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沈秋水(1 / 2)
时光匆匆,转眼到了1934年10月10日,大赤军踏上了北征路。
北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历时两年之久,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二万五千里!
北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它向全中国和诠释节宣告,中国大赤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大赤军北征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现,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这种精神,将指引全国人民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一路奔向星辰大海!
历史不容许忘记,北征途中面对青白军的围追堵截,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大赤军以惊人的意志,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出发前有20多万兵力,到达陕北时只剩下五、六万人,牺牲的官兵中,仅师职干部就达80多人。
而留在苏区没有北上的人,遇到的困难则更大,卓青丘等人每天面临生死考验,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在这种最困难的时刻,身在魔都的左联文学家们还在战斗着。
与此同时,青白党加强了管控,不但收缴进步期刊,而且在1934年11月,暗杀了《申报》主持人史量才,在魔都引起不小的震动。
史量才,名家修,字量才,金陵人,杰出的商人、报人、教育家和报业巨子。1912年任《申报》总经理。
秦笛原本对史量才的死并没有太多的感触,因为这年月死的人人太多了,北征路上每时每刻都有人牺牲,在他看来,史量才的被刺杀,跟倒下的战士没什么区别。
然而顾如梅却过来说:“先生,我认识史量才的夫人沈秋水,她将于明日中午,在‘秋水山庄’举行葬礼,邀请所有认识的人给沈先生送行。”
秦笛问:“你怎么认识她的?”
顾如梅道:“史量才有两位夫人,大夫人是他的表妹,二夫人沈秋水,幼年家贫,被卖入青楼,她精于古琴,嫁给史先生的时候,自带嫁妆80万大洋。史先生用那笔钱买了《申报》。我在兰心大剧院演奏,受到沈秋水的大力支持,她几乎场场都去聆听。”
秦笛道:“既然如此,那你就去吧。为她奏一曲《雨霖铃》。”
顾如梅道:“我怕控制不好,万一伤了宾客,那就不妙了。”
恰好在这时候,秦月和王舒回来了。
秦月道:“我明天要去‘秋水山庄’!哥,你和晏雪能不能一起去?”
秦笛一想:“如果秦月就这么过去,肯定落入青白党特务眼中,这可不是什么好事!算了,我还是亲自去一趟吧。”
于是,他点点头,对顾如梅和秦月道:“好吧,明日早上,一起出发。”
次日早上,五个人分乘两辆汽车,前往杭州。
秋水山庄位于西湖边的葛岭山下。
他们赶到地方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
这一天,天气阴沉,空中飘着蒙蒙细雨。
他们打着伞,走进秋水山庄,山庄里已经聚集了数百人,大都是报业精英和左倾文人,还有一些史量才的生前好友。
大约中午十二点半,众人随着灵柩出发,前往吉庆山麓安葬。
主祭人是章太炎,他亲自书写的墓志铭:“史氏之直,肇自子鱼。子承其流,奋笔不纡。”
史量才的家人,包括大夫人庞明德和一位外室,再加上子女,放声大哭,哭得仿佛泪人一样。只有二夫人沈秋水在无声的呜咽。
沈秋水跟着史量才20年,但却无儿无女,她面带戚容,身穿白色的麻布孝服,淋着冷雨在坟前弹了一曲,然后“啪”的一声,摔坏了瑶琴!扑倒在墓前!
顾如梅匆忙将她扶起来,不住地安慰她。
坟墓的边上,摆了不少的花圈,还有许多的挽联。
周守庚没有来,但他送了花钱,亲笔写了挽联:“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秦月送了最大的花圈,挽联上写:“寂寞乾坤,藐笑一公何所在;凄迷风雨,哀哉两字弗堪闻。”
秦笛作为秦家大少,自然不能空手来,他也送了花圈,挽联上写着:“或天或地,超然物外;能生能死,何必人间。”
这时候,忽然有人大声疾呼:“史先生为国为民,仗义执言,遭小人刺杀,我们要给他报仇!”
“这一切,都是青白党特务搞的鬼!杀人凶手,赶紧滚出来!”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远处则有几个黑衣人探头探脑,似乎在监视现场的所有人。
秦笛站的位置距离坟墓最远,相当于人群的外围,他看见有黑衣人拿了相机,偷偷地拍照片,心想:“这些人还真是明目张胆啊!杀了人,还肆无忌惮的过来监视!把秦月和王舒拍进去,不是给我添麻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