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请立太子(2 / 2)

大宋将门 青史尽成灰 5687 字 6个月前

“大人,是可忍孰不可忍。您应该立刻策动所有官员,一起上书,支持立储,顺理成章,绝对不能让文彦博专美,不然老东西凭着定策之功,可就无人能及了……”陈顺之是拼命鼓动。

王宁安听得眉头紧皱,“等会儿,我先问你几件事。”

“大人请讲。”

“文彦博和殿下之前有什么关系?”

“没有!”

“老文以往帮过殿下吗?”

“没有……事实上,在若干年前,文彦博是支持赵宗实的,而汝南王府,是想杀殿下的。”

“如果文彦博不上书,殿下的太子之位就会被抢走?”

“不会……陛下很疼爱殿下,殿下又是嫡长子,名正言顺。”

王宁安哼了一声,啪啪屁股站起来,往外面扬长就走。

“既然都没有,还用得着着急吗?”

陈顺之呆如木鸡,想了许久,才明白过来,还真是关心则乱,其实根本没有那么糟!

殿下对王宁安的感情是不用说的,和父子几乎差不多。

殿下的位置也稳如泰山,多一个文彦博不多,少一个文彦博不少!

说穿了,文彦博的举动对赵宗垕来说,就是个鸡肋!

老家伙要是真当他是定策重臣,可以呼风唤雨,为所欲为,那才是找死呢!

想通了之后,王宁安的这边,除了有点小郁闷之外,别的倒没有什么,甚至乐观其成。

当然,身为太子师,王宁安还是举足轻重的,至少他不能给殿下丢分。

当务之急,是摆平青唐的所有事情。

贾章干得很不错,他一面高举屠刀,清理一切反对大宋的青唐贵胄,绝不手软,另外一面,他把牧场,还有各个贵胄的家产,分给牧民百姓。

贾章做的事情,和王宁安在幽州干的,几乎异曲同工。

在这里就很有必要说一个有趣的想象。

王宁安在幽州的作为,才不过三年的光景,就形成了两种观点,一派人赞颂王宁安善待百姓,施行仁政,民心归附,汉人沐浴大宋恩德,悉数归心,朝廷统治,稳如泰山。

另外一派,他们则是侧重另一面,说王宁安铁腕手段,惩处契丹贵胄,打击士绅地主,抑制兼并,练兵御敌,才有幽州兴旺繁荣。

看到没有,这两派观点,几乎针锋相对,势如水火。

假如不了解实情,就会被两种观点搞糊涂了,王宁安到底干了什么,谁也说不好了。

再设想一下,第一种观点更符合儒家学说,假如写史书的人都是儒家子弟,他们肯定会按照第一种观点来写,而且他们写得,每一个字,都是正确的。

但是,问题出来了,如果真正按照第一种办法做,幽州只会乱套,根本没法收拾。

这就是所谓一半的真相,往往比错误还可怕,通过错误的手段,没准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可是一半的真相,绝对推导不出正确的结论!

贾章才干了一个月的知府,就悟到了这一点!

自己当初说软硬兼施,刚柔并济,其实这话没错,只是不是对所有人,他当初以为要对每一个部落,听话的就奖励,不听话的就惩处,收买人心呗!

可是经过王宁安的提点,贾章改变了措施,他对老百姓,普通的牧民,更加柔软,让他们能安稳过冬,许诺采购他们的牛羊,给予他们更多的土地。

对于那些贵胄头人,他却是更加强硬,只要稍微有不臣之举,立刻严惩不贷!

其实,那些所谓头人,并没有那么强大的势力。

只要让老百姓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谁也不是傻瓜!

想要牧场不?

想要牛羊不?

想要成家娶媳妇不?

想要吃得饱,穿得暖不?

族长头人没这个本事,相反,他们还会拼命盘剥,把大家伙都变成奴仆!

只要朝廷,只有贾知府,才会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该怎么选择,一目了然。

随着贾章的成功,大宋在青唐总算是站稳了脚跟。

王宁安终于能动身回京,此时的京城,已经被浓浓的喜气充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