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抓不住(1 / 2)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5028 字 7个月前

汉阳图书馆的消息传到京城,普通人还不觉得如何,士人圈子却是沸反盈天。这些年在京城中投机蹉跎的中低层读书人也并不少,马周、王中的这样的样板工程在,自然有愿意搏出位、出路的底层英才做一回“京漂”。

类似说书匠这个职业,变成说书“先生”,那也是因为真的有做“先生”的读书人跑去说书。

这些人在“下流”行当中成为“头面人物”,为那些说书匠们羡慕和吹捧,甚至还有“下里巴人”的专门拥戴。但他们本人,却是开心不起来,高兴不起来。原因很简单,操持贱业之后,权贵们的书库,就是对他们彻底关闭。

说书“先生”这个称呼,本身就是来自以往友朋的嘲弄。

但是现在,汉阳图书馆的诞生,却让一群“京漂”来了精神,秋天已到,明知道“东海道大行台尚书令”就要出发就任,但他们的心思,已经不在这个上面。

都是拼一把搏一回,在哪里不是混?

“京漂”变成“汉漂”,根本不算个事儿。

“当真有八万册?这……这怎可能?”

“只多不少啊。光《代数》《几何》就有多少版本?汉阳图书馆,和寻常家藏不一样,以往经典有是有,却非汉阳图书馆的重头戏。而且汉阳图书馆还有大量舆图,只是和朝廷规制不同,乃是武汉自有的法度。”

“这不是形同谋反?”

“笑话……给你武汉地图,你能看懂?”

“这……”

别说谈话的人看不懂,大多数内廷外朝的官吏,拿到武汉的地图也是一头雾水。反而西军出来的大头兵,倒是真能看懂。他们甚至还能像模像样地根据比例尺来计算脚程里程,简直就是当代传奇一般。

“而且所有地图之中,海图尤为重要。虽说不是甚么精致物事,可有些事情,本就是一点就透,是也不是?”

“不错……”

哪怕不服气,也得承认这一点。论近海航行,北地豪门基本都掌握这样的能力。辽东大豪甚至可以轻松地在渤海上往来运货,可要说远海……一筹莫展,只能靠经验,堆砌大量财力物力人力。

但武汉这里,很明显远海航行的损失相当低。

而且武汉系的官商集团,除了极少数极端情况,否则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超远洋贸易或者冒险。

探险这个事情,有专门专业的队伍。至于民间冒险,张德给出了悬赏,至于结果如何,他也不在意。

远洋贸易上,武汉系并不是直接从唐朝直接出发一路抵达远西地区,而是顺着海岸线不断打造据点,每一个据点都是海上驿站。

而且随着有序合理的经营,海上驿站都是逐渐向南向西转移,最终和陆地上的丝路汇聚为一起。

短期内的终点站,就是天竺。

武汉系之外的官商集团,很难知道在武汉系内部,每一个结果,都是有序规划出来的,而不是碰运气求神拜佛。

“广交会”、“苍龙道”、“高达国”……所有的布置、发展,都是有序规划,然后朝着目标不断努力的结果。

其中付出的成本,自然是相当高昂的,即便是这般的规划,依然消耗了大量的人命、财产、时间。

但相较碰运气,这种损失,连百分之一都没有。

杜正伦能够成为“南海宣慰使”,前期武汉系官商集团累积的经验、技术成百上千,前后经营接近二十年,才有了这么一个看似轻飘飘的结果。

否则,杜秀才南下途中,或许就“颠沛流离”死在路上,要不然就是“水土不服”得了瘴疠嗝屁,最不济也是寄生虫病爆发或者天时不对被台风卷死。

汉阳图书馆中一张按照比例缩小的海图,对某些沿海巨头来说,可能就是推开一扇前所未有的大门。在武汉内部看来,这是属于“常识”的东西,却能够让沿海巨头瞬间蜕变。

原来,往东二百里,就有这么一个大岛?

原来,顺流而上,沿途岛屿竟然是星罗密布?

原来,黑水直下,竟是鲸海?

这些以往需要腰缠万贯,也未必能够搞明白的宝贵经验,现在只需要一个汉阳或者江夏的户口,然后去办一张借阅证,就可以获得。

一本书,一天一文钱或者两文钱,贵吗?

这是史上最便宜的获取知识的渠道。

豪门震动,世家惊诧,士人如夏夜之蝉,不是没有原因的。

常人觉得莫名其妙的东西,在他们眼中,简直就是一道洪流,冲刷着思想、内心,固然有着毁灭性的恐惧,可又不得不承认……香,真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