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这东西说出去,两百万将士随随便便招来啊。
然而兵部尚书周严还没说什么,顾言的声音不由响起了。
“这预算未免有些大吧,一百万人一年军费一千万两,这是基本的军费,然而如若改善伙食和住宿等等费用,百万大军一年但至少需要五千万两白银。”
“两百万便是一万万两白银,这还仅仅只是新军。”
“天子军,麒麟军,玄武军,此三军也要得到相应提升,不可能只照顾新兵,不照顾老兵啊。”
“如此一来的话,一年接近三万万两军费,这……未免有些多了吧?”
顾言皱着眉头,不是他不同意许清宵,而是一年接近三万万两军费,现在扛得住,因为有四百万万两国库白银。
可大魏各处都需要花钱,不能只看这一年两年,要看二十年后,三十年后,甚至是五十年后。
如若那个时候大魏没银子了,裁军,下降伙食等等福利,极其容易闹出兵变之事。
这一刻,哪怕是兵部尚书周严,也不禁开口。
“的确,若是这样的话,成本太大了。”
扩军增兵是好事啊。
周严肯定答应啊。
可问题是,扩两营兵力,实实在在有些问题,他们没那个底气啊。
只是许清宵摇了摇头道。
“国之根本,在于兵力,未来想要稳定发展,就必须要增强大魏兵力。”
“而且这两大兵营,我有另外打算,分三年制,五年制,十年制和终身制。”
“大魏百姓,十六岁至三十五岁,皆可入伍从军,只需要操练三年,强身健体,懂得布兵阵等简单行兵操作即可。”
“三年制后,如若愿意留下,便是五年制,再待两年,如若愿意可晋升为十年制,提升军中职位,指点与教导新兵。”
“十年期限满后,取之三成,可给予终身制,入兵部,授军职。”
“其余七成可前往大魏各地县衙,或自求生路,所以三代从军,是需要删选,而不是想当就当。”
许清宵将兵制计划说出。
一口气增兵肯定是有所压力的,但养兵才是许清宵的目的。
养兵的好处,就是在关键时刻,大魏真正宣战时,可以在短暂时间内,全民皆兵。
这是大魏走到最后一步的底牌。
如此的话,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还真不敢乱跳。
随着许清宵这么一解释,众人稍稍松了口气,这样的话,还真没什么问题。
虽然还是增加了成本,但至少后期成本没有增加太多。
毕竟许清宵这个当兵条件一说出去,有多少人要来当兵啊,自己没有进步的希望,但后代说不准啊。
得到认可后,许清宵将目光看向工部尚书李彦龙道。
“扩军,增兵,只是最简单的手段,真正的手段,在于工部。”
“兵工结合,才是真正的王道,周尚书,李尚书,我打算单独设立兵工营出来,从聚贤馆中,招揽人才,研发可以以一敌百的战争兵器。”
“当然,此物目前只是一个想法,具体许某会带来图纸,这个先不说。”
“兵工营,是工部围绕将士们打造更强的兵器,更坚固的护甲,并且研发更强的攻城器,守城器,甚至包括大型运粮器这种东西。”
“这是大魏兵部的真正发展,也是大魏工部的核心发展之一,工部一半的精力,围绕兵部,剩余一半,则建天工阁,吸纳各地人才,研究工器。”
“兵部战器,民生耕器,只要是可以便捷于百姓,有利于大魏,若研制而出,赏高官厚禄,且大魏会以天价银两购买其物,至少万两白银起步。”
许清宵出声。
以吏部为主,设立聚贤馆。
而后兵部强国,工部研发战争兵器,再设立天工阁,说直接一点,就是搞发明出来,什么都可以发明出来,只要是能方便百姓的东西。
这种东西,前期可能会搞出一大堆稀奇古怪的东西,没有什么作用,但重要的是可以启发别人,可能做出一个轮子,就有人想到把四轮车给做出来。
虽然有点夸张,但任何东西,其实都是在进化,随着时间进化而出的。
当百姓觉得走路很累,就会有人发明代步工具,从最开始的自行车再到后面的四轮车,靠的不仅仅是科技,最主要的还是想象力。
如果不去培养一批这样的人,那么大魏想要真正走向半工业时代有多难?
光靠自己一个人?
还是洗洗睡吧。
许清宵的想法,可不是一统中州这么简单,他要大魏的铁骑,横扫天下。
突邪铁骑?马上的王?
初元王朝?易守难攻?
仙道佛门?剑仙佛陀?
