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关于山海经的一点想法(2 / 2)

并且这个东西,跟现存的十八篇内容不是一个性质,否则要删就一起删了。

所以山海经被删除的十四篇中,或有大量的,类似于《竹书纪年》中‘昔尧德衰,为舜所囚’、‘大禹据夏地以抗舜’这之类的言论。

这种言论,在西汉是终极不和谐,在之后也基本是禁书,唯有现在我们才能自由地百度到它。

毕竟该言论直接推翻儒家根基了,孔子一辈子都在呼吁回到三代以前,疯狂吹捧尧舜禹圣君盛世的美好。

你山海经倘若跟竹书纪年一样,传播什么舜流放尧,大禹挟功劳逼死舜帝,那刘歆删个十四篇很正常。

不过有些东西再怎么禁,还是会流传的,譬如就有竹书纪年这种古书留下一家之言。譬如就有李白作诗《远别离》:……或云:尧幽囚,舜野死。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

李白这诗说明,在风气开放的唐代,还是有少数典籍或只言片语,有流传关于上古历史颠覆三观的另一种说法的。

至此,以上论述……

通过刘歆的人品,刘歆的作为,以及他校书的初衷和私心。

我个人姑且认为山海经中,隐藏有大量上古历史,其中主要的部分,被删除。留下一些地理、动物、植物、神怪和宗教风俗等内容。

其中,还留下了少量的,刘歆认为没什么问题的,无伤大雅的‘历史’,而那些历史,则是我们所认为的,不现实的神话传说!

我认为,山海经,必然包含了大量的历史真相!

刘歆用自己的方法,隐藏埋没了那真正历史文本,制造了上古空白的千年。

要知道司马迁当年,本来就是在写一本史书,山海经如果只是百科杂书,那他不写就不写,为何要提山海经?为何要来一句‘禹本纪、山海经,余不敢言也?’

他到底是怎样的立场,怎样的复杂的心态写下这样的话?我不知道。

但至少,司马迁自己都认为,山海经包含了历史,并且是有资格列入史记,至少影响史记内容的东西!否则他提都不用提。

他在写史记时,参考禹本纪,参考山海经,最后决定不敢言。

或许,那违背了他的世界观。

要知道司马迁与董仲舒有一层师徒关系,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就选择了儒家主流的说法。

如果山海经记载的各种传说,与其相悖,他自然只能选择其中一个,而对另一个‘不敢言’。

司马迁说这句话的目的,就是因为山海经与他要写的史书相关,他是在对自己把五帝本纪那么写,而进行一个解释。

山海经,其未删减版本,或许是另一种历史真相。

……

为了让大家看懂,或许啰嗦了一些。我也没写过论文,见谅。

但我必须要啰嗦这些,因为我对山海经的一切个人理解,都将建立在以上的中心思想下。

我对山海经的所有解读,都将以此‘先入为主’!

今天有限于篇幅,暂时只谈一个故事《夸父逐日》。

该故事最早就出自山海经,山海经有人说在战国时期才成书,我认为更早一些,至少其中几篇更早。

我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列子也讲了这个故事。

在《列子·汤问》之中的第三篇写了:‘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那么山海经是怎么写的呢?

