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二皇对决!一不做二不休(2 / 2)

这,这是要做什么啊?这是要去上清宫大开杀戒吗?

整个京城的所有人都几乎屏住了呼吸,甚至连看热闹的心思都不敢有了,只觉得浑身颤抖,甚至有些人已经开始打点行礼,打算逃出京城了。

这种剧变太吓人了,稍稍不慎,就会粉身碎骨的啊。

这是真正要天崩地裂了。

万允皇帝就是这样的人,这个人毫无疑问是聪明的,也足够狠绝。

而这个人又是极其自私偏激的。

之前浪州灾民把几千个读书人打跑了,他内心痛恨无比,但最多也只能秋后算账,依旧下令军队克制,千万千万不要伤害一个浪州灾民。

但是……当镇压灾民的事情发生,而且出现巨大伤亡,局面无法挽回的时候。

皇帝立刻变得强硬起来,这些浪州灾民立刻就变成暴民,而且是围攻太上皇的暴民。

这次他率领五万大军去上清宫,不仅仅自己去了,还把文武大臣也一并带去了。

随着五万大军冲向上清宫,整个京城都在颤抖。

……

某一个秘密的书房内坐着两个人。

敖鸣,还有月旦评组织的首领杜晦。

但是两个人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静静地喝酒。

尽管一句话都没有说,但是又仿佛已经说出了千言万语。

忽然,杜晦道:“敖鸣,你是一个天才,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

敖鸣道:“杜先生请讲。”

杜晦道:“我们这个世界,总共也就三千多年历史,其中一半都是大炎皇朝。”

敖鸣点了点头。

大炎皇朝先后统治这个世界一千多年,比中国古代的周朝还要更长。

杜晦道:“中途又乱世几百年,大咸帝国怒帝纵横无敌,差点就横扫了天下。但他毕竟被视为蛮夷野人,是为天下公敌,忽然暴毙,他的大咸帝国也灰飞烟灭。”

敖鸣喝了一口酒,听着杜晦说完。

杜晦又道:“大咸帝国灭亡之后,天下群雄纷纷崛起。但毫无例外,全部都是大炎皇朝时的封王。甚至连西凉王都是当年大炎皇朝的诸侯。所以大炎皇朝虽然灭亡了,但是他的正统地位完全深入人心,可是如此?”

敖鸣点头。

杜晦道:“而大夏帝国太祖,本就是大炎皇朝的后裔,绝对的天潢贵胄,天子血统吧。大夏帝国也被视为天下正统,曾经他最强盛的时候,也凌驾于天下诸国。”

敖鸣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点头承认。

杜晦道:“大夏帝国最强盛的时候,比天下诸国加起来还要强,而且还是炎皇血统,为何这几百年来它就不能统一天下呢?为何在它要一统天下的关键时刻,都会出事呢?而且出大事。二十几年前,大夏帝国何等强盛,结果太子被迫谋反,大夏帝国陷入了内战,损失了百万大军,无数子民,伤筋动骨。这才让大赢帝国和大周帝国安然崛起。”

“敖鸣,你说这是为什么呢?”杜晦道:“为何在关键时刻,大夏帝国都会出事呢?”

敖鸣摇头,道:“不知,不问,不解。”

杜晦又道:“如今,又轮到大周帝国皇帝父子相残了。大夏帝国那一次父子相残,最终是皇帝赢了,太子输了。那这一次大周呢,你觉得是父亲会赢,还是儿子会赢?”

敖鸣摇头道:“不知,不问,不解。”

杜晦道:“大夏帝国那一次父子相残,使得爆发了惨烈的内战,使得大夏帝国盛极转衰,大伤元气。那这一次大周帝国,会爆发内战吗?”

敖鸣沉默了一会儿,摇头道:“不知,不问,不解。”

杜晦望着敖鸣好一会儿,道:“你这个人,太鬼,太鬼了。”

……

父子相残,多么恐怖的字眼。

但是历朝厉代,不胜枚举,皇权之下无父子。

云中鹤说得很准确,万允皇帝这个人对于别人,是绝对够狠,哪怕是对自己的父亲。

这第一招交手,太上皇赢了,占领了道德高地,反手将皇帝陷于不义。

逆境中的万允皇帝,立刻变得凶狠起来,一不做,二不休。

直接率领五万大军,逼宫太上皇,一劳永逸,彻底解决太上皇。

暴民围攻上清宫,乱军在上清宫内厮杀。太上皇危在旦夕,皇帝身为儿子,带兵前去护驾,镇压暴民,剿杀乱军,斩尽杀绝,救走太上皇,多么理直气壮啊。

然而……

当皇帝率领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出现在上清宫广场之前的时候。

这几千浪州灾民,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暴民呢?暴民去了哪里?

就在一刻钟之前,探马还回报,暴民依旧围攻上清宫呢。

怎么大军来的时候,这些暴民全部消失了呢?消失得这么突然?这么无影无踪?

皇帝来的理由就是暴民围攻上清宫,他来救驾太上皇的啊,可是现在暴民都不见了啊。

那……那救驾的理由呢?

