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130章 大结局(2 / 2)

一条小鱼好奇地靠近她,羲九歌刚一抬手,它就被吓跑了。羲九歌这时候才发现自己手掌中盈满了力量,她赶紧抚上心口,那里一颗心脏有力地跳动着,无需内视就能感受到里面勃然的生机。

这是怎么回事?

羲九歌蹙眉,隐约回想起她昏迷前的事情。

她在昊天塔中和烛龙对战,力竭晕倒后,她并没有失去所有意识,整个人处在一种似飘非飘的状态中。她感觉到自己命不久矣,她定下这个计策时,本就没有想过活着回来。

那日她找姜榆罔密谈,姜榆罔听到她的打算,强烈反对。但羲九歌说:“如今天界的局势非常危险,四帝生死不明,各势力隔岸观火,世家大族投机逢源,如果再耽误下去,不知会养大多少野心家的胃口。我在人间经历过没有主事人的情况,那时候,皇后被五废六立,都城被洗劫一空,所有皇室成员都觉得自己有机会,所有地痞流氓都想趁乱捞一笔,百姓过得苦不堪言。同样的事情,决不能发生在天界。”

姜榆罔经历过的事情不如羲九歌多,但他完全能想象到那一幕。姜榆罔叹息:“那也不能让你以身犯险,你身体本来就不好,这样太危险了。”

“就算我们什么都不做,别人也不会放过我们。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既然前线打不过白帝,那就不打,你应该去做真正擅长的事情。如果我成功将白帝从青宫调走,接下来的事,就全靠你了。”

羲九歌呼了口气,望着外面万里晴空,说:“只有我作饵,才能把所有大鱼都引出来。接下来,把我身边的侍卫都撤去吧,我会故意去一些空旷偏僻的地方。无论结果如何,都该速战速决,苍生百姓经不起拖。”

等他们将所有细节敲定妥当,天已经暗了,外面下起蒙蒙细雨。羲九歌独自出门,很快遇到烛龙。

烛龙到来的比她预料中快一点,但这样也好。接下来计划还算顺利,她在昊天塔看到白帝后,趁人不备捏碎了手腕上的珠子。

那是一颗传讯用的法器,混在一堆首饰珠宝里,伪装的浑然天成,没人发现这个细节。羲九歌也想过或许四帝已经死了,他们闯入青宫只能找到数具尸体,但直接把结果公诸于众,也好过一直猜来猜去。

权力更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未知。

至此,羲九歌心愿已了,至于能不能活着回去她并不在乎。她心脏碎裂,本来就活不长,能在最后关头多救几条性命,多做几件曾经没完成的事,已经足矣。

她看到黎寒光放出魔柱的时候,其实就猜到他想要做什么了。她气他自作主张,气他不拿自己的性命当回事,但烛龙偷袭时,她还是毫不犹豫挡在他身前。

她本来以为自己已经死了,在濒死关头,她仿佛看到狂风骤雨,乌云倾泻,他浑身是血地回来,衣服已看不出原本颜色。大风中席卷着躁动的气息,羲九歌都能感觉到魔柱兴奋极了,不住鼓动黎寒光称王称霸,天地独尊。

那时,他是怎么说的?

他说:“如果你没有爱一个人胜过爱自己,你根本不会懂失去的痛苦。你说的那些对我毫无吸引力,我能吊着最后一口气回到这里,无非靠救她这个信念。”

后面发生了什么羲九歌记不清楚,只感觉被一股纯粹、包容的力量包裹,像是回到了娘胎。她原以为是她梦到了羲和,现在想想,应当是她落入混沌之中,重新塑体。

混沌可以吞噬一切,同样蕴育了世界本源,是所有生灵的母亲。但有生就有死,有孕育,相应就有消耗。

黎寒光将吸收来的烛龙、青帝、白帝、魔柱等力量融合成混沌,但他自己也是雷泽之神的后脉,他的血同样被混沌吞噬,最后,羲九歌成功新生,他却耗光能量,归于天地。

这是他天道转世的最后一世,而他再一次做出了错误选择。历劫失败后,是三千世从头开始,还是彻底消亡?

羲九歌不敢想。她郁郁不乐,待在海底许久不想动弹。最后,是昊天塔叮当作响,不断提醒她,她才终于浮出水面,去面对外面那个没有他的世界。

羲九歌离开海底,她才知道,原来并不是她被放置在海底岩浆中,而是她在的地方,引发了海底岩浆。

羲九歌飞到海边,找人问过后才知道,距离那场大劫已过去了二十年。这二十年风云突变,当年姜榆罔从宫中救出四帝后,天界四处的战火很快熄灭,但战争的余波却留了下来。

四帝都被白帝的阵法重创根基,青帝彻底隐世,黄帝重伤,玄帝没撑过伤势,在宫中身死。

也有小道消息说,玄帝是被人刺杀的。但如今玄宫空悬,玄帝那些私生子变个花样争夺帝位,谁会关心玄帝的死因。

黄帝被护送回中央天宫,占领玄宫的九黎族没有和黄帝正面冲突,而是撤到北方,占山为王。

玄帝暴毙,玄帝太子姬少虞死亡,另一个被黄帝承认的黎寒光也身死道消,偌大玄宫竟然后继无人。玄帝留下的情障们都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你方唱罢我登场,将玄宫搞得乌烟瘴气。黄帝看着闹心,直接将帝位收回,北天界之事概由中央天庭决断。

