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危机(2 / 2)

为了歼灭东江军,真得是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很大的代价。

这么周密布置之下,多尔衮自己都觉得,如果他是在东江军的位置上,也肯定会上当。

大清终于要没有后顾之忧了么?多尔衮心中如此想着,便压下了心中的喜悦,只是表情淡淡地接见了信使。

一会之后,崇政殿内,响起了多尔衮的愤怒咆哮声:“什么,让东江军跑了,毫发无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的声音是如此之大,都吓哭了珠帘后面当泥菩萨的顺治皇帝。不过布木布泰就在边上,连忙安抚住了她儿子福临。

要是平时,这种情况下,多尔衮肯定要做表面功夫,向顺治皇帝请罪。可是,这一次他却压根没有顾得上,只是在向信使咆哮,就好像信使就是这次计划失败的罪魁祸首。

信使不敢怠慢,连忙呈上了阿济格和豪格联名的奏章。不用说,在这份奏章中,导致这次失败的罪魁祸首,就是朝鲜人了。

多尔衮看着这份奏章,气得拿奏章的手都是在抖的。

计划了这么久,准备了那么多,承受了难以想象的损失,结果在最后关头,被朝鲜人出卖,以至于功败垂成!

此时的多尔衮,眼睛血红,犹如发狂的野兽,如果有朝鲜人在面前的话,绝对会被他生吞活剥,连骨头都能咬碎。

对于奏章上的内容,他并没有怀疑。因为朝鲜人的两面三刀,那是有前科的。经常投靠大清,然后又投靠明国,这种事情,做了不止一次两次了。

过了好一阵之后,多尔衮在发泄之后冷静下来,就又要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

东江军没有消灭,大清就不可能抽调主力离开辽东,蒙古人那边怎么办?

这都过去了多少天,蒙古部族那边被明国骑军突袭,绝对损失惨重。如果蒙古人回去之后看到这个情况,肯定会把这事怪罪到大清这边。

在盛京的祖大寿逃了回去,把蒙古精锐骑军的消息告诉了明国那边,对此,大清绝对难辞其咎。

而且蒙古精锐骑军离开部族所在地,那也是应了大清的要求才这么做的,如今出事了,大清难道不负责?

更不用说,大清对明军突袭草原这个事情不闻不问。当然,这一点可以强行否认,就不知道,蒙古人也没办法说。

如果说朝鲜那边的战事,灭了东江军,那其实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最多大清主力入关的时候,把抢到的战利品多分一点给这些蒙古部族,补偿下他们也是可以的。

然而如今,却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一次的事情之后,多尔衮用脚趾头都能想到,东部蒙古各族肯定会对大清的调令阳奉阴违。说不定,投靠明国去都有可能。因为草原上的人,都是信奉弱肉强食,强者为王的。

如今蒙古精锐骑军很快就要返回盛京,对于蒙古这边的事情,该如何处置,必须要事先拿出一个章程才可以!

这个事情,是大清如今最为重大的事情!

多尔衮一个人没法做主,便又再次去找了代善,秘密商议此事。

代善虽然不想管事了,可这个事情,对于大清的影响实在太大,远不是之前要不要从锦州撤军能比的。

代善分得清轻重,听到了多尔衮的来意之后,便没有再装病,而是和多尔衮秘密商量了起来。

之后,他们两人又召见了在盛京的亲王贝勒,全都是满洲族人,没有在崇政殿内议事,而是选在了代善府上。

很自然的,布木布泰和顺治皇帝就都没有参与。且代善府上,也是下了严令,任何人不得随意走动。议事大堂的周边,全是代善和多尔衮的亲卫。

这次的会议,一共开了两天左右。与会的建虏头目才表情严肃地离开。

一些敏感的人,立刻便感觉到了盛京城内的气氛好像有点不一样了。

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盛京还是那个盛京,并没有什么两样。

这一日,豪格领着蒙古精锐骑军终于回到了盛京。

多尔衮和代善两个摄政王一起迎出了城去。

见到他们两人,各个部族带兵的将领,不是族长就是族长儿子之类的,便纷纷向两个大清摄政王问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