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百二十一节 小十字路计划(二)
执委会的决定把东西向道路的重点建设放在东面的高山岭,也就是毗耶山区。首先修通县城到大美村的公路。毗耶山地区在规划中将作为未来穿越集团的主要饲养基地,利用山区气候相对凉爽的优势,在当地开辟牧场,饲养马匹、山羊、牛、驴骡等各种牲畜。同时开展山地经济作物栽培。
同时在毗耶山核心的地区建设重点项目“大图书馆”和各种科研设施。将穿越集团所拥有的各自资料、书籍在这里储存。
至于文澜河以西地区。除了沿河的田洋之外,最有价值的应该就是马袅地区了。作为盐产区、食盐输出港和未来的盐化工基地,博铺-马袅的道路似乎更加重要,不过现在马袅半岛的盐通过海船运输量大且运输成本低廉,所谓单道谦认为暂时不需要开通这条道路。
“不过,如果要开通的话,我们可以做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单道谦向执委会汇报,“对熊卜佑的工作可能有好处。”
单道谦的设想很简单,就是整修驿路――官道。
临高的官道,基本上是沿海的。一条是从县东门出发,经过官荣铺-朝阳铺-长川铺-稼穗铺,然后进入澄迈县境内,这是通往府城的。另外一条则从西门出发,经过新兴铺-怀荫铺-罗贤铺通往儋州。
这两条就是临高东西向的主要干道了,但是这条驿路很少有人通过。特别是前往儋州的道路,明代的临高和儋州之间没有什么物资交流,唯一的大宗货物运输就是临高向儋州的官军协饷,每年要将秋赋正额中拨出二千多石粮食运往儋州。为了保险起见,总是走陆路。至于前往府城的道路走得人就要多些。但是沿途道路条件恶劣,所以多数人还是选择走海路。
单道谦曾经实地勘探这两条官道。道路的状态很差,差到只能算是无等级公路的水准。宽度最窄处只有二米,最宽的地方不到四米,最普通的土路而已。不仅没有排水、路基之类的设施,某些地方甚至干脆是陷入地面的壕沟式的道路,平均低于地面一米,个别地方低到四米。下雨的时候,道路甚至成了小河。要不是有当地向导指引,单道谦在很多地段是分辨不出官道的痕迹的。
单道谦对此并不奇怪――他在学筑路的时候学过一点中国的道路交通历史,知道古代的道路往往有这样路面下陷的情况,所谓“多年的大路走成河”。这种土路没有路基,没有排水,天长日久自然就成了“路沟”状态了。
这条路的年代就算在明代也是很久远了,还是宋朝绍兴年间修筑的。其后也不过就是修修补补而已,没有做多少实质性的改变――难怪有人说过,古代生活的改变是极其缓慢的。
至于沿路的环境,堪称荒凉二字,县西门出来之后的开始几站还算是村落多人口集中的地区,等到了过了稼穗铺之后通往澄迈的最后十多里路,路两侧完全就是荒野,极少见到人烟和田地。不过,沿路桥梁还算维持着,路上的各个铺还有靠着少量的钱粮勉强度日的穷苦铺兵驻扎,负责传递文书,维持官方人员通过时候的供给和维护道路。
“修官道对讨好吴明晋来说自然不错,但是对我们来说好处不大啊。”文徳嗣看了路线图,“沿途没什么值得开发的地区。”
“可以方便沿途村落出行,吸引他们到东门市来。也能吸引领近的澄迈和儋州的百姓来临高。”
“不过这可就牵扯到沿途的驿铺了。这需要和县衙协商。”文徳嗣看了下地图,“我看不用全部整修,就修一部分――从县西门开始修到朝阳铺。”朝阳铺,在现代临高的地图上属于博北镇,离马袅很近了。这段路修好之后,以后再修前往马袅的道路也可以利用。
“吴明晋倒是肯定乐意,县里驿路交通的好坏也是他的政绩考评依据。”
“至于其他的路段,”负责评估道路工程的军事意义的席亚洲说,“我看路况糟糕点也不错,修太好了明军要是陆路来攻我们的话走得就太快了。”
单道谦负责的交通局的任务是,对现有的道路进行全面的道路硬化。他马上遇到了一个难题:硬化材料不足。
穿越集团修路用的硬化材料主要是煤渣和钢渣。最近钢渣被发现可以用来做磷肥之后,就被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