但黄帝也是强撑着了。他受伤后本来应该静养,但他身边没有继承人可用,北方还闹出一堆事,黄帝心力俱疲中还要分出精力处理玄帝的烂摊子。他如今全靠多年积威镇着,也因为这个关系,他没有清算白帝和西天界,对白帝做的事避而不谈,想尽量和缓处理与西天界的关系。

毕竟西天界有许多古老神族,还有昆仑。如果逼的紧了,西天界拧成一股绳反抗起来,黄帝自家里恐怕会更先爆雷。

南方赤帝因为修为不高,精通药理,为人还十分看得开,反而是受影响最小的。赤帝回去后没有报复西天,而是继续种地。姜榆罔也潜心研究药理,编撰百草集。

他们父子俩平和的不像是帝王,甚至忍不住让人怀疑,是政务耽误了他们种药。

羲九歌又问捕鱼的老者:“这些年西天界和魔族过得怎么样?”

“他们?魔族在北方占山为王,天界的人不敢去打他们,但也没承认他们,就那样耗着。西天界这些年也乱糟糟的,黄帝想从华族过继一个孩子继承白帝之位,西天那些世家大族不肯,要求取消白帝,将西天界的领地分给各家族管理。反正这二十年他们斗得挺热闹,听说过两天崇吾山大会,还要商讨此事呢。”

羲九歌忙问:“那西天界的神民呢?”

老者耸耸肩:“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呗,无论上面换成谁,赋税都要照常交,有什么区别。”

羲九歌默默松了口气,没出大乱子就好。如今天界就像盖在沸水上的纸盖,看似不打仗,但矛盾并没有解决,其实已十分危险。羲九歌只能庆幸最糟糕的状况没有发生,上层如何斗暂且不说,至少没有扰乱民生。

幸好当初她让姜榆罔救四帝出来,现在要不是黄帝勉强撑着,状况只会更糟。但再这样下去,天界迟早会步凡间的后尘,落入割据混战、民不聊生的境地。天界急需一个强势、有能力,最好还健康长寿的领袖,大刀阔斧改变积弊。

羲九歌和老者道谢,老者看着她神采不俗,问:“姑娘看起来不是寻常神族,你这是要去哪里?”

羲九歌立在海边,衣袂随风拂动,如日初升,回风流雪,轻声道:“去崇吾山。”

羲九歌回来了,这个消息快速传遍天界。据说当日她直接出现在崇吾山决议白帝人选的大会上,无论是黄帝的人还是西方世家,见到她都无话可说。

论身份羲九歌是东夷族的神女,昆仑的少主,西天宫默认的继承人;论功绩当年大变,多亏她以身做饵才救下黄帝,黄帝不能忘恩;论实力,她睡了二十年后修为大涨,昊天塔、射日弓甚至轩辕剑都成了她的法器,毫不夸张的说,现在天界没人打得过她。

黄帝在看到连轩辕剑都被黎寒光留给羲九歌后,真是好生骂了句他的好儿孙。

既然打不过,那就讲道理吧。最终,羲九歌以压倒之势继任白帝之位,她连继位大典都没有办,一回去立刻熟悉政务、安排人手,忙起来经常好几天不睡觉。

瑶姬听说羲九歌成了白帝后,就主动跑过来蹭吃蹭喝。不知道第几次,她看到宫殿灯光彻夜通明,她实在忍无可忍,推门进去说:“九歌,你这样累下去不是事,歇歇吧。”

羲九歌垂眸批复奏折,灯光将她的脸照的雪白,几乎连血色都没有。她嗯了声,头也不抬说道:“我明白。”

瑶姬看着她这个样子,说:“我看你根本不明白。九歌,他已经死了,他花那么多心力救你,绝不是为了让你糟蹋自己身体。”

羲九歌笔尖猛地顿住,她用力握紧笔杆,最后低叹一声,放下笔道:“我明白你的意思,放心,我知道轻重的。”

瑶姬望着她,心疼却不知道该怎么说。羲九歌少言寡语,性情内敛,很多事情她默默做了,却从不和人说。包括黎寒光也是,他死后她分明非常伤心,可是她一句话都不说。

因为她知道,她现在是西天界唯一的顶梁柱,有许多积弊旧案需要改,她不能,也不配沉湎于私人情感。

天界如今看着还算太平,但魔族没有正面说法,赤帝不问外事,黄帝身体江河日下,二十年前席卷天界的大战无疾而终,实际矛盾并没有解决。这层锦绣面皮底下已经暗流涌动,玄帝的私生子、金天王,还有各个野心勃勃的世家,都等着黄帝撑不下去的那一天。

这种情况下,羲九歌作为西天界新任主君,怎么敢松懈?

瑶姬咬了咬唇,有些犹豫:“九歌,有一句话,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你我之间讲究这些做什么,但讲无妨。”

“昨天姜榆罔来信了。他是个医者,对魔柱这种不死不灭的存在非常好奇,所以这二十年他一直在查阅古籍,翻找魔柱的消息。他调查了很多记载,怀疑我们对魔柱的认知太片面了。世人知道的都是被魔柱蛊惑、顺从私欲胡作非为的人,所以大家觉得魔柱是祸根,可是,那些没被魔柱说动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