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57章 三合一穷(1 / 2)

此话一出,灵堂内的所有人都转头看向清河郡王和信阳郡王。

莫岣是灵堂所有人中对这件态度最冷淡的人,只关心明天的旨意,陛下承诺会在明日为赐姓。

至宫中有几个皇太后,和有什么关系?

只陛下开心,别说两个,就算是十个也没关系。

“这......”崔太保抚掌大笑,“大善!”

正愁等焱光帝下葬后,崔氏女子进入新帝后宫如何才能不蒋太后打压,清河郡王建议刚好能解决担心的题。

这世上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不信有两个皇太后,宫中还能太平。

两个皇太后最好在后宫打的头破血流,让新帝无心政。

余人或是存着与崔太保相的想法,希望新帝会嫡母和生母之的斗争消耗精力无心朝政,或是单纯的准备送族人进宫伺候新帝,不希望新帝的后宫是蒋太后一手遮天,纷纷在迟疑后面『露』赞之『色』。

只有蒋太师和蒋派的人脸『色』越来越难看。

们期待已久的皇位飞了已经令人沮丧至极,新帝竟然连太后之位都不想给,实乃欺人太甚!

“陛下思!莫效仿前朝成帝,行废嫡母立生母之。前朝成帝初的动『荡』仍旧历历在目,陛下怎能......”说话的老臣重重的叹了气,脸上皆是痛心疾首。

“古皆是以嫡为尊,蒋太后乃是建兴帝赐给先帝的原配正妻,为先帝孕育女、管教后宫,从未有过错处。就算陛下身为皇帝也不能欺辱嫡母,否则上行下效,岂不是礼乐崩坏之兆?”

“陛下父至孝,也该母如此!否则如何为万民表率?”

“请陛下思!”

......

蒋派朝臣纷纷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新帝。

蒋太后咽下嘴中浓郁的铁锈味,眼中忽然流下泪水,她忍耐的闭上眼睛,哽咽道,“圣人大行,我就成了多余的人,既然如此......我便成陛下!”

说罢,蒋太后突然朝着焱光帝的灵柩冲了过去。

她已存必死之心,打定意用命让新帝永远背负『逼』死嫡母的名声。

莫岣脸『色』大变,猛地追着蒋皇后冲向灵柩,眼中的愤怒几乎化为实质。

随着布料拉扯的声音响起,莫岣将蒋太后的外袍背部扯了下来,后退两步才稳住身形,蒋太后摔在地上发出沉重的声音。

站在先帝后妃中的颜嫔第一个冲向蒋皇后,“娘娘!娘娘你怎么了!”

她死死按住蒋皇后的手臂,阻止蒋皇后再爬起来撞棺,嘴中颠倒四的说着关心的话,丝毫不给蒋太后说话的空隙。

贤妃挑了下眉『毛』,分别与站在朝臣中的父兄和德妃交换过眼神后,也走向蒋太后,牢牢限制蒋太后的行动。

“太后莫扰先帝安眠。”莫岣扔掉手中的外袍碎片,手掌覆在腰崭新的长刀上,“这里有长刀可供......”

嘉王的手搭在莫岣握刀的手上,阻止了莫岣的动作,满脸关切的走向正先帝嫔妃围在中央的蒋太后,单膝跪在地上,“娘娘......”

“哼!”清河郡王往前走了两步,厉声打断嘉王的话,“蒋氏,莫非你也没听清老夫的话?老夫是说时尊两宫皇太后,并非废你的后位,你也是大家出身,幼承庭训,突然寻死觅活,莫不是故意陷老夫不义?”

蒋太后贤妃和颜嫔等人牢牢抓住四肢动弹不得,只能放声啼哭,哀切的唤先帝名讳,假装没听到清河郡王的质。

“古以来,从未有两宫皇太后的说法。蒋太后知道陛下偏爱生母,不愿意见陛下背负不尊祖宗家法的名声,才愿意殉先帝为陛下的生母让路,实乃拳拳爱子之心。”蒋太师抹了下眼角不曾存在过的泪水,感叹道,“所谓父母之爱子女,必为计深远,蒋太后没辜负当建兴帝和建兴皇后选她为长子妻的期盼,真正做到了对陛下视如己出。”

“蒋太师甚言!”清河郡王冷笑,“祖宗家法中没有不许两宫皇太后的规矩,你们也不必费尽心机的将这件往陛下身上扯。两宫皇太后乃是我与信阳郡王商议后的结果,陛下先并不知,没有所谓尊生母废嫡母的想法。”

信阳郡王对朝臣们点头,“陛下在玉碟上是记在德妃名下,德妃若只是太妃,如何能体现陛下的尊贵?所以我才连夜去寻清河王叔,提出设立两宫皇太后的想法。从此之后,无论是谁,提起陛下的嫡母或者生母都尊称太后。”

