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大唐和尚治不了,看我吐蕃小明王的!(1 / 2)
吐蕃小明王鸠摩罗,漫步在长安西市的街头。
后世网络上,有个著名的谣言,长安东市西市,由于货品太过齐全,包罗万象,想买什么都能买到,因此人们就渐渐的用“东西”来称呼所有物品。
但实际上,东西在唐朝还是标准的方向词语,直到明朝晚期,才渐渐指向物品。
所以来源怎么也不可能是长安的东西二市。
不过即便如此,这两市的物品丰富,倒也配得上这个谣言。
此时鸠摩罗就看到半遮半掩的娘子们,三五成群,在绸缎衣帽肆、珠宝首饰行、胭脂花粉铺进进出出,打扮得花枝招展,引人侧目。
孔武有力的大唐郎君,直奔骡马行、刀枪库、鞍辔店,出来后就是一身打猎的行头,吆喝来去;
农夫们挑着果菜米麦,进市卖掉,再买走铁锄陶碗,脸上带着质朴而满足的笑容;
士子们在坟典书肆谈经论典,取阅大儒文章,准备科举考试,亦或是高谈阔论,希望能吸引贵人注意,得到门路更好的编书资格;
街上还有杂技百戏,拉琴卖唱,算命卜卦。
渴了饿了,有酒楼、食店、果子铺、煎饼团子店。
想要回去做饭,有鱼店肉铺,不远处有药行,有逆旅邸舍住宿。
一睡不起,有凶肆卖棺材。
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人该有的东西,这里应有尽有。
哪怕来了已有数日,看着这样恢宏的坊市,足足十数万人在其中川流不息,鸠摩罗依旧感到震撼。
那是在吐蕃境内,如何想象,都想象不到的场面。
他的步伐略略加速,寻找可能为自己大开院门的寺院。
西市是长安佛教寺院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拥有近三分之二的寺院,鸠摩罗这几日一直在这里转悠。
而在他看来,大唐的繁华,闻名不如见面,大唐的高僧,见面不如闻名。
即便是长安最著名的慈恩寺,普光大师并不畏惧他的挑战,却也要将论法大会,推迟到圣人接见吐蕃使节团之后。
鸠摩罗并非不愿意等待,只是对这种行为很失望。
在吐蕃,赞普不会如此干涉佛门内务,而大唐内的佛法,则完全屈居于世俗皇权之下,没有半分超脱。
如此广袤富饶的土地,若是万家生佛,人人礼拜,那该是何等辉煌的盛况!
鸠摩罗十分遗憾,却又振作精神,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往灵感寺而去。
然后他又被拒之门外。
鸠摩罗回到坊市内,来到一家食店前。
灶下柴火明亮温暖地跳跃着,胡人店家赤着胳膊,打着烧饼,发出有节奏的咚咚声。
蒸笼里的白气热腾腾上冒,没等多久,胡饼就出炉了,撒上芝麻,金黄酥亮。
路人纷纷掏出文钱购买,接过后就迫不及待的咬下,带馅的蒸饼,一咬就顺嘴流油,又香又脆。
鸠摩罗小心翼翼的咽了下口水,走上前去,买了一大张芝麻胡饼,又要了一碗馎饦汤,来到边上吃了起来。
化悲愤为食欲。
就在这时,旁边两人的对话,飘入耳中。
“长安谁最难治啊?”
“当然周国公,难道我啊!那么多大德高僧,在周国公府上都无能为力呢!”
“哇,真的有那种事!”
“这些天都在传呢,你知道吗,周国公府的那些恶奴,被皇后收拾了,大义灭亲!”
鸠摩罗记得类似的议论听过不少次,只是前几次,他都没有留心。
但这一回,他仔细想了想,突然开口问道:“请问周国公府在哪?”
他布衣芒鞋,唇红齿白,扮相极佳,那两个“路人”见了惊了惊,伸手一指:“就在太平坊。”
“多谢!”
鸠摩罗把面和饼吃完,面碗一放,僧袍飘飘,举步向着周国公府的方向走去。
……
“那吐蕃番僧还在外面等着?”
李彦眉头皱起,看向大门楼的方向。
他满脸不悦,又看着婢女:“你去回报周国公,这种荒谬的事情,我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此时的周国公府,已是空空荡荡。
三百四十七位恶奴,分别被万年长安两县投入大牢。
由于人数和案件众多,刑部和大理寺参与受理,一切从速从重发落。
李武卫来了,青天就有了?
暂时还没有这个说法。
此事愈演愈烈后,坊间开始歌颂武后的功德。
以前人们都以为周国公府上下为恶,是仗着皇后撑腰,如今才知道,皇后仁德善良,一切都是被下人蒙蔽。
你看,现在不就反应过来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