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府试求策,靖海七策(1 / 2)
府衙的礼房吏员打开府衙大门,大声喊着:“一个一个进!先南平县的来!”
延平府下各县的读书人站在一起,苏泽等一批南平县的读书人先进府衙登记。
和县试的登记工作差不多,同样在考用簿上登记上姓名籍贯家庭信息。
礼房的吏员认识苏泽,笑着说道:“苏案首,这是您的号牌。”
苏泽接过一看,甲一。
吏员在苏泽的考用簿上写上了一个皿字说道:“各县案首都在甲字号考棚,苏案首放心,甲字号考棚是最好的。”
原来如此,怪不得之前说案首一般府试都能取中,原来,各县案首都是集中在一起考试和阅卷的,考卷上也做了记号,防止他们被黜落。
甲字号考棚在距离主考官最近的地方,也是考场巡查最严格的地方。
主考官也会看甲字号考生答题,这也是为了防止县里的案首是作弊考出来的,府试的主考官要亲自监考。
苏泽接过号牌,向吏员表示了感谢,出门遇到了兵房当差的林显扬。
“阿泽兄弟,知道你今天来登记,已经登记完毕了?”
苏泽点点头,林显扬高兴的说道:“我们长宁卫终于要出秀才了!”
上次苏泽高中案首的消息传回长宁卫,家老阿公就在卫所里摆了酒宴,让长宁卫年轻一辈好生羡慕。
即使是长宁卫这样的卫所,对于读书考功名都有强烈的执念,考公热潮到现代社会依然不停歇,足以可见这种思想的根深蒂固。
苏泽也意识到,即使在倭乱这么严重的时候,福建人依然想着科举,上升途径确实是最牵动知识阶级的事情。
若是日后造反,想要团结这些知识阶层,也必须要给他们一条路才行。
接下来几天,苏泽继续读书,摹写以前的科举文章。
三月十日,
苏泽信心满满的走入了府试考场。
府试的考试内容和县试一致,也是考三场,每场考试之间相隔两天。
主考官是延平府的方知府,同考官是延平府的李通判,监考官则是府学的训导。
负责阅卷的是方知府的幕僚和各县学的学正,海瑞依然以避嫌为由没有参加阅卷。
府试前海瑞又给苏泽和陈朝源开了小课,苏泽终于在府试开始前将科举技能刷到了Lv7级。
Lv7级的科举技能升级后,苏泽对于四书五经的掌握更加融会贯通。
提着考篮,搜检完成之后,苏泽坐到了自己的考棚中。
第二次考试,苏泽也是轻车熟路,给考棚糊上油纸之后,就坐在考棚中闭目养神。
在考院的大殿中,方知府带领众考官祭拜了至圣先师,接着又要祭拜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是负责文运的神仙,文昌星,职在司命、司禄,也就是考试之神。
作为延平府知府,方知府所求的不过是考场平安,这次府试不要闹出什么事端来就行了。
祭拜完成之后,方知府带领众人来到考棚,锁上了考院大门之后,礼房的吏员开始举着牌子,开始发放四书义的题目。
苏泽看着牌子,“女与回也孰愈”。
这个题目简单,看来方知府出题不像是白知县,这是一道四书中的原文,属于四平八稳的考题。
这是《论语。公冶长》中的原文。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问一以知十;赐也,问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但是再仔细揣摩,就算是四书中的原文,这道题目也不容易。
因为知道原文,并不能完全答好这道题。
这原文其实很简单,女就是汝,就是你的意思。
回,是孔子最喜欢也是最出众的弟子颜回。
这段话翻译就是,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谁更胜一筹?
子贡说他不如颜回,颜回能举一反十,而子贡只能举一反二。
孔子感慨说,伱确实不如颜回,我和你在学习能力上都不如颜回。
论语这段话,是体现孔子因材施教,善于诱导启发弟子。
可八股文,只能根据题目作答,如果将全文贴上去就得不到分了。
苏泽不由的感慨,命题作文难,要紧扣题目又要写出新意更难。
府试的难度就这么大了,自己如果没有系统,还真的卷不过这些大明卷王。
不过苏泽还是很快就有了解题思路。
还是从题目入手,“女与回也孰愈”。
子贡是孔子门下有名的弟子,是七十二贤之一。
而且孔子因材施教,能不知道自己门下弟子的成色?
孔子故意问子贡,就是为了让子贡反省自身。
苏泽提笔写道:
“以孰愈问贤者,欲其自省也。”
引出儒家推崇的自省,所谓“吾三日而自省”,从而开始谈儒家经义。
这样文章的题目就破了,苏泽提笔按照八股的格式,开始引经据典论述起来。
苏泽写的认真,没有注意到方知府已经站在他考棚边上,看着他在草稿纸上笔走龙蛇。
破题的不错,方知府摸着胡子,对苏泽的科举水平很满意。
这样的文章,就算是在院试也是十拿九稳了,考个举人也是有机会的。
方知府越看苏泽越是欣喜,以苏泽的年纪,就算是这次乡试不过,三年后也有机会。
而且他这篇文章,比上次县试时候的文章又有精进了。
县试结束后,方知府也调来了苏泽的文章。
对于苏泽破题的思路方知府也是认可的,但是那篇文章引经据典过多,反而有些说教意味,落入了科举作文的下成。
若不是因为这个题目破题太难,苏泽也不一定能得案首。
但是这次的文章苏泽写的很稳,平铺直叙又恰当引经据典,比起上一次的县试文章又高了一个层次。
根据海瑞说,苏泽系统读书不过一年,能有这个成绩当真是天分了得!
接下里的五经义,苏泽答的也是没有问题,试帖诗这些内容只要声韵对就行了,这两道经义题已经可以过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