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3章 帽子在,朝廷在(2 / 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这种人的协调沟通能力特别强!

政治是什么?

朱允熥看来,政治就是一种平衡!

就是要在各大势力、各个集团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对执政者来讲,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阶层会越来越多,各方面的诉求越来越多。

执政者决不能拉一派、打一派,以牺牲这一部分的利益满足另一部分的利益。

执政者必须要平衡多方利益诉求,寻求最大公约数。

朱允炆没有用好李景隆!把他放在军事指挥的位置上。

在靖难之役中,朱允炆让李景隆代替耿炳文,结果是一败再败。

还是那句话,世界上没有无用的资源。

之所以无用,是因为将其放错了地方。

李景隆既然主动投靠,那就没有强行将其推开的道理!

“隆子,你来看看。”

朱允熥将望远镜递给李景隆。

李景隆拿过望远镜,吓了一跳,手一抖,望远镜差一点掉了。

学着刚才朱允熥的样子,李景隆又拿起了望远镜。

又放下来,再凑近了看。

天啊,距离如此之远的情况都能看到!

“吴王,此为何物,居然能看如此之远?”李景隆问道。

“这是望远镜,大明科技院的人都会用。”

李景隆这才明白过来,难怪啊,咱当初围困大明科技院的时候,总是很被动!

自己作什么部署,陶成道他们总是能轻松应对。

敢情,自己以为他们看不到,其实他们早就观察到了。

因为他们有这个望远镜!

陶成道能制出如此神物?

不可能的!

一定还是吴王搞出来的,只不过是假托陶成道之名!

此时已经天黑,决口已经冲开了宽约十丈的大口子。

之所以没有再冲开多少有两个原因:一是此时栽种了不少树,延缓了决口扩大的速度。

二是仍有民夫在运送石头、草包。

朱允熥将冲锋舟停靠后回收。

大堤上的民工,正在紧张地向前运送物资。

因为天黑且下雨的原因,朱允熥和李景隆并没有引起注意。

“隆子,先找到主事的。”

李景隆大声喊道:“你们知府呢?”

一个民夫道:“知府大人走了!知县大人在呢。”

“知县在哪儿,叫他过来。”

民夫道:“知县大人在前面,决口处。”

朱允熥和李景隆朝前面走过去。

“把石头绑好了,赶快装砂,多装点。”一个人一边大声指挥,一边用绳索绑石头。

看不清此人的面目。

只能看到上身赤裸,污泥遍身,头上居然还戴个帽子。

“你们的知县在哪儿?”

江水的奔腾声、大雨的哗哗声和民众的喧闹声混合在一起,大家并未听到。

“知县,监利的知县在哪儿?”李景隆取下头盔大声吼道。

戴帽子的扭过头一看,急忙跑过来施礼:“国公大人,是您?您怎么来了?”

“你是谁啊?”李景隆不认识此人。

此人实在是狼狈,上身赤裸,头上的帽子居然是折了翅的乌纱帽。

“国公大人,下官是监利知县黄淮,上月刚到任。”

“黄淮,你可知罪?”李景隆抹了一下脸上的雨水:“你如此打扮,成何体统?!”

“国公大人,帽翅断了,本来是打算扔掉的。但是,这帽子戴在头上,老百姓就能看得到!”

“有这顶帽子在,就说明官府在,就说明朝廷在!老百姓就不会散!”

朱允熥不禁有些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