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迢迢长路1(1 / 2)
◎这里是宁朝国都,北宁◎
连着几日满天的晴云,一扫京城春日的尘土飞扬,大街小巷顿时都热闹起来。
上山的,拜佛的,听戏的,做工的,人人都有了精神,可王小田这几日是吃不好,睡不香,全靠茶水提神。
“嘿,我说王二,你小子今天倒有空来喝茶?”
王小田手里正捏着青花茶杯喝着大碗茶,就听得一声叫唤。
他回头一望,来人头戴瓜皮小帽,通身马褂,手边是一副紫藤杠鸟笼架在茶桌上,笼里黄巧儿的眼睛正滴溜溜地往他王某人身上瞅。
王小田连忙一拱手,“常五爷,您这是来吃二荤?”
常五爷摆手:“这还没到十点,爷吃什么二荤?我溜儿个早,瞧着外边贴的黄条就过来了。”
王小田瞧着福兴居内的座钟眼看着指到了九点五十,看了眼手里的《宁奉铁路简明行车时刻表》,第201次列车,到达时间十点十分。
他连忙站了起来,咕嘟咕嘟地把大碗茶喝完,连忙唤来一边的茶房,袖子里掏了四个铜元作茶资。
“五爷您慢歇,王二且先走了。”
王小田对着那常五爷又是一拱手,卷起手里的时刻表急匆匆地走了。
倒是那常五爷瞧着他行路匆匆的样子,想着王二手里卷着的时刻表,嘴边喃喃自语:
“《宁奉铁路时刻表》,是王二家的来投亲,还是......?”
却说王小田走出了福兴居,想到今儿在这遇见了常五爷,暗道一句晦气。
这福兴居乃是京城前门一等一的大茶馆,便是最低廉大堂的茶座,茶资也要四个铜元一位。
换做是平日里,王小田是万万去不得的。
那天桥外头茶摊的大碗茶一样解渴,不过是两个铜元一碗,一想到自己多花了两个铜元,王小田肥胖的脸上露出一丝肉痛,他的钱啊!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王小田今天去这福兴居,主要是为了在大堂能看到里边的座钟盯着时间,平头百姓哪有那钟表怀表物什,而京城前门火车站附近能看到钟表的地方,也就福兴居这一茶馆了。
前门火车站大厅里倒是有钟表,他挤不挤得进门都是个问题。
王小田在人群里左拥右挤,瞧见了一旁柱子上贴着的黄条——福兴居斗鸟会!
是了!
如今已过了立夏,这京城里各家茶馆夏天的斗鸟会也该开起来。
难怪那常五爷带着他家黄巧儿过去了,王小田摇了摇头,这些老少爷们又聚一块逗闷子去了。
这些都不干王小田的事儿,他现在急在心头的是——东家去世,从奉天城赶过来的这位大姑娘可会做生意?还是卖了铺子当嫁妆?
自己会不会失业?
说到王小田的东家,东家姓洛,永字辈,名诚,在京城天桥二道胡同开着一家当铺,名曰诚和当。
“以诚为本,和气生财”是诚和当的宗旨。
京城内的当铺,多是徽商晋商,要么就是皇城根儿脚底下,土生土长的京城人,背景大着呢。
可这“诚和当”,虽是一家小当铺,但东家洛永诚乃是关内奉天出身,半生摸爬滚打,能在这皇城根底下开了家当铺,那也不是一般人。
王小田跟在东家身边八年,更是佩服得东家五体投地,一点点陪着东家将这“诚和当”在天桥二道儿站稳了脚跟。
可千算万算,谁能想到如今东家这不惑之年,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春夏之交的一场风热竟能要了他的命!
本以为东家半生不成家,没有亲生子嗣,只有个资助的干女儿。
这铺子估计直接散了拆伙走人,要么就转手给东家的干闺女当嫁妆。
可临终之前,东家叫了铺子里所有人和银行经理,又请了衙门中人才知道,好家伙,奉天老家那头,东家还有个亲生的大闺女,名洛萤,年十八!
这大地雷给大伙儿炸的是晕头转向,您说好歹一生意人,这都能出嫁的闺女不接到京城好生教养,也不好生寻摸个亲事,放在老家受苦吗不是?
等东家断断续续道明了原因,在场人只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
东家年少出关,走镖为生,落得一身好武艺,这诚和当在京城开出来,也是一点点打出来的,开这个门道,仇怨不少,担心仇家上门牵连家人,洛永诚对外只称发妻早逝,不愿续弦,无子也无女。
发妻早逝是真的,不愿续弦是真的,无儿无女却是假的。
东家夫人生下女儿后没多久去世,东家把闺女留给双亲教养,除了年年月月托人捎东西汇钱,已有七八年不曾回奉天了。
而今弥留之际,已是找亲信宗族拍了电报回奉,让这位大姑娘洛萤前来接手。
日前铺子里才收到奉天回电,说是大姑娘洛萤乘坐奉天总站第二○一次列车,二等卧车,三日后达。
现在,王小田这可不就来接站了嘛!
按理说这大姑娘是诚和当的未来东家,如今新社会讲求男女平等,再者旧朝的时候姑娘家尚能立女户,没道理如今新朝不可以。
那二道胡同的豆腐坊,绸缎庄可都是有女老板在的!
可这到底得看这位奉天来的大姑娘是什么意思!
是靠着铺子里老少爷们的帮扶,把这诚和当的牌子再立起来?
还是转手出兑,换着大把的银元回奉天做乡间土财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