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有钱好办事(1 / 2)
冯大导演本来在外地,听到有二百万的宣传费,立马就赶回了京城。
这时候的冯导,还没有后世那么的大腕,当时多数人对于冯导的了解,主要是在电视剧方面。
比如《编辑部的故事》的编剧,以及《BJ人在纽约》的导演,虽然这些都是火遍大江南北的热剧,但电视剧导演跟电影导演比起来,咖位还是要低一个档次的。
而且当时的中国电影,还没有真正的商业电影,像是制片、导演、编剧、摄像、制作等相关人员,都是隶属于各个电影制片厂,薪水也是由工资加片酬构成。
也正因如此,当时的电影,赚钱的没几个,亏钱的一大堆,各个电影制片厂也都在亏本拍电影。
冯导的《甲方乙方》算是国内第一部商业电影,电影有好几个投资方,拍摄的目的,除了要打造内地贺岁档的概念之外,也是希望电影探索中国电影商业化的模式。
最起码不要亏钱!
在拍摄之前,是有好几个剧本的,几位国内电影圈的大佬最终选定了冯导的《好梦一日游》,后来改名为《甲方乙方》。
而剧本确定以后,又经过了很漫长的剧本论证会,因为这是一部商业化电影,所以除了要跟投资方讨论之外,电影的发行方、影院的经理,甚至售票员,都参加了讨论。
最终,《甲方乙方》电影获得了六百万人民币的投资,而且投资方、制片人、导演以及出品方,会采取“风险共担”的形式,按照影片利润进行提成。
放在后世,六百万的投资拍电影,也就是网大的水平,估计也就是请一群素人来出演。
然而在1997年,六百万的投资,对于一部电影而言,绝对算是大投资大制作。
更何况这还是商业电影,是要自负盈亏的,能筹集到六百万,已经很很不容易了。
二百万的宣传费,已经占到了制作费用的三分之一,足以让任何一个导演折腰,像是葛老师说的,二百万买个男主角,也并不夸张。
所以得知有土豪愿意出二百万时,冯导也顾不得接下来的宣传工作了,马不停蹄的返回了京城。
饭局上,众人闲聊了半天,等气氛熟络起来,这才进入到正题。
“李董事长,我听老葛说,贵公司愿意赞助我们一笔宣传经费?”冯导一脸殷切的问。
“没错,我听说冯导的电影,已经进入到宣传阶段。所以就厚着脸皮过来,掺合一脚!冯导不介意吧?”李卫东笑着答道。
“李董事长肯赞助经费,我当然是求之不得。只是不知道,这赞助能有多少?”冯导接着问道。
“二百万!你看怎么样?”李卫东伸出了两根手指。
听到这个数字,冯导眼神中的激动一闪而过。
冯导对自己的电影非常有信心,他认为自己的电影,一定会受到观众的欢迎。
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一部电影的档期就那么多天,若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够,从而影响了电影票房,那可就冤枉了!
如果有充足的宣传经费,就不担心巷子深的问题了。高达二百万的宣传经费,显然是十分充足的,足够冯导拿来使劲的霍霍了。
只听冯导接着说道;“李董事长,实在是太感谢您了,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宣传经费,结果您就来了,真是我们的及时雨啊!
不过这部电影,毕竟是北影厂制作的,我自己说了也不算,而且还有好几个投资方,您要是出资的话,这日后的利润分成,也会产生变化。
所以我也得向北影厂的领导汇报一下,同时也得跟投资方商量一番。不过您放心,我们北影厂的领导,一直都是很欢迎电影方面的投资的!该给您的分成,一分钱也不会少!”
在当时,拍电影根本就不赚钱,而且还会亏钱,像是北影厂这种电影制片厂,巴不得又多一点的冤大头,来投资电影。
至于分成嘛,也得赚了钱才能有分成,若是票房收入还不够制作成本的,哪还有什么利润分成?
所以分成这种事情,冯导自己就能拍胸脯给保证,上面的领导也不会反对。没有必要为了虚无缥缈的利润分成,去得罪出钱的冤大头啊!
至于其他的投资人,也都看在北影厂大佬的面子才掏钱拍商业片的,其实他们已经做好了拿钱打水漂的心理准备,有人愿意来共担风险,何乐而不为呢。
这毕竟是内地第一部商业电影,只要不亏本,就算是赚到了,若是亏本的话,也在意料当中。
李卫东依稀记得,《甲方乙方》的票房,一共也只有三千多万,在当时看来是惊为天人,然而习惯了后世一部电影动辄几十亿票房后,会觉得三千万不过是九牛一毛。
而且除去各种费用的话,最终能拿出来进行分账的,也就是票房的三分之一。这么算起来,一千多万的金额,还要几家投资方瓜分,李卫东真的有些看不上这点小钱了。
与之相比,广告植入才是更重要的。
而且广告植入还能起到长期效应,对于《甲方乙方》这种经典的电影而言,日后肯定会在电视频道上反复播放,还有视频网站上的播放量,每一次播出,相当于做了一出广告。
这绝对是一种低投入,高回报的广告方式。
当然前提是得压对一部经典电影,若是那种没有人想看第二遍的烂片,植入广告肯定是亏本的。
只听李卫东开口说道:“冯导,我是很看好这部电影的票房,但我也可以不要利润分成!”
冯导猛的一愣,投资电影却不为了赚钱,难道是做慈善?
冯导可不相信李卫东是大善人,于是他马上问道:“李董事长,那你想要什么?”
“我希望在冯导的这部电影里,看到我们小狗集团产品。”李卫东开口说道。
冯导眼神中的迷茫一闪而过,李卫东则接着解释道:“比如在某些场景当中,镜头会给我们的产品一个短暂的特写,又比如在某个桥段当中,角色正在使用我们的产品!”
“我明白了!”冯导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冯导到底是拍摄过《大腕》的人,而《大腕》的讲的就是将各种广告植入到葬礼当中,所以冯导对于广告植入这种东西,显然是一点就通。
只见冯导思考片刻,开口说道:“李董事长,你的这个要求可有些麻烦啊,毕竟电影都已经拍完了,如果想要增加镜头的话,就需要把演员找回来,重新补拍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