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的话刚说完,兵部尚书吴襄突然想起个大事儿了。
吴襄上奏道:“太子殿下,皇上日盼夜盼,就盼着可以早日内禅,颐养天年。上回您出征湖广时就允诺奏凯还朝后就办内禅的。现在李自成多半已经被官军打死,湖广也只剩下的襄阳府的襄阳、南漳、谷城、光化、均州,还有荆州府的夷陵州、归州、长阳、宜都、兴山,以及郧阳一府尚未收复,但是告捷的大局已定……”
说得也是啊!
今天都崇祯十九年七月初二了,崇祯皇帝早就等得不耐烦了。朱慈烺那么孝顺的一个太子,在提前接班的问题上让父皇一再失望,良心上也说不过去啊!
可是吃饭问题也不小啊,现在至少一二百万北地难民在饿肚子,其中还有不少是军眷。
不把他们喂饱了,朱慈烺的皇位能坐安稳?
吴襄也知道朱慈烺的难处,可他却希望自己的这个女婿可以早点正了大位。
只有朱慈烺登基了,他闺女吴三妹才能更进一步啊!
对了,吴三妹最近又怀上了。而郑茶姑也在一个多月前为朱慈烺生了个女儿……真是谢天谢地,吴郑两家又打平了。
可是吴襄却不想再搏下一轮,因为他已经听到风声,郑芝龙准备再送两个侄女入宫——郑家人多势众啊!郑芝龙自己就有好几个弟弟,郑家兄弟又都有一堆妻妾,家里的女儿一群群的,多送几个入宫,总能生出儿子的。
而吴家这边只有吴三妹一个孤军奋战啊!
所以吴襄就想早点把朱慈烺拱上位,然后趁着吴三辅立功和吴三妹有孕的机会,把三妹也拱上去皇后宝座。
只要吴三妹当了皇后,就不着急了,儿子可能慢慢生,总会有的!
“护国公,内禅可是大事,总要好好操办一番的。”礼部尚书钱谦益提醒道,“可是东南这边那么多北地百姓还饿着呢!最近扬州、淮安、苏州、上海都上报了抢米之乱。”
钱谦益当然是挺郑家女儿的——他是郑森的老师啊!而且郑芝龙是福建人,是“南人”,虽然没怎么参与朝廷的党争,但还是被南人党看成自己人的。
他当然明白吴襄的小算盘,所以就和吴襄唱起反调……他已经得到消息,郑森已经和日本德川幕府达成了几项重要的协议,不日就要返回大明,而且还会带回日本国的使团。
日本国“来朝”可是盛世气象,而且和日本国交好后,就能打通去新西班牙的航道——这可是大功啊!
所以只要拖到郑森回国,郑吴两家围绕皇后宝座展开的竞争应该就能持续下去。
“首辅,”朱慈烺看着魏藻德,“你怎么看?”
魏藻德道:“太子殿下,江南也有大户可吃啊……不如先在江南就食,等千岁爷登了基,再往湖广而去。”
朱慈烺心道:这样的话,南人党怕是更加不满了!而且对他们的打击也太大。
朱慈烺要剥夺的是东南士大夫的特权——比如免税、免徭役以及通过诡寄制扩大这两项特权。
但并不是要从经济上消灭他们,因为失去了特权的东南士绅,就是依法纳税的“肥羊”了。真把他们灭了,谁会吃个盆满钵溢?好处都归国家?可能吗?一封建主义国家能有这样的执行力?最后油水还不是大多归了吴襄、魏藻德这样的北人集团的头目?
他们这些人本来就是北地的特权地主,逃税诡寄这一套,他们玩得也很溜。真让他们吞了东南地主的家业,朱慈烺可就变成崇祯第二了!
“江南的地主家能有多少余粮?”朱慈烺摇摇头,“江南都是棉田、桑田,没有多少稻米的。而且江南的地主也不大收米,他们都是收银子,或是收棉花收蚕茧。”
地主家怎么可能没余粮?地主家要没余粮,现在江南市面上哪儿来五钱银子一斗的天价米?今年湖广米起码少来了七八百万石,粮商的库存怎么可能那么多?还不都靠江南地主家的库存慢慢释放出来,市面上才有米可卖的。
“两府尽快安排就食湖广、江西、广东的事儿吧!”朱慈烺顿了顿,“父皇那边,本宫去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