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众叛亲离(2 / 2)

只见多尔衮扫视他们每个人之后,才沉声说道:“那些家属在盛京、辽阳等地的外族人,都是我们可以拉拢的。明确告诉他们,谁要敢反叛大清,他们的家属便没了!”

“对,杀了他们!”多铎一听,厉声附和道。

多尔衮没理他,继续说他的想法道:“至于其他人,与其防着他们,不如再利用一次他们,让他们为我们撤兵创造机会!”

“怎么做?”多铎听了,连忙问道。

多尔衮看着他,严肃地说道:“等到合适的机会,便令他们出城迎战明军,而后,我们趁机从北门撤退。不管他们最终是战还是降,都能吸引明军的注意,给我们创造出机会。海州到鞍山驿堡只有六十里,说不定会有机会!”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补充说道:“当然,最好是联系鞍山驿堡那边,能出兵接应我们。那么这个计策,便有了最大的成功可能!”

多尔衮的话说完之后,大堂内安静了片刻,随后这些建虏一个个都是喜形于色,觉得这个法子好,是有成功逃离海州的可能!

不过多铎高兴了一会,忽然又对多尔衮提醒道:“如果我们要这样做的话,那些汉狗都是靠不住的,不能信,哪怕他们有家属在盛京、辽阳等地也不行!”

这是他们唯一能逃往鞍山驿堡的机会,他非常地珍惜,因此便说出了这话。

多尔衮一听,顿时眉头一皱说道:“要是去除了汉军八旗,我们的兵力就更少了!”

很显然,多尔衮似乎有点不同意。

“别忘记了当年刘爱塔那厮的教训!”多铎一听,便连忙提醒道,“如今可是非常时期!”

多尔衮一听这名字,顿时便不说话了。

当年的刘爱塔,大金不但嫁了个公主给他,还封他为总兵。结果他最终还是心向明国,诈死逃往明国,没有顾及他的妻儿老母。

如今的这些汉军八旗,其实以前和大清都是有血海深仇的。在这个非常时期,还真得不能保证,他们会舍不得盛京、辽阳的家属而不趁机报仇的。

如果是大清军力鼎盛时期,自然不会怕他们反叛。可如今这时候,真得不能出一点意外!

鳌拜也想着这些,便跟着提醒道:“朝鲜人也要防备!”

军中的朝鲜人,都是他们当初掠来的。

他们当初在朝鲜同样大杀特杀,完全可以说,如今朝鲜境内几乎看不到人,有一大半的功劳就是他们的。军中的朝鲜人,指不定也和汉人一样,会趁这个机会报复的。

一听到鳌拜说这话,多尔衮顿时便沉默了。

因为他想到了,按照这么说的话,蒙古八旗里面也会有很多人不可靠了。

从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其实和草原蒙古各部都是有仇的,哪怕后来关系变得非常好的科尔沁族,一开始也是仇敌来的。不过到了后来,因为强大的武力,最终逼降了他们。

本来也没什么了,可到了后来,他们因为出动了精锐骑军千里奇袭朝鲜,结果害得他们的部族被明军给端了,然后又被大清给吞并了。

多尔衮敢确信,要是平时没什么。可如今这种局势之下,指不定这些蒙古人里面,也有对他们怀有报复之心的!

这么想着,忽然,他就有一种众叛亲离的感觉!

眼前这种局面之下,还有谁能信?难道真得到最后,就只剩下了建州女真?

可是,只是建州女真的话,才有几个人?就算能逃出海州城,又如何应对随后的明军攻势?

多尔衮想着想着,忽然感觉到大清的前途希望,竟然是如此地渺茫!

平日里的时候还不知道,一到了这生死存亡之际,就发现成了孤家寡人了!

沉默了半饷之后,衡量利弊之下,多尔衮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

他正想宣布他的决定之时,忽然外面又传来急匆匆地脚步声,抬头一看,却见亲卫引着一名信使过来了。

众人一见,顿时都是一喜。这时候,来信使,自然就是鞍山驿堡那边的,说不定会有好消息也不一定。

果然,就听信使禀告说道:“摄政王礼烈亲王殿下亲自从盛京赶来,让海州城这边稳住,等他发兵前来接应!”

很显然,这个信使是代善在知道海州情况之后,第一时间做出的决定。

多尔衮一听,顿时大喜,这是第一次明确会有援军过来接应。真不愧是老大哥啊,能有这个决定,看来以后自己要对他再尊重一点才好!

他自然不知道,这个时候的代善,已经去见阎罗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