一趟,又去找了吏部尚书,表示儿郎们的才华不应虚耗在遥遥无期的等待中,所以倒也不必在乎什么品级官职,只要给他们发挥才干的机会就行。

话说到这个程度,从内阁到吏部,这几年在身体健康上也多得太师处的良药照拂,因此皇帝下了特旨,内阁和吏部加紧处理,最终这一批进士都得授官,派往六部和天下各州县。

与此同时,铁慈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官员调动,对最近几年因科举、推举、以及各种途径授官的年轻官员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重新洗牌,涉及人数极多,很多都出身当初的几大书院,不过大多是平调,也没什么升官的,因此虽然内阁和吏部忙得焦头烂额,倒也没有太多异议。任内轮调,本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不过这次涉及人数多一点罢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春闱和调动两件大事,忙完了也就到了六月,其间过了皇帝圣寿,和之前几年一样,皇帝不贺寿,不办庆典,不接受朝臣礼物和四方来贺。都是自己宫中和几位重臣亲信吃上一桌饭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