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142章 经济日报(1 / 2)

五月初, 谢子明打了转业申请。

不过他这个级别,转业手续没两三个月下不来,毕竟除了部队工作要有人交接, 转业后安排什么工作也要看合适的。

但他心里难免怅然,白天把申请提交上去, 晚上吃完饭没多久, 他就跑了过来说找陆平洲喝酒。

如果是别人大晚上来找陆平洲喝酒,他不一定会搭理对方,可这人是刚提交转业申请的谢子明……虽然肚子挺撑,但陆平洲犹豫没一会还是答应了下来。

程蔓知道什么情况, 也没反对,去斗柜拿了一瓶白酒出来,又打开冰箱看了下里面的菜, 让王芳现拍个黄瓜,再炸一盘花生米。

完了又问两人:“要不要去买点卤味给你们?”

谢子明一听便笑:“这怎么好意思。”

“得了吧,我看你的表情挺好意思…………”程蔓嗤笑, “我带程程去大院外面看一看吧,要是卤味没卖完, 就买点回来给你们下酒, 卖完就算了。”

认识十年, 谢子明也不跟她客气, 玩笑着说:“还是弟妹好, 老陆你有福气啊。”

“你有本事在嫂子面前说这话。”

谢子明瞬间不吭声了, 他可不敢在顾文英面前说这话。

陆平洲呵呵两声, 又对程蔓说有两个菜下酒就行, 没必要弄那么多东西。

但程蔓觉得谢子明正经历着人生中的重大决定, 心里肯定烦闷,这顿酒不知道要喝到什么时候,多弄两道菜,他们就能多吃忌口菜少喝两口酒,便说道:“就几步路,正好带程程出去转一转,盯着电视眼睛都直了。”

程程听到自己的名字,转头问怎么了。

程蔓说道:“妈妈去外面买卤味,你去不去?”

程程喜欢的动画片刚放完,现在正在放片尾曲,接下来要放的她没那么喜欢看,便用力点头道:“去去去。”边说边从沙发上站起来,小跑着来到程蔓身边,“我们现在就去吗?”

“嗯……”

程蔓应声,往外走去。

五月初的气温刚刚好,没有夏天的炎热,也没有冬天的刺骨寒风,尤其是晚上六七点,太阳刚刚落山,出来散步最好。

母女俩走出院子,时不时能碰到或出来散步,或站在楼下路口闲聊的军嫂。

这些人有的跟程蔓挺熟,有些没说过几句话,但不管关系是远是近,同在一个院子里住着,路上碰到了都要打个招呼。

所以从程蔓家到大院门口并不远的距离,母女俩走了近十分钟。

出了大院,外面更加热闹,小卖部门口最近多了几个军嫂卖吃食,母女俩还没走到,烤串的味道就顺着晚风飘了过来。

母女俩闻着味道,都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只是到了一定年纪,新陈代谢就会变慢,再瘦的人腰部也容易有赘肉堆积。程蔓怕长胖,这两年晚饭都吃的很少,这会馋虫被勾出来,不免有些挣扎。

程程则没那么多顾忌,吸了吸鼻子仰头说道:“妈妈,我想吃烤串。”

听到这话,感情瞬间战胜理智,程蔓冠冕堂皇道:“既然你想吃,那我去买两串好了。”

嘴上那么说,到了烤串摊前程蔓就改变了主意,两串变成了四十串,理由也是现成的,带回去给陆平洲他们当下酒菜嘛。

点好烤串,程蔓让程程在摊位这里站着,自己又去买卤味的摊子买了一斤鸭脖半斤卤藕,其他凉菜又凑了一斤。

买好卤味回到烧烤摊,正好听到烤串的军嫂在跟人说饭馆倒闭的事,站过去随口问道:“哪家饭馆倒闭了?”

烤串的军嫂正刷着油,闻言往后一指道:“喏,就这家,二师王团长媳妇跟人搭伙开的。”

程蔓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就见水果店旁边的川菜馆大门紧闭。

其实她刚才过来就看到了川菜馆没开,但她以为是开饭馆的军嫂今天有事,就没往这方面想。

这会看到愣了下,问:“她们昨天不还开得好好的吗?怎么这么快倒闭了?”

“好什么呀,你平时见过大院里的人去她们饭馆吃东西吗?”烤串的军嫂说道,“李小娟炒菜不行的,我之前就劝过王团长媳妇,让她找个手艺好点的厨师,她非不信,觉得李小娟会炒菜,现在好了吧,饭馆一倒闭,她投进去的那些钱全打水漂了。”

程蔓跟王团长媳妇不熟,但在大院里住着,很多事她都听过一耳朵,知道川菜馆是王团长媳妇和李小娟合伙开的。

烤串的军嫂也正说到这事:“王团长媳妇耳根子也是软,一听李小娟说是川省来的,会做川菜就信了。可她也不想想,现在做生意这么赚钱,人真有手艺干嘛找她搭伙,让她占大头啊。”

烧烤摊前另一名军嫂问道:“照你这么说,李小娟是把王团长媳妇当冤大头了?”

