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日。
窝寇定下的三天之期已到。
杭州知府衙门,朱元璋在台阶前负手而立,看向前方。
朱棣、李景隆、仇占可、蒋瓛以及两名都指挥均在院中肃然而立。
谁都搞不清楚,陛下到底要作出什么决定。
这三天,陛下就在这个院子里,一步都没有走出去。
朱棣陪着朱元璋的时候最多。
朱元璋一个人在屋里的时候,经常念叨着朱允熥的名字。
朱棣听起来十分难受,朱允熥在父皇心目中如此重要!
父皇不考虑城外的窝寇怎么处理,反而一直在担心朱允熥、想着朱允熥!
这种溺爱的程度,就算他对太子朱标也未曾有过。
朱允熥逃走了,是从北门走的。
朱允熥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人家窝寇根本就不搭理。
根本不会有生命危险!
陛下对朱允熥居然一直心心念念。
难道老年人,真的是隔代亲,并且是最弱的那个,最亲?
这三天,父皇除了念叨朱允熥,其他的,什么事也没干!
除了交待在家注意窝寇动向,加强城防,别的,没了!
这也太不符合父皇的个性了!
又或者说,父皇胸中已经有了定计?
也不会啊!
如果有了定计,还用等到现在?
等到窝寇限定的日子?
李景隆的心情极为复杂,这几天他向陛下提了好几次建议。
比如说,就近到其他府县,将重刑犯人组织起来。
发给他们武器,让他们走在队伍前面,向窝寇发起冲击!
并且规定,只要杀一名窝寇,从此无罪,并发放赏钱。
只要第一轮对窝寇造成冲击,这边就有机会。
并且,走在前面的刑徒,他们会踢开窝寇的尖铁锥。
他们一方面当炮灰,一方面可以为后面的骑兵扫清道路。
哪知道,陛下一条都没有采纳。
仇占可看向陛下的时候,感到,这下子,陛下是不是该从北门走了?
那天朱允熥劝陛下和他一起逃走。
陛下只是让朱允熥滚出杭州城,而没有对他进行任何实质性的处理。
陛下这是变相放了朱允熥,而且是让他以这种理由逃离了杭州。
也就是说,陛下遂了朱允熥的心愿,让他回到安全地带。
听说,这几天陛下一直在念叨朱允熥的名字!
仇占可判断,一定是陛下认为朱允熥的提议正确。
只是当时他还想再看一看,比如说,窝寇万一走了呢?
窝寇只要一走,危机不就解除了吗?
带着兵再虚张声势地到城外晃一圈,而后返回京城。
三天了,形势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陛下想从北门走了,但是陛下却无法开口!
陛下能说,咱打不过窝寇,不如先回京城吧?
作为一国之君,岂能如此说话?
仇占可眼珠子一转,陛下也许在等这几个人提出来呢。
等大家提出来,陛下就可以顺理成章地顺水推舟。
到时候,陛下肯定对自己非常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