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掩耳盗铃方式的出兵,至少在江户那边问起来的时候,能有个交代。
当然了,德川家光肯定还是会不高兴,但是,只要不是惹怒了他,那么可以挽回琉球这一大财源,岛津光久也是愿意去做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哪怕琉球还在萨摩藩手中,可财政的窘迫,也使得岛津光久在几年后,不顾德川幕府的禁令,又偷偷下令恢复开采他境内的那个金矿。
如今,在岛津久通的建议之下,岛津光久衡量之后便决定出兵。且为了永绝后患,他决定派出最大的兵力,把琉球的明军给一锅端了。这样明国那边隔着大海,更难收到消息,也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就有的扯皮!
……
琉球这边,明军一直在备战。因为不管倭人来不来琉球,最终明军都是会去找倭人开战的,这本身就是前来琉球的原因。
但是,这等啊等的,就是不见倭人的踪迹,明军这边还没急呢,琉球这边就先急了。
要是萨摩藩迟迟不做出反应的话,万一明军见没什么事情走了,那萨摩藩再来怎么办?
为此,郑向明担忧之下,便跑来明军大营找李定国了。
“将军,不知道皇上的旨意中,将军是要在这里待多久?”郑向明忧心忡忡地说道,“如果天兵回去了,倭人来了可怎么办好?”
李定国一听便笑了,当即对郑向明说道:“那我们就不走了如何?”
“当真?”郑向明一听,顿时大喜,可又觉得好像是开玩笑,不敢相信。
对他来说,明军在,他的权力就稳如泰山,和他利益休戚相关,当然就希望明军一直在了。
李定国见他这个表情,便对他说道:“去年的时候,有大明商人前来这里做买卖,但是却被倭人抢了。皇上对此很是震怒,不想看到还有这种事情发生。因此,本将这次奉旨过来,不但是要打倭人,还要保护大明商人在这里做买卖的安全。至少在本将未接到新的旨意之前,海军战舰都会留在这里的。”
一听这话,郑向明又是大喜,连忙回答道:“好好好,那真是太好了!还请将军无须担心粮草问题,只要有商人能来琉球做买卖的,下官便能用人头担保,粮草绝对没有问题,琉球人也绝对会拥护天兵长久驻扎的。”
如果大明商人都来琉球贸易的话,就能带动琉球的经济,这对大部分琉球人都是好事。而不是像之前一样,被倭人控制之后,不但没有了海贸,还要被倭人剥削,这么一比较,只要琉球人不傻,当然是希望有大明海军驻扎在这里,保证大明商人能做买卖了。
不过,郑向明又马上陷入了纠结之中,表情之复杂,让李定国都忍不住问他了:“怎么,你还有什么事情担心么?”
听到问话,郑向明便带着担忧之色回答道:“不瞒将军,这样的好事,下官就怕不长久,因此便担心了起来。大明军队还是太少了,光是一个萨摩藩的兵力,就不止这些,更不用说整个倭国了。万一……万一打不过倭人,那可如何是好啊?”
倭国确实不是建虏可比,当年倭国出兵朝鲜的时候,第一次出动了十五万人马,第二次又出动了十四万人马,这都还不是全部。
丰臣秀吉当年攻打九州的时候,就集结了二十五万人马,由此可见,如今的倭国,人口在幕府三代将军的治理之下恢复了增长,真要是举国兵力的话,四十万绝对是拿得出来的。
可是,在琉球的大明军队,包括海陆两军,一共也就一万多人。光是一个萨摩藩,都能出动这么多兵力,甚至还要多的。这如何能让郑向明不担心呢!
只是,他也知道,如果琉球的明军过多的话,琉球就负担不起粮草问题了,这又是一个问题!
所以,他一方面恨不得在琉球的明军越多越好,可另外一方面又没法负担更多明军的粮草,真得是纠结!
李定国听了,当即一笑说道:“你不要担心,本将说了,倭人的事情就交给我们便是。”
“将军,不可大意啊!”郑向明听了,反而更是担心,连忙提醒道,“倭人很厉害的,不说别的,就最近的那个萨摩藩,便是倭国一直以来的强藩,当年甚至都敢在倭国争夺天下的。”
“呵呵,他们能有多厉害,本将现在说了估计你也不信!你就等着看吧!”李定国听了便笑道,“再等一个月,要是过年前后,那个萨摩藩还不来的话,本将便领兵前去讨伐他,为琉球要个说法。你只管做好本将交代给你做的事情便是!”
“……”郑向明第一次听到明军要是等不到倭人,就会主动去进攻萨摩藩,顿时傻眼。
这会不会太不自量力了?就这么一点兵力,那可是倭国地盘啊!
也不怪他这么想,倭国毕竟是倭国,一直以来,不但不是大明的藩属国,而且还觊觎大明,要是没有实力,也就不敢有这个心。
当初丰臣秀吉攻打朝鲜,真正的目的就是在大明。哪怕到了后来,大明军队援朝,沉重地打击了倭军的进攻势头之后,被迫和谈之时,从丰臣秀吉提出的和谈条件也能看出倭国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