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夜惊四方(1 / 2)

“锋矢阵!”

“快!快!冲进去!”

深夜长街,蹄声如雷。

复陆支一身校甲,策骑高居马上,手握青铜战矛,麾下部众在身后风暴般卷入城中。

稍后方,姚招也轻啐了一声,这俩王八蛋抢着进城。

复陆支让部众用锋矢阵杀进去,在攻城的巷战当中,完全不考虑防守,很容易被对手依仗地形,建筑,形成冲击。

姚招无奈,只能采取方形阵随行,帮复陆支擦屁股,省的他遭到冲击,增加消耗。

赵安稽则带领麾下,直接从城头上方走的。

月黑风高。

姚招进城时抬头看了一眼。

赵安稽在建筑上方纵跃如飞,带人一路往王城中央杀去,已走出老远的距离。

复陆支也策马狂奔,手中大矛翻飞,管杀不管埋。

实际上,到此刻大宛军还是懵逼的状态,没能组织起成规模的有效反击。

变故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

前后不过一刻钟,汉军已经入城。

城内的守军只听到蹄声如雷,意识到出了问题,还没弄清楚具体原因。

复陆支在街道上横冲直撞,一马当先。

他身后的部众以他为锋芒,形成一个又一个锥子型的锋矢阵。

无数小型的锋矢阵,又组合成一个巨大的锋矢冲击阵列,像一道道利箭刺入城内。

他们在遇到相对狭窄的街道时,会迅速收拢合并成一字长龙阵,速度不减,风驰电掣。

马蹄声刨击在地上,青铜马掌和铺设着石块的地面接触,迸发出一道道火星。

但凡有城内守军冲出,汉军便会弩箭齐发,劲射形成火力压制。

没被射死的敌军躲开箭雨时,汉军已迎面冲到近处。

复陆支脸上,短疤抽动,以小臂的青铜护甲,去抽击格挡对面刺来的攻势,同时一矛贯出,狂潮般的力量,将一个大宛将领模样的人,连胸甲一起刺破,灌入其腹腔。

他狞笑一声,战矛高举,将敌将穿胸挑在马上,身后部众迅速前推和大宛军展开厮杀。

复陆支看了眼上方:“赵安稽这货一肚子坏水,耍诈。”

赵安稽从房顶上推进,城中遇袭,大宛军组织应对,火力都被复陆支和姚招的队伍吸引。

赵安稽在房顶,借助钩锁等物破空前行,迅速逼近中央王城。

月移中天。

建筑上方,身穿青铜甲的赵安稽,猎豹般迅捷移动。

他麾下部众散开,杀入城内各处纵火,形成乱象四起的局面。

这是惑敌的手段,让对手不知该从哪里应对,虚实莫测,散敌之势,掩护自己真正的作战目标。

赵安稽身后追随的一小队人,像一只展开羽翼的大雁,前行突进。

和复陆支等人作战时,将领在前冲锋陷阵的方式正好相反,赵安稽这支队伍,是部众在前突击,他作为‘头雁’,窝在小队两侧的雁翼当中。

但凡遇敌,两侧雁翼收拢,会变化成一个剪刀阵。

部众负责阻敌,杀敌,和敌人纠缠。

保证赵安稽始终高速推进,丝毫不停。

贵山城方圆不足三里,依山而建,形状并不规则,穿过一栋栋建筑,赵安稽很快来到王城附近。

他蹲伏在一处建筑上方,远眺大宛王城。

此时有另一支提前潜入城内的部众,过来汇合:“赵校尉。”

“情况如何?”

“城内已经彻底乱了,王城内的守军兵马,正在组织,准备去增援城门。”

“这弹丸小国,也敢和我大汉争锋,真特么可笑!”

“这王城也太小了,跟咱们大汉的皇宫可没法比,还没侯爷的府邸大。”

几个部众压低声音交谈,氛围轻松,大宛军并未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压力。

“噤声。”赵安稽轻喝道。

大宛王城的城门开启,一队队兵众驰骋而出,往城门方向急奔增援。

某种意义上,复陆支,姚招也是赵安稽的诱饵,用来吸引守军,调走王城兵马。让其防守相对空虚,为他们的斩首计划,直捣黄龙提供便利。

这都是训练时,霍去病亲自传下来的战略战术。

赵安稽挥了下手,身后队伍立即行动。

他们取出一柄带有弧线,宛若弓臂的大型青铜杆。

另一侧则取出一跟儿臂粗的绞索,塞入卡扣,霎时组合成一张巨弓。

这是墨家新研究出来的器物,专门给赵安稽这支队伍使用,叫射城弩。

不是用来杀敌的。而是通过简易组合,用来潜入作战的辅助工具。

“这东西不利于携带,太长了,且组合过于浪费时间,回去让墨家那边再改改。”赵安稽催促。

组合后的巨弓,由四名部众蹲坐在建筑顶端,伸腿,用脚蹬上弦,将大弓拉满。

中间位置,赵安稽亲自握持着一根船锚般带有绳索的大箭。

弓臂,箭矢,箭杆上祭刻的咒文,缓缓发光。

他们瞄准的位置,是王城内临近中央区域,最高的一处尖顶,如塔状的华丽建筑。

但赵安稽并未急于射出。

他在等待另一边的配合。

忽然间,王城另一端,爆发出一声巨响。

同一刻,赵安稽松手,射出了手中巨箭。

嗡!

大箭离弦。

箭锋前端的虚空几乎被穿透,涟漪涌动,横跨近百丈距离,砰然穿入目标建筑,墙壁炸裂。

那箭簇前方,咒文闪烁,随即弹开形成一个卡扣,卡住墙壁,非常稳固。

而射袭破墙的动静,和安排在另一端爆发的声音重合,被掩盖。

不过事先的计划再周密,还是难免意外。

有守军察觉异常,抬头顿时发现了王城上方多出一条长索,示警的声音大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