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357章 多干活,少做梦(1 / 2)

阿宁摸了摸金花的小发辫,说:“妹妹也是我们家的花。”

金花眼睛亮晶晶的,她滑下椅子,推着椅子靠近哥哥的椅子,末了再坐上去,紧紧挨着哥哥。

赵小米笑叹一声,她俯身说:“把小花给我,你别给抱摔了。”

“怎么会呢?”小崽不想给,炫耀够了,他抱着襁褓里的娃娃往外走,说:“小花儿快饿了,我给我娘送回去。”

赵小米跟了出去,说:“抱去给你爷奶看一下,小花都满月了,你爷奶还没抱过小孙女。”

她三嫂往后应该不会再生了,她大嫂和二嫂的年纪又不小了,小花应该会是孙辈最小的一个孩子,她爹娘还挺喜欢。

小崽犹豫了下,他抱着小花跟姑姑走了。

赵小米找了一圈,没看见她老爹老娘,而小花又醒了,小崽赶忙把妹妹送回屋。

“人到哪儿去了?不是说想抱抱小孙女?”赵小米嘀咕,“大壮,你看见我爹娘了吗?”

“跟大人走了。”大壮扭头看一圈,说:“不晓得去哪儿了,刚刚还看见了。”

“跟我哥走了?那就算了。”赵小米不找了。

“留在敦煌?不回酒泉了?”赵父皱眉,“你想让我们帮忙看孩子?”

“你跟你媳妇的确是忙,也行,我跟你爹留这儿帮你看孩子。”赵母毫不犹豫地点头。

“怎么扯到这个事上了?没想让你们帮忙看孩子,也不让你们插手养孩子的事。”赵西平否认,他爹娘养孩子好比放羊,只要羊没跑丢,管它是吃草还是啃土,他们一概不管不问。

“你们年岁大了,再一年两趟在敦煌和酒泉之间来回跑,身子骨吃得消?我这儿的日子比老家舒坦,也养得起你们老两口,你们往后不如跟着我过,就住在敦煌算了。”受小崽的孝心感染,赵西平反省了几日,也想再尽几分孝心,“我跟隋玉商量过了,你俩留在敦煌,以后这个主院就给你们住,寻常不让你们下地干什么活,农忙时节,晒棉花的时候,你们帮忙赶赶鸡就行了。”

赵父的目光移向河西边还没完工的大宅子,问:“不让我跟你娘住进大宅子里?”

“我们分开住挺好的,你们不打扰我们,我们也不干涉你们。”赵西平不打算跟爹娘同住,在同一个屋檐下进进出出,这老两口保准会生事。

赵父不怎么高兴,他气冲冲地说:“不稀罕,我们回酒泉老家,不住你这儿。”

赵西平没接话,他看向老娘,说:“他走他的,你留在这儿。”

赵母心动,不过敦煌没她的老妯娌和老仇人,她吃得再好,穿得再暖,没处炫耀,她心里就像有蚂蚁在爬,浑身不舒坦。

“我跟你爹还能动,我们还是回老家住,秋收春种的时候,我们两个老骨头还能去地里赶赶雀子。有我们在家,你哥嫂干活回来有热汤热饭吃。”赵母拒绝了,“你要是让我留下给你看小孩,我就不回去。要是用不上我,我还是回去算了。”

赵西平又看向老爹,“真要回去?”

“嗯,天冷了我们再来。”

“那过两天你们跟我一起走,我要运一批棉花苗去酒泉,路上行程慢,夜里还能宿在驿站。”赵西平不勉强了,“大郎兄妹五个也跟我一起离开,他们年岁不小了,静不下心念书,不如回去种棉花赚笔钱,再拿这笔钱开个弹棉被的铺子,总能养活自己。”

从赵大郎兄妹五人去织布坊当小工干活的时候,赵父赵母就料到了这个结果,不管老两口是怎么想的,他们管不了儿子,约束不了孙子孙女,就只能任由事态如滑坡一样发展。

见老爹老娘没什么意见,赵西平就走了。

赵父赵母在货栈的东边待了好一会儿,一直到开饭才回去。

开席的时候,洗漱了小半天的隋玉露面了,她抱着吃饱的孩子跟宾客寒暄,待孩子不耐烦了,她又抱着孩子回屋。

酒席吃到一半,小崽溜回来,见娘和妹妹躺在床上,他凑过去问:“娘,你吃饭了吗?”

“吃了,饭菜起锅,花妞和阿羌就先盛一点给我送来了,我比你们还先吃饭。”隋玉见小花扭头朝往外看,她笑着说:“这是在看你呢。”

小崽嘻嘻笑,他蹬掉鞋子趴床上,伸出手指点小花的鼻子和额头,逗得她眼珠乱转。

“哇”的一声,小花哭了,小崽立马不逗弄了。

他悻悻地瞄他娘一眼,隋玉不搭手,说:“你弄哭的,你哄。”

“小花不哭。”小崽轻轻拍她的襁褓,“娘,我小时候也是个哭包?”

“不算吧,毕竟没人捉弄你。”

小崽:……

“有了。”小崽立马跳下床,他趿拉着鞋子,开门跑出去,不多一会儿,他拎着一兜小玩意儿跑过来,都是他从小攒下的,有舅舅给他买的,也有他娘走商的路上托客商带回来的。

叮当响的拨浪鼓、满是磨痕的琉璃珠、银制的小铃铛、光滑的羊膝骨、五颜六色的小石头……

小花不哭了,她脸上的眼泪还没干,嘴角掬起了笑。

门外响起脚步声,阿水站门外小声问:“嫂嫂,小崽在吗?小崽,你舅舅让我来喊你,顾大郎他们要走了,你出去送一送。”

“哎。”小崽把拨浪鼓放妹妹身上,立马下床往外走。

屋里安静下来,隋玉把散在床上的东西收一收,她解开衣襟给孩子喂奶。

待吃席的宾客都走了,客舍外安静下来,隋玉跟小花一起睡一觉。

再醒来,已是傍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