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不够,实习凑(1 / 2)

那拉万尼很不情愿的向富康工程支付了7000万美金的货款,然后含泪将余下的5000万美金采购款贪掉。

当然这5000万美金,大部分还是给了自己的堂兄,少部分才落入了那拉万尼的口袋。

堂兄也需要从中拿出一笔钱,打通相应的人脉关系网,这样才能够安心的使用这笔钱。

只不过贪婪的大门一旦打开,就很难关闭。那拉万尼已经尝到了甜头,这种事情有了第一次,便有第二次、第三次,他以后也会越贪越多。

李卫东将部分订单转移出去,那些拿到订单的企业也算是欠了李卫东一个人情,这人情不算大,但也是要还的,关键时候能帮李卫东一个小忙,李卫东就算是回本了。

展会结束以后,李卫东也没有在国外逗留,他立刻回国,安排生产任务。毕竟是好几千万美金的大订单,而且发货时间也比较紧张,还是要加快生产进度的。

车间里,工人们干的热火朝天。

“我们的工人干劲很足,最近这几天,每天都会工作十二小时!”车间主任一脸自豪的介绍道。

制造业的工人收入,向来是与工时挂钩的,所以制造业的工人往往不会抵触加班,因为加班越多,收入就越多。

当然这个定律仅限于中国工人,外国工人可没有中国工人这么勤劳。

欧洲和美国本来就没有加班文化,偶尔加个班或许可以,向中国工人这样天天加班肯定是不行的。

在拉美国家加班堪称禁忌,上下班时间绝对是雷打不动的,说今天休息,就是休息,给三倍加班费人家都不干,调休更是不行。

非洲人就更不用说了,别说是加班,刚发完工资的那几天,能找到人就不错了。

亚洲地区,中东土豪们只要去工作,就算是在加班了。

南亚人加班全靠嘴炮,嘴上说加班好,加班妙,加班挣得多,我要挣加班费,把老板挣到破产,真让他们加班一个个的全都没影了。

而东南亚国家里,加班是意外,罢工是常态。你不让他们加班,他们都找借口搞各种罢工,要求提高待遇,让他们加班的话,那工厂就别运转了,天天跟工会逗乐子吧!

大概也就只有东亚地区,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才会有勤勤恳恳加班的工人。

低端的密集型制造业,加班纯粹就是堆产量,相当于是赚辛苦钱。

但是中高端的制造业,加班就意味着订单供不应求,企业将会获得巨大的利润。

而且中高端制造业用的都是技术工人,他们的加班费可比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的多。就比如李卫东这次带回来的印度订单,顺利完成以后,一线工人的奖金足够买两辆摩托车的了。

因此当订单来了以后,富康工程立刻开起了加班模式。工人们也很自觉,每天工作十二小时也毫无怨言。

毕竟大家都期待着完成这笔订单,能发一大笔的奖金。

车间主任在表功,旁边负责生产的副厂长李守义却开口说道:“董事长,其实我们的人手还是不足啊,即便是我们每天加班四小时,但完成订单的时间依旧是有些捉襟见肘。

现在全厂所有的产能,全都集中在了印度的这批订单上,其他的生产项目基本都停下来了,得等到这笔订单完成以后才能做。”

“人事科那边没有招聘新员工么?”李卫东开口问道。

“招了,每年都招,但数量不是很多,主要技术工人不太好找。另外就是这一笔订单数量太大,来的也太突然,导致我们短时间内产能跟不上。”李守义接着汇报道。

李卫东点了点头,工程机械企业使用的主要是技术工人,像是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车间的日常工作,都是需要一定技术的。

放在后世,工业自动化程度高了,即便是没有这类的技术,到了工厂以后培训几个月,会操作机器了,也能胜任这些岗位。

但是在1999年,中国企业的工业自动化程度并不高,所以这些车间内的生产工作,很多需要手动去完成,因此就需要专业的技术工人进行操作。

在那个职业教育还不发达的中国,专业的技术工人是比较难招的到的。技校每年为社会提供的人才非常有限,技术工人最大的来源,反而是其他企业的下岗职工。

而且青河也不是一座工业城市,即便是在计划经济时代,也没有几家中高端的制造业企业,全市的技术工人数量并不多。即便是下岗潮出现以后,那些手里有技术的人,也都很快的找到了下家。

近几年,富康工程一直在招人,但凡手里有些技术的,肯定来者不拒,倒也能满足正常的生产。

但这次猛的来了这么多的订单,车间的人手就有些不够用了。

虽然通过加班可以满足印度这笔订单的生产需求,但是其他产品的正常生产,就要临时暂停一下,等把印度的订单做完了,才能恢复。

“如果暂停其他产品的生产,会影响到我们在国内的正常销售,这样可不太好,说不定会丢掉一部分市场!”李卫东皱着眉头思考起来。

片刻后,李卫东开口说道:“这样吧,我想办法暂时调一批实习生过来,一些简单的、打杂的工作,可以交给实习生去做。找几个经验老道的师傅多看着点就是了。”

“董事长,车间里很多岗位,多少都是需要一些技术的,一般的实习生啥都不懂,来了以后非但没有用处,反而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帮了倒忙。”李守义开口说道。

“你放心好了,我调来的实习生都是学过技术的。”李卫东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别忘了我手底下可是有个技校的,里面也教电气焊和车床操作。

一会我就跟技校那边打电话,我让他们派一批学员过来,先帮咱们敢一些简单的工作。他们虽然没有毕业,但总比什么都不会的人强吧,简单的工作应该能胜任,就让他们在练习中学习吧!”

“董事长高明啊,这样的话既解决了咱们人员不足的问题,又能得到一大批免费劳力,节约不少的开支,可谓是一举两得啊!”李守义赶紧拍了个马屁。

李卫东则开口道:“老李,你可别瞎说,我可不是周扒皮,我让他们来是实习的,可不是免费做工的,我们可不能剥削工人,所以实习期间得给实习工资,另外还得管吃管住。

虽说他们来实习,是用到了咱们的资源,但是咱们这么大一个企业,也犯不着在这种地方省钱,苛责实习生的话,省不了几个钱,传出去也不好听,有损企业形象。

另外我还琢磨着,在这些实习生中挑选一些比较优秀的,等毕业以后就直接来咱们厂上班,所以得展示一下咱们厂的福利,到时候才能留得住人。

回头你通知各车间,实习生来了以后不要苛责,更不要觉得他们是免费劳动力,要对人家好一些,能教的就多教几句。

另外让各车间主任留意一下好的苗子,可以提前跟他们谈一下毕业后入职的事情,争取把比较优秀的学员,全都留在咱们厂里!”

……

到了需要用人的时候,技校的作用再一次显现出来。

这些技校的学生,虽然还没有毕业,但好歹是接受过一些专业培训的,到了工厂里,完全可以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