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三百二十五章 信誉为重(1 / 2)

其余人也纷纷附和,能当上二品大员的不可能是迂腐之人,就是其中有性格刚正的,也不会是那种不懂变通的。

无论是赈灾还是北方用兵所需,大明各处挤一挤还是能挤出来的,这其中引发的后果远远低于朝廷向世家商贾借粮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也是为何大明穷成这样都从没有想过这件事的原因。

否则只要有这个想法,面对朝廷世家商贾不过鱼肉,别说一百余万石,就是二三百万石都要的过来。

朱标刚要开口解释,借粮不是主要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士农工商等阶层对朝廷的信任,有了信任往后才能共用发展,国债银行纸币投资等等等的东西刚开始必然是要由国家提倡,但没有社会各阶层的参与又有什么用呢?

这件事就是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只要朝廷能在期限内归还这笔粮草,不说能让所有人信任,但最起码开了个好头,往后哪怕自导自演也能把这份信任做牢靠。

万事开头难,这件事最难的就是说服官员们,朱标只是一个人他管不过来所有事情,这些到最后终究是要靠官员们去落实,他们如果不配合那就什么都不用谈了。

还不等朱标说话,上位的朱元璋直接沉声说道:“瞻前顾后何以成大事,这件事是咱让太子去做的,若是谁有异议就让他们明日早朝来说,不过事情已定,江南世族的粮食务必要落实到百姓手中,咱豁出朝廷脸面换来的粮食,谁要是敢伸手抄家灭族概不容情!”

下方的众人无奈应诺,不过他们也都清楚这定然是太子殿下的主意,自家圣上做事向来注重规矩,压根儿就不可能有借粮的想法,可见太子爷对圣上的影响有多深了。

不过这件事对他们也只有好处,他们又没女儿入后宫生了皇子,国本稳定那他们也不用四处押注为了从龙之功闹的家破人亡,只需要好好伺候好这一对父子就够了。

朱标见自己父皇直接接过这事,心中一阵发暖,他虽然是贤名远播,但这种事传出去少不了受到指责批评,天下人的悠悠众口可不是皇权就能堵上的,只会越禁越传的快。

朱元璋就不同了,驱除胡虏恢复衣冠重开日月新天的太祖皇帝可不是谁都敢说的,在他的彪炳史册的功绩面前,一切错处都不过是小节罢了,谁也没有资格指责什么。

否则就他肃清吏治的手段,可比历史上那些暴君都残酷许多,但后世之人谁敢多说什么,纵使康乾这等外族之君都要在孝陵前三拜九叩行大礼祭祀。

朱标没逞强的站出来说什么,时间会证明一切,今日看来不好的政策在未来未必不能大放异彩,到时候大家只会赞叹圣上不愧是圣上。

朱元璋发话了那就没有人能够再多说什么了,顶多明日早朝那些御史言官会发一阵疯,不过到底他们品级不高,哭嚎几句撞个柱子也就完了,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会一直惯着他们。

既然平白多一百多万石粮食已成定局,户部尚书的心情也越来越美,腰包鼓了他说话也硬气,舔着脸问道:“这粮食还用还吗?”

其余人的脸色也有些奇怪,既有对天降横财的喜悦也有淡淡的羞耻,一起离户部尚书远了一些,但又渴望的看向太子,希望这粮食不用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