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阑珊(1 / 2)

锦衣杀 九月流火 8503 字 11个月前

随着永乐迁都,承平日久,官员的待遇日渐宽厚,不再像洪武朝一样苛刻。到如今,朝廷给假新增了除夕假,并且元日假和上元假合并,一直从腊月二十四放到正月二十,可以说相当舒心。

陆珩在年前加班加点,把所有案子都清算完毕,终于能安安稳稳过一个新年。他难得清闲,在家里看书写字养妹妹,没事教王言卿下下棋,竟然有些岁月静好的味道。

安稳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上元节要到了。陆珩一边对弈,一边和王言卿说话:“卿卿,今年上元你想去哪里玩?”

王言卿下意识答“都可”,说完后才觉得不妥,问:“二哥,上元节宫里可能会设宴,你陪我的话,宫里没关系吗?”

她虽然没有从前的记忆,但本能觉得逢年过节宫里都会很热闹。锦衣卫是皇帝亲兵,陆珩更是直接对皇帝的安全负责,这种时候往往都是锦衣卫最繁忙的时候。陆珩去城里游玩,会不会耽误正事?

陆珩摇头:“不用担心。今年宫里应当不设宴了。”

“是吗?”王言卿惊讶,问,“为何?”

陆珩落下颗黑子,说:“皇上本身就不喜欢吵闹,难得有闲暇,他要在后宫清修。何况,今年兴国太后身体不太好,皇帝想为太后祈福,便将宫宴取消了。”

陆珩话中的兴国太后便是皇帝的生母蒋太后。正德皇帝无嗣,当年首辅杨廷和正德皇帝的母亲张太后在众多宗室子弟中挑了良久,选中了当今皇帝。张太后和杨廷会选皇帝,一来是皇帝年纪轻,当时才十四岁,远比那些成年的王爷好拿捏——至少张太后和杨廷是这样认为的。二来,便是皇帝敏而好学,在宗室中有天才的名声。

杨廷是文人,天生倾向喜欢读书的孩子。他觉得,一个好学的孩子才是可塑之材,能被教导成一位贤君明君。

可惜杨廷看走眼了,皇帝是不是明君现在还不好说,但显然不会成为一个贤君了。皇帝确实从小看的书多,是个聪明人,但谁说聪明人好摆弄呢?

杨廷玩弄权术多年,最后却栽在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手里。如今另一位三朝元老杨应宁也栽了,现在还活跃在政坛上的,已全部换成皇帝自己提拔起来的人手。

皇帝的性格又阴又闷,不喜欢喧闹,也不是个热衷于搞排场、开宴会的皇帝。有这点时间,他更喜欢去修道。

所以进入嘉靖朝后,宫廷一改先前正德皇帝的闹腾,变得压抑沉闷起来。今年上元宴取消,皇帝不喜是一个方面,蒋太后身体不好,是另一个方面。

正德十六年皇帝从安陆来京城登基,那时候因为身份问题,和杨廷、张太后闹得不可开交。杨廷要求皇帝认孝宗为父,认张太后为母,也就是过继给孝宗、张太后这一支,以太子的身份登基。皇帝坚决不肯,他说他能继承帝位乃因为他是洪武皇帝和永乐皇帝的后人,和杨廷没关系。如今正德皇帝病逝,朝中无人继承大统,所以才请他来称帝,他要求以皇帝的身份在奉天殿登基,而且,也不同意认孝宗为父,改称自己的亲生父母为皇叔、皇叔母。

在皇帝和杨廷对峙的关键时候,是蒋太后推了至关重要的一把。当时陆松保护皇帝,用最快的速度赶往京城,而蒋太后则和陆珩的母亲范氏一起坐船,迟了一个月才抵达京城。

蒋太后入城后听说杨廷要拆散他们母子,让皇帝称呼另一个女人为母亲,当即便说这个皇帝他们不当了,她要和儿子乘船回安陆去。而与此同时,蒋太后也在私底下联络父亲的旧部,得到了武定侯等一干勋贵的支持。杨廷再强硬也硬不过军队,后来杨廷让步,蒋太后得以以“皇太后”的礼节入宫。

那一年皇帝不过十四岁,而杨廷却是把持朝政将近二十年的首辅。皇帝能斗倒杨廷,除了自己聪明,蒋太后的公开表态、暗中支援,也非常重要。蒋太后入宫后,皇帝一直很孝顺母亲,并且随着坐稳帝位,蒋太后的尊号一加再加,张太后的封号,却一减再减。

大礼议以皇帝的全盘胜利收场,首辅都倒了两个了,何况张太后一个后宫女眷?到如今,蒋太后是兴国太后,而张太后,已经被降成圣母了。

王言卿完全能理解,自古两宫太后就没有能和睦相处的,而且张太后和蒋太后也不是正宫、妃嫔的关系,而是两房妯娌。皇帝和蒋太后母子连心,张太后还能斗过人家亲娘去?

王言卿听后点点头,道:“难怪。今年冬天实在冷,好些人都病了。兴国太后的病要紧吗?”