对,还有一个理由。

上清宫守卫军和金吾卫军队,京城提督府军队在上清宫内开战,形同谋反,太上皇危在旦夕。

还可以救驾。

但是……

此时,不管是上清宫的守卫军队,还是金吾卫的军队,还有事京城提督府的军队,都已经放下了武器,整整齐齐跪在地上。

现在……还能救驾吗?没有暴民,也没有乱军了啊。

皇帝脸色铁青,面孔微微抽搐。

但是箭在弦上,已经不得不发了。

深深吸一口气,皇帝带着文武大臣,带着几千名御林军进入上清宫内,来到了无为殿面前。

“父皇,儿子救驾来迟,让父皇受惊了,儿臣有罪。”皇帝当即跪下叩首。

太上皇笑道:“皇帝,我没有什么危险,哪里需要救驾啊。”

皇帝道:“父皇,儿臣听说那些不识大体的读书人在上清宫外胡闹,便立刻派人来劝阻,好不容易把那些胡闹的官员劝回去了。接下来又听说暴民围攻上清宫,儿臣真是肝胆欲裂,立刻率军来护驾了。”

太上皇道:“那些不是暴民,都是浪州的灾民,不过我已经将他们劝走了。勉励他们好好过日子,分了田地就好好种,为国纳税。”

接着,太上皇道:“当然,皇帝你的孝心我是知道的,你辛苦了。”

皇帝道:“儿臣不辛苦,如果那些人惊扰了父皇,那儿臣真是万死莫辞。”

太上皇道:“现在天色也不早了,我这里没事,皇帝你便回宫去吧,你每日案牍劳形,也要保重身体,回宫早点休息吧。”

群臣寂静无声,甚至连呼吸都不敢大声。

眼下明明是逼宫,明明是几万大军,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

结果却是如此的父慈子孝,春风和睦。

按照皇帝的计划,上清宫之外的那些暴民,立刻下令捉拿。

而上清宫内的两支军队如果厮杀战斗,立刻率领大军涌入上清宫,大开杀戒,把两支军队都镇压了。

然后,然后以护驾的名义大开杀戒,并且直接掳走太上皇。

但是,刚才明明还喊打喊杀的两支军队,全部放下武器,跪在了地上。

那几千个所谓的暴民,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瞬间,皇帝就被架在空中了。

我这上清宫内安全得很,皇帝你带着几万大军来做什么?

总不会是来抓敖玉的吧?抓区区一个敖玉,出动一个大理寺卿就了不起了,怎么还劳动你皇帝率领几万大军来抓啊?

但还是那句话,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而就在此时,肃亲王道:“敖玉呢?出来,看你给太上皇惹了多大的乱子。”

很快敖玉被抬了出来,脸色苍白,身受重伤,仿佛奄奄一息。

太上皇道:“皇帝啊,你们是来抓敖玉的吗?他犯了什么罪过啊?”

肃亲王道:“回禀太上皇,敖玉擅杀了镇海王世子史广,犯下了杀人罪。”

而此时,侯尘在边上道:“肃亲王,我看得清清楚楚,他和史广是公平决斗,签了生死状的。”

肃亲王道:“我们是文明帝国,又不是无主之地那样的蛮荒之地,没有什么生死决斗,大周国法不认生死状,杀人就是杀人了,就算有生死状,也是有罪。”

而就在此时,一个年迈的身影出来了。

“肃亲王这话就孤陋寡闻了。”一个老迈的声音响起。

肃亲王目光一冷,就要发飙,这里哪有你老东西说话的份。

但怒斥的话还没有出口,立刻就止住了,因为他听出来了,这位是大周皇朝真正的老祖宗老梁亲王,今年八十几快九十了,是太上皇的叔叔,辈分最高。

顿时肃亲王赶紧拜下道:“拜见皇叔。”

皇帝也拱手道:“皇叔祖。”

老梁亲王道:“肃亲王,我大周永治九年,当时的威宗皇帝还是太子,我大周帝国和西凉王国有了巨大争端。威宗皇帝和西凉太子比武决斗,并且签了生死状,结果威宗皇帝大获全胜,杀了西凉太子,并且赢了一郡之地。而当时西凉国王也认了这一次比武的结果,也没有兴师问罪。现在你又说我大周不认什么比武决斗,说敖玉在决斗中杀死史广有罪。那莫非你要说当年威宗皇帝杀西凉太子也有罪了?那个生死契约不算的话?那么如今的武安郡也不属于我大周帝国咯?如果当年的生死状算数,怎么到如今又不算数了?”

这话一出,肃亲王顿时哑口无言。

确实有这么一回事的,只不过大周朝廷以此事为耻,所以并没有宣扬此事,也不在史书中记载,在公开宣传中是说威宗皇帝领兵大胜西凉太子,夺取了武安郡。

因为在大周朝廷看来,堂堂一国太子竟然和人比武决斗定一郡归属,实在是太轻浮,太鲁莽了,有失稳重。

但是皇室家谱却是写了这件事情的,不可抹杀。

一般来说,从一个谥号可以看出对一个皇帝的评价。武帝,哀帝,肃宗,威宗,看上去仿佛都挺威风的,但其实都不是什么好的谥号。

这个威宗皇帝,有点类似英明神武版的正德皇帝,比他武功牛逼,也比他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