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也不亏,反正军中不缺粮食,打劫百姓不如打劫官府。
如今大宋已经拿下了广源州全境,谅山府,富良州大部,富良江以北基本落入宋人手里。
这里是李越朝最重要的贵金属产地,除了近五十处金穴,还有产珍珠与玳瑁的苏茂州,这通搜刮,已经让大宋已经发了一笔小财。
当年萧注从桂州知州任上下课的原因,就是因为在任期间收了侬蛮三百两黄金,一个边州知州收的贿赂都这么多,何况如今李越朝一半金穴已经易手!
反应最快的是商贾,他们不怕刀头舔血,外海都还没有完全清空敌舰,他们的船就已经来到了苏茂洲外的大岛之上!
交趾局势开始变得严峻,尤其是洪真侯的阵亡与申景福的自尽,让黎太后不得不下诏李常杰,指责他指挥失当。
当侍讲黎文盛带着黎太后的懿旨来到富良江防线的时候,却发现李常杰没有一丝一毫的惊惶。
黎文盛宣读了旨意之后,李常杰按照规矩伏地请罪,然后展开军图,给黎文盛讲解起了军略。
“侍讲,我在陛辞前便已经说过,此战要胜,大越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将宋军拖到雨季的到来!”
“不过如果到时候宋军还在边境的话,其依托雄关捍守,我军同样无法获得预期的战果。”
“因此只能以地相与,诱使宋军深入我腹地。”
“此战关键,是稳守富良江一线,而最差的底线,是死守元江,背都面水而战。”
“富良江以北的失守,本来就在计划当中。”
黎文盛不怎么懂军事,听李常杰一讲解,觉得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过江北百姓,此番可是受苦了。”
李常杰冷笑道:“宋人一向假仁假义,开仓放粮,析分官地,社田,事情倒不如侍讲所想那般不堪。”
黎文盛大惊:“那就算宋军明年被我逐出,那些地方还能安稳?”
李常杰笑道:“不是正好?太师早就请行宋制,太后和陛下却死守祖制,认为‘天不变,法不可变。’”
“宋人做的,其实就是我们在占城三州做的。经此一事后,宋人来给我们变了天,我们再萧规曹随,想来太后和陛下也无话可说。”
黎文盛这才知道李常杰胸中韬略,不由得佩服异常,躬身道:“原来如此,太保实乃我大越之子房。文盛回去定然仔细禀告。”
李常杰叹了口气:“洪真侯,申景福之失,的确是个意外。军令本是命其依托决里隘,桄榔县,禄平州,层层狙击,诱敌深入而已。”
“谁知道洪真侯报国心切,主动出寨意图迎击宋军,被宋军用巨大的号炮惊返战象,自相践踏,导致失败。”
“侍讲还请宽慰陛下和太后,请他们节哀,告诉他们二人之败,其实对大局并无影响。”
“两江的船只都在我手,宋人水师被狙击在富良江口,宋军没有船只接应,就无法渡江。”
“即便渡江而来,我军在富良和元江之间,也有十万雄兵以逸待劳,无惧与他。”
“就算再败,富良江有失,我军亦可从容南渡,依托元江,拱卫升龙。”
“到时候宋军困于两江横隔之地,雨季一来,同样净成鱼鳖。”
“我军便能乘舟师追亡逐败,越北百里江山,来时容易,走,可就难了。”
说完对黎文盛拱手:“侍讲,需提醒太后与陛下,千万戒除急躁和焦虑。”
“这是大越难得的机会,我要让他们匹马难归,一战奠定千年基业!”
黎文盛觉得此前心头的各种阴霾尽皆散去,只剩下了最后的一个问题:“听细作说过,宋军有几艘巨舰,往还广浙,运送粮秣军士,要是他们溯元江而上,不是可以直抵升龙?”
李常杰说道:“所以我命李继元守元江海口,韦首安,昭文侯守富良江口,两军互为呼应,对抗宋军和斌与杨从先的水师。”
“请侍讲放心,如今看来,他们打得有章有法。”
“几艘巨舶,有细作来报,已经随蕃人南去了,那就是蕃人的木兰舟,苏少保之前行险狡计,拉来虚张声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