《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谁引用谁,一目了然。

山海经言辞简略,没有对于夸父心态的描写,没有过分细节的东西。有的只是冷静的文字,且没有任何主观思想的陈述。

相比起来,列子却写了‘夸父不自量力’,写了‘夸父追到了隅谷’,写了‘石膏肉所浸’、‘邓林弥广数千里焉’这种细节。

众所周知,《列子·汤问》是一本成于战国时期的寓言书,偃师献技、愚公移山、扁鹊换心、杞人忧天、孔子见两小儿辩日……都出自其中。

列御寇这个人,特别喜欢将一些看到的东西拿来,改编一下,表达自己的看法,做成寓言,传播一些思想感情。

当然,他也写了很多隐蔽的真相,因为他绝对看过完整版山海经,并且和老子一样,读了很多周王宫室的藏书。

关于列子的一些东西,这个篇幅不够,暂且不说。

只是移山、换心还有孔子那个明显都是寓言。

他写的夸父逐日,就是典型的包含思想感情的那种,是他加了主观的。

但是山海经不是,山海经用冷漠的文字,淡淡地陈述了夸父的事。

这里可能有人要说,《山海经·大荒北经》写了:‘大荒之中,有山名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同样是山海经,这里却提到了夸父心里的目的性,他想抓太阳。

对比列子的汤问,我可以断言,大荒北经的这句话,是伪作。或者说,是刘歆在整理时,把列子的这个说法,擅自加进了这一经中。

理由有二,第一,重复了。海外北经精简至极,没有主观评论。到了大荒北经,同一件事,出现了‘不量力’、‘欲追日景’这种主观评论。

第二,出现的这种主观评论,跟列子汤问一模一样,属于纯抄袭。

列子汤问,整篇都是经典,充满了原创性,怎么会几乎不差地抄袭山海经呢?

那么有没有可能列子先写,当时山海经还没成书,后人看到列子这个故事,加进了山海经呢?

在我看来,没可能。

至少先秦时期,山海经真正的作者,没有这么做。

因为海外北经,那理智不加载丝毫主观的,对同一件事的描述摆在那。绝不是有人看了列子带有主观文字的故事后,会去写出来的东西。

只有看了理智的文字,再去联想复杂的主观故事。

不可能看了复杂的主观故事,写下来了,然后又在另一经写下理智冷静的说辞。

我始终相信,在真正版本的山海经里,那些后世夸父逐日神话中,所描写的种种细节和思想感情,统统不存在!

是后人,把本来不是神话的东西,加以神话了。通过艺术加工的手法,丰满了这短短一句话的记载。

而列子这位寓言家,就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人。他调侃了孔子,调侃了扁鹊,狂黑宋人、杞人,不介意再黑一下夸父的智商。

现今广为流传的,我们所熟知的夸父逐日神话,都源于列子的寓言,源于列子有目的性的,教育人的说法。

而非山海经的真实记载。

山海经的真实记载,只有非常简单的描述:‘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基本上不用翻译,初中生都看得懂。其中‘逐走’是赛跑的意思,或者说追着跑的意思。邓林就是桃林。

所以不掺杂任何情绪地翻译一下,那就是:夸父追着太阳走,太阳落山;口渴了,想要喝水,喝了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向北去喝大湖的水。还没到,半路上渴死了。手杖掉下来,化为桃林。

何等平淡的文字,山海经的记载其实都是如实记录,极少想象发挥。

只是表达方式限于词汇量,很模糊,所以很容易误解。

首先我们可以认为,山海经的作者,至少是写这句话的作者,他是了解整部山海经所表达内容的。

他至少,没有像列子那样,也没有像《大荒北经》里那句话一样,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夸父。

少了几个字,少了主观思想,宽泛地看,这不还是跟神话一样吗?

实则不然,首先神话说他追到了太阳的地方,然而那不现实。

原文只写了‘入日’,这可不是进入太阳的意思,他要进入太阳了,上哪喝黄河、渭水去?难不成黄河在太阳里?

‘入日’指的是时间。自古都是日出代表白天,日入代表晚上。入放在前面,就是到了晚上的意思。同理,出日就是太阳来了的意思,也就是到了白天。

山海经从没写夸父口渴是因为太阳,也没有写太阳有多晒,更没有写夸父把水河干。

如果把第一句‘与日逐走’去掉,直接夸父入日,渴,欲得饮……也是可以的。

列子一样可以从中联想出:哇,夸父进入太阳了,然后好渴,想喝水……

但是山海经没那么写,因为山海经从来就没想说夸父进入太阳这种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