始终沉默不语的德妃越过新帝跪在蒋太后面前,“不敢瞒娘娘,妾听闻清河王叔和信阳王兄的提议后心中生出窃喜。并非为己窃喜,而是欣喜能给陛下个好出身。妾深知与娘娘的差距犹如云泥之别,万不敢与娘娘平起平坐。”

德妃举起右手沉声道,“妾当着大行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面发誓,只娘娘能妾给陛下个好出身的私心,今后娘娘用膳妾布菜,娘娘出行妾打扇,哪怕娘娘妾立刻为大行皇帝殉葬,妾也绝无二话。”

掷地有声的誓言尾音尚未落下,德妃已经郑重的朝着蒋太后拜下去,几乎整个上半身都贴在地上,卑微姿态尽显。

清河郡王满脸赞赏的点了点头,感叹道,“既然嫡母和生母都愿意为陛下考虑,该各退一步。苏氏已经表明心迹,愿意为奴为婢伺候你,蒋氏,你如何说?”

蒋太后想说她不需贱婢在面前晃悠坏心,但她不能说。

她除了哭先帝,什么都做不了。

看了半晌热闹的崔太保以视线在殿内找了一大圈,才发现莫岣不知何时已经站到灵柩前方,正警惕的望着仍旧跪伏在地上的德妃。

“莫大将军可有蒋太后和德妃娘娘为陛下考虑的慈母之心感动?”崔太保暗示莫岣表态。

可惜莫岣听不懂,冷冰冰的注视崔太保,“没有。”

只想蒋太后和苏德妃赶紧离开灵堂,最好再也不出现在先帝的灵柩前。

站在武将中的戎广越众而出单膝地上,沉声道,“请陛下采纳宗室良言,尊大行皇帝德妃为西宫皇太后。”

半朝臣皆跪下去,请新帝封两宫皇太后。

黎王目眦欲裂的看向正闭目养神的礼部尚书,“张慎之,你身为礼部尚书,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们只想着讨好陛下,丝毫不顾祖宗规矩?”

礼部尚书掀开眼皮,作为早就知道新帝想立两宫皇太后的人,早就想好诸多让新帝能得偿所愿的说辞。

可惜宗室和苏德妃过强势,根本就没有说话的余地,没想到蒋家人竟然如此好心,动给说话的机会。

“祖宗家法归宗室族长管,清河郡王已经说明本朝没有留下不许有两宫皇太后的规矩,至礼法......”礼部尚书『露』出恰到好处的惊喜笑容,“历朝历代皇帝登基后都不乏改制改政之举,着实无法细考。”

礼部尚书耐心的为黎王举例,“我朝武宁帝之前,从未出现男妃男妾。乾元帝亲手为武宁帝的义子义女戴孝帽之前,从未出现过义子义女可以为帝王戴子孝的况。前朝徽帝封第四位尚在人世的妃位之前,历朝历代都只有妃......”

黎王礼部尚书念叨的脸『色』发青,偏偏找不到能反驳礼部尚书的话,反而越听越觉得礼部尚书说的有道理,以至脸『色』越来越青,险些直接开口让礼部尚书闭嘴。

礼部尚书丝毫不在意黎王和蒋派人是什么脸『色』,顾的说完早就倒背如流的各种史,满脸神清气爽的得出结论,“既然两宫皇太后对陛下有益,又没损害蒋太后身为先帝皇后该享受的尊荣,我们为何不赞呢?”

说罢,礼部尚书撩起袍子朝着新帝跪下,“臣附议宗室良言,尊先帝皇后为母后皇太后居东宫,尊先帝苏德妃为圣母皇太后居西宫。以彰先帝皇后为妻为母之尊,先帝苏德妃生子之功。”

礼部尚书的话没有说服蒋派却成功说服对这件保持中立态度的人。

崔太保也觉得礼部尚书的话十分有道理,赞宗室的说法难免会有与蒋派相争的感觉,赞礼部尚书的说法却只有满心为国为新帝的意思,跪下后,选择以礼部尚书相的说辞表态。

原本戎广开头后,就有宗室和分之一的朝臣请新帝答应两宫皇太后的提议。

礼部尚书跪下后,又有分之一的朝臣请新帝答应两宫皇太后的提议。

纪新雪等皇子皇女早在新帝跪蒋太后的时候就悄无声息的跪在地上。

如今整个灵堂只剩下莫岣、金吾卫和蒋派的人仍旧站着。

纪新雪悄悄抬头看向正面朝焱光帝的灵柩仿佛面棺思过的莫岣,恨不得能分出股意识出来钻进莫岣的脑子里提醒莫岣赶紧跪下。

两宫皇太后的必须今天就砸实,错过今天,以后只会难。

可惜纪新雪只能想想,哪怕灼热的目光几乎穿透莫岣的后脑勺,莫岣都没有分给半点眼神的意思。

不仅纪新雪,人也在悄悄抬头看新帝和莫岣的背影,试图能得到些提示,或者向莫岣传递暗示。

虞珩本是站在清河郡王和信阳郡王身边,那两人去群臣中央提议设立两宫皇太后,就顺理成章的成为宗室首位,虽然仍旧只能看新帝的背影,但正对着松的脸。

仔细辨认松的嘴型。

‘莫岣’、‘圣旨’。

虞珩冥思苦想片刻,忽然有了意,在近乎压抑的安静中高声道,“请莫大将军替陛下取圣旨和笔墨来。”