这话传出去容易得罪人,烤串的军嫂连忙道:“我可没说这话啊!”

虽然她否认了,其他围着听热闹的人却都觉得她是这么个意思。

程蔓也这么觉得,但她并没有分出太多心神听八卦,更多注意力集中在川菜馆的门面上。

程蔓穿越前总听人说那几年出生的孩子卷,还没出生就要胎教,不到三岁就要认字识数,长到四五岁更忙,跳舞书法乐器武术,什么特长班都来了。

有些孩子一放假,特长班能从早上排到晚上,比上课都忙。

当时程蔓看到这些新闻都觉得累,想如果她有了孩子,肯定不会让孩子那么卷,小孩愿意学就学,不愿意学就算了。

程程刚出生那会,程蔓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随着她日渐长大,程蔓的想法慢慢发生了改变,尤其是放假看到程程跟着大院里的孩子到处乱窜,她就很想把闺女送到特长班去。

只是这时候没有那么多特长班,想学得去少年宫。

而想进少年宫并不容易,要么孩子本身有特长,但这样的进了少年宫后,只能继续学习相应特长;要么学校推荐,通过这个方式进去的倒是可以选择学什么,但这样的名额不容易有。

其实对程蔓来说,名额都好说,最大的问题是距离。

临江有三镇,每镇只有一个少年宫,而江这边的少年宫在江楼区,从驻地家属院过去,坐公交一个半小时起步,因为要转车,运气不好花两个多小时在路上也有可能。

算下来,去一趟少年宫来回需要三到五个小时。

虽然少年宫不是每天都有课,基本周日去上一天课就行,但程蔓还是觉得太远了。

比较起来,程蔓觉得每周花半天时间来回,送程程去少年宫上特长班,不如就近开一家特长班。

虽然程蔓的时间没有那些分分钟挣上百万的富豪金贵,但随着辅导班规模扩大,她也确实越来越忙,经常周日还要处理工作。

对现在的她来说,每天能有一天休息都算是奢侈的事,为了送程程上少年宫而每周浪费四五个小时在路上,程蔓觉得不是很值当。

如果能就近开一家特长班,这些问题就都解决了。

当然,跟开特长班比起来,请家教可能更方便,但程蔓想让程程学跳舞。

选跳舞有两个原因,一是程程本来就在学武术,能强身健体,也需要拉筋练腰,接触跳舞算是有基础,学起来容易一些。而跳舞能塑形,练仪态,对程程自身也有好处。

二是这两年电视能收到的频道越来越多,各频道的节目也日渐丰富,程程喜欢看的七巧板节目经常会有小孩子跳舞。

五六岁的小孩子看到,很难克制自己不去模仿,程程就经常跟着跳,对跳舞很感兴趣。

只是学跳舞对场地要求比较高,一个带落地镜的练功房是基础,他们家没合适的地方。

但话说回来,如果真布置出这么一间练功房,只有程程一个人用实在浪费,倒不如开个特长班,说不定能把装修和老师费用给挣回来。

问题特长班要挣钱,肯定要选在人多的地方,人少了没生源啊,别说挣钱,可能连本都收不回来。

这么看,里外加起来不到四百户的家属院显然不是什么合适的地方。

但另一方面,程蔓办特长班的初衷是为了方便程程上下学,开在其他地方,离得再近也要坐车。

再加上家属院里外没有空门面,所以程蔓一直很犹豫,直到这会听说川菜馆倒闭了,她才又想起这件事。

不过川菜馆的生意到底要不要做下去,还是未知数,所以回去后程蔓没提这件事,只将烧烤和卤味拿到放到饭桌上。

谢子明见了连说几声谢谢,又热情地邀请她坐下一块吃。

程蔓说道:“坐下吃行,我可不跟你们喝酒。”

旁边拿着烤串吃得满嘴油的程程也附和道:“我也不喝酒。”

“我也没想让你喝酒……”谢子明说完,又抬头看向程蔓,“弟妹你放心,有老陆盯着,我肯定不敢灌你酒。”

于是母女俩都坐了下来。

她们前脚刚坐下,王芳就端着炸好的花生米出来了,程蔓见了也招呼她坐下吃。

王芳有点犹豫:“厨房还没收拾。”

“明天再收拾也行。”程蔓边说,边给王芳拿了根烤串。

王芳只好坐下,跟大家一起吃了点东西,但她晚饭本来就吃得多,又惦记着厨房,坐了不到十分钟就起身去忙活了。

忙活完她也没有坐下来继续吃,而是收拾衣服去了浴室洗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