陆珩不欲多说两宫太后的关系,一语带过道:“兴国太后凤体尊贵,有太医照看,想来很快就会痊愈。今年皇上无意铺张,我也不用进宫了。难得清闲,等过几天上元,我陪你去集市上看看吧。”

王言卿没有异议,点头应下。

上元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了。上元前后三天取消夜禁,全城狂欢。届时城中会挂满花灯,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上街观灯。沿途还有卖吃食、绢花、首饰等各种小玩意的摊贩,皮影戏、舞狮、杂耍满街都是。女子不用守男女大防,可以在外面自由自在逛街,因此,上元节也是男女约会的大好时机,郎情妾意的未婚夫妇、春心萌动的少年少女,都会在这一天借机相会。

镇远侯府的马车驶出二门,前呼后拥,往街上走去。但上元节的人实在太多,即便镇远侯府的侍卫极力开道,也还是被人群围住,挤得寸步难行。

马车没法再走,镇远侯府的夫人小姐们只能下车,改为步行。陈氏今日穿着一身织金官绿纻丝袄,下系银鼠皮裙,额头上箍着紫貂昭君套,外罩玄色缎金披风,端的是富贵无匹。后面傅家小姐们陆陆续续下来,也个个精心打扮,光彩照人。

陈氏站在街上东张西望,似乎在寻找什么人。忽然她眼睛一亮,朝着一个方向挥手:“永平侯夫人,这里!”

永平侯府的人回头,瞧见是陈氏,连忙迎过来。永平侯夫人带着一连串女儿走向陈氏,笑道:“傅老夫人,真巧,您也在这里。你们几个快过来给镇远侯老夫人问安。”

永平侯庶子庶女繁多,今日上元节,洪家未曾嫁人的小姐们都出来了,从高到低站在永平侯夫人身后,当真是花红柳绿,蔚为壮观。小姐们习惯了应酬场上的往来,娇滴滴道“万福”,洪晚情混在姐妹中,微红了脸,给陈氏行礼道:“镇远侯老夫人安。”

永平侯府子女虽多,但洪晚情无疑是百花中最娇艳的一朵,穿着打扮都明显和周围的庶女区别开。陈氏一眼就看到了洪晚情,她瞧见洪晚情大方得体的打扮,端庄温顺的气质,越发满意。陈氏笑得合不拢嘴,对着后方一个人影招手道:“赶巧遇到了永平侯府,你们兄妹也快来向洪夫人请安。”

陈氏说是让孩子们来见永平侯夫人,其实大家都知道,陈氏喊得只有傅霆州。傅家姑娘们很懂母亲的心意,乖巧给永平侯夫人问好后就退到一边,安静待着,不争抢二哥的风头。

傅霆州在另一边指挥侍卫,时刻盯着来往的人群。今天全城人都挤在街上,鱼龙混杂,陈氏和几个小姐一心游玩,但傅霆州却要保证女眷的安全,如果再发生去年十二月那样的事,傅霆州就可以自绝向傅老侯爷请罪了。

他正在忙,却听到陈氏的叫唤。傅霆州暗暗叹了口气,知道今日逃不过去,便缓慢转身,朝灯光煊煌处走去。

他肩宽腿长,面容冷肃,走过来时不怒自威,仿佛喧闹的街道都寂静了一瞬。他走到永平侯夫人面前,行礼道:“洪夫人上元安康。”

两府女眷都被他的气势镇住了,直到他说完话,众人才慢慢反应过来。洪家的姐妹们都向洪晚情投去羡慕嫉恨的目光,洪晚情红了脸,拧着手帕站在母亲身边,微微垂着下巴,并不肯直视傅霆州,一副腼腆守礼的大家闺秀模样。

永平侯夫人看着面前英姿勃勃、剑眉星目的男子,实在满意的不得了。永平侯夫人又叫自己的儿子们过来和傅霆州相见,等双方见礼过后,永平侯夫人顺势道:“傅家这几位姑娘漂亮的和青葱一样,看的我心生欢喜。难得和傅老夫人投缘,我们两家也别再客气来客气去了,不如让孩子们以兄妹相称,结通家之好,如何?”

陈氏当然一叠声应好,说:“侯爷年纪最大,在家里排行二,永平侯夫人如果不嫌,便让姑娘们称他一声二哥好了。”

傅霆州听到这个称呼,眉尖飞快皱了下,突兀地开口道:“我人微权轻,岂敢如此唐突?诸位小姐唤我名字便是。”

洪晚情有些遗憾,她们也不能真的喊傅霆州大名,只好上前,端端正正给傅霆州行万福:“小女给镇远侯请安。”

一连串侯府千金一起行礼,但无论衣着还是仪态,洪晚情都是其中最显眼的。傅霆州却并没有注意她,只是避开她们行礼,毫无波澜回了半礼。

他一眼都没有看她,洪晚情不免失望,但她注意到傅霆州也没有看其他庶妹。洪晚情瞬间释怀,傅霆州端方守礼,对着这么多年轻女子都不乱瞟,可见是个不看重颜色的。如此佳婿,更有何求?

虽然是大家一起行礼,但众人的视线都放在傅霆州和洪晚情身上。洪晚情脸上难掩娇羞,傅霆州笔直站在一边,面容始终平静,倒看不出什么心绪。永平侯夫人告诉自己未婚夫妻都是这样,傅霆州如此冷淡,正说明他无意于女色,以后女儿嫁过去不用受妾室的气,这是好事。

永平侯夫人这样想着,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景象。她脸上笑容越发深,热情地招呼大家去前面看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