莫岣虞珩点到头上,终舍得将目光从焱光帝的灵柩上离开,转过头,目光在虞珩身上停留的片刻,然后转到嘉王身上,没应声也没说话。

嘉王仍旧沉默的跪在已经力竭只能声哭泣的蒋太后面前,仿佛绪只蒋太后牵动,根本没注意到朝臣们的争锋和莫岣的目光。

莫岣微颦的的眉心舒展开,陛下没开口,便是不需离开灵堂去取圣旨和笔墨。

万一离开后又有人想撞棺怎么办?

听到清河郡王和信阳郡王提出两宫皇太后的提议虽然惊怒交加,但始终没有说话的德康公目光锐利的看向虞珩,沉声道,“陛下什么时候说过拟圣旨?郡王莫假传圣意。”

虞珩在德康公极具压迫『性』的目光下挺直背脊,认真的分辨松的口型。

完不理会德康公又对莫岣道,“请莫大将军派人替陛下取圣旨和笔墨。”

虞珩的两句话只差了两个字,效果却天差地别。

莫岣听了虞珩第二次的话后立刻看向墙角,“去取圣旨和笔墨来。”

蒋太师盯着金吾卫走出灵堂,眼中浮现失望。

莫岣!

又是莫岣!

若是早知道莫岣......

蒋皇后借着擦泪扑到贤妃怀中的动作看到蒋太师脸上的歉意,心止不住的往下坠。

当初戎广和京畿诸卫拒在长安城下的时候,蒋太师就是这副表告诉她大势已去。

如今又大势已去了吗?

凭什么!

凭什么苏妙能如此轻而易举的夺走她的东西?

先是苏妙的子抢走黎王的皇位,现在苏妙又抢走她煎熬了这么多才能得到太后尊位。

蒋太后闭上眼睛挡住越来越浓烈的恨,软软的委顿下去,她不想听见苏妙成为皇太后的圣旨,不想看到朝臣用拜见她的称呼去拜见苏妙。

德康公也不愿意亲耳听到苏德妃成为皇太后的旨意,她猛地拽开贤妃,揽住软软躺倒的蒋太后,拦腰抱起蒋太后径直越过苏德妃和嘉王往殿外走。

双眼接触到刺眼焱光帝的时,德康公脸上滑落的泪水滴到皇后脸上。

在今天之前,她都对黎王与皇位失之交臂没什么感觉。

直到听见新帝给公们选的封地、封号和足有千户的食邑,才让德康公心中涌现异样。

她必须承认她嫉妒新帝的女,别说是她和她的妹妹们,就连她的姑姑们也没有新帝的女们尊荣。

如果黎王能顺利登基,她是不是也会有封地和食邑,甚至可能比新帝的女们得到的尊荣多,毕竟她是阿娘唯一的女。

没等德康公从‘失去’的痛苦中脱离,她又听到清河郡王和信阳郡王提出尊两宫皇太后。

德康公后知后觉的为焱光帝的驾崩悲伤。

焱光帝在时,她是皇后唯一的女,因为黎王始终没有在玉碟上记在皇后名下。

焱光帝不在了,她却不是太后唯一的女,皇位上的人也可以称作太后的子。

不知不觉中,她仿佛失去了许多原本可以得到的东西。

德康公抱着昏『迷』的蒋太后离开后,黎王也无视清河郡王的呼唤追了上去。

清河郡王的视线在空『荡』『荡』的大门处多停留了片刻,沉声道,“既然蒋太后已经为陛下意尊两宫皇太后之,请陛下即刻下旨。”

新帝以袖子擦了擦眼角,哽咽道,“我知道母亲疼我,今后必会加倍孝顺母亲,不辜负母亲的慈爱。”

蒋太师亲去扶新帝起身,温声对新帝和苏德妃道,“希望陛下和娘娘不会忘记今日的话。”

新帝当场拟定圣旨尊生母为圣母皇太后,又按旧例为先帝的嫔妃封太妃,先帝贤妃晋贵太妃,先帝苏嫔晋太妃,先帝崔嫔晋太妃,先帝颜嫔晋太妃,余下嫔妃皆保持原本的位份只在称呼前加个‘太’字

翌日,新帝又从灵堂发出数道恩旨。

晋的德康公为德康长公,晋德婉公为德婉长公,晋德惠公为德惠长公。

改圈废王长安废王府,许废王子女入太学读书,享宗室待遇。

赐金吾卫大将军莫岣‘纪’姓,封纪莫岣长女纪莫岚为宣威郡,可享京畿坊州五百户食邑。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 许安国公府郡王继承祖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