当一架架战争杀器出现时,一切都会变得非常美好。
而想要做到这个程度,大魏就必须要发展起来,需要无比雄厚的生产力,而这个生产力,光靠人力去耕种,是没有用的。
种子,环境,水源,工具,四者缺一不可,少一样都撑不起一个大魏王朝。
当然如果说大魏王朝就是单纯的想要,重回鼎盛时期,那就当许清宵没说。
“以吏选才,兵部强国,工部辅佐,天工造物。”
“老夫总算明白守仁你的意思了。”
“不过,我们刑部,户部,还有礼部做什么啊?”
张靖这次算是彻底明白许清宵的意思了,可忽然之间,他发现自己刑部和户部还有礼部,似乎……没什么作用啊。
“张尚书,刑部加强人手,扫黑除恶,提高大魏民意,自陛下登基后,大魏时常传来妖魔之事,但许某认为,妖魔固有,但还不敢出来作恶。”
“大多数都是人为之,必须要除恶干净,从乡镇开始,一旦发现,严惩不误,建立刑部监员,特派各府各县,走进百姓,巡查缉拿。”
“如若有官员庇护,罪加一等,斩首示众。”
许清宵认真说道。
大魏现在需要改革,而改革最好的办法,就是为百姓除恶,一旦除恶,百姓才能真正无忧无虑的去建设家园。
刑部的作用就是这个,稳定王朝安定,加强民意,以及大魏王朝的公信力。
这一点,只能靠刑部来。
听到此话,张靖点了点头,他看得出来,许清宵极其认真,是打算大干一场了。
末了,许清宵继续开口道。
“还有谣言之事,尤其是读书人这一块,往后若是还有什么风言风语,无论是对大魏王朝还是对某个人,只要造成一定影响,便要审查。”
“如若事情属实,由官方贴公告处置。”
“如若情况不属实,造谣者给予惩罚,如若有读书人造谣生事,革去功名,终生不录用为官。”
许清宵这句话一说,众人顿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
这是要针对大魏的读书人啊。
但对于这个,众人没有半点异议,纷纷同意了。
“户部呢?”
顾言出声,询问许清宵。
“户部管商,顾尚书,大魏商会的事情,你要处理,让大魏商人派去异族国,包括突邪王朝。”
“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异族国。”
“不惜一切代价,资助大魏商人也好,要挟大魏商人也好,让他们先以低价抢占异族国市场,小到柴米油盐,大到锦衣珠宝,能便宜就便宜,不能便宜亏本也要卖。”
“先给异族国甜头吃,把贸易市场全部霸占后,再由他们自行定价,不要太高,但绝对不能低,赚取异族国银两。”
“等到这批商人尝到了甜头,到时再对他们动手,无论如何,所有的牺牲,都是为了大魏。”
许清宵出声,这件事情必须要告知顾言。
掌控大魏商会,让他们去异族国做生意,有大魏军人的保护,他们也不需要担心自身安危,去了以后,就是往死里压价。
只要抢占市场成功,把异族国做生意的人全部挤倒闭,到时候柴米油盐,锦衣珠宝,任何东西都是又他们做主了。
而大魏只需要调控就好,不能太离谱,不然卖不出去也是得不偿失。
吸血,就要慢慢吸。
一口气吸干,人就没了,慢慢来最好。
细水长流嘛。
而等商人赚够了,税收这块就可以改一改了,总而言之,大家一起赚钱,但大魏王朝必须要赚的最多,庄家要是赚的少,那还当什么庄家?
许清宵的计划,让顾言顿时眼前一亮。
甚至其他几个尚书,也顿时明白了许清宵这是什么意思了。
赚钱是其次,重点是,掌控了其他国家的命脉啊。
这招,真高。
又高又硬。
“那礼部呢?礼部做什么?守仁。”
王新志开口了,五部门都有事做,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呢?
此话一说。
众尚书也纷纷好奇。
而许清宵顿时一愣。
额……礼部……好像……还真没什么事要做。
许清宵的沉默。
莫名让气氛有些尴尬了。
王新志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但看着许清宵半天半天不说话,突兀之间,王新志愣了。
好家伙,这是不把我们礼部放在眼里啊?
“守仁。”
王新志开口,想要说什么。
可许清宵立刻打断。
“王大人,礼部有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影响极大,名垂千古都不在话下,只不过现在还不能说,亦或者是说,说了也没任何用。”
“但这件事情,必须要由礼部来。”
许清宵开口,他到没有忽悠王新志,因为这事就是九年义务教育。
只不过这事的确不能说,说了没任何意义,因为不可能实现,最起码现在不可能实现。
自己要真做,估计顾言直接不答应,其余四位尚书都不会答应的。
眼下就是给王新志一个安慰。
“此话当真?”
王新志有些激动了。
“自然。”
许清宵语气笃定道。
“行,老夫相信你,守仁,反正有任何需要用得着礼部的,你尽管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