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大吃一惊。
他从来感觉内阁首辅之位,是一个香饽饽,无数臣子为了这个位置明争暗斗,争锋不下。
大部分老臣都是死在任上。
真正能做到急流勇退的人并不多。
即便是想退下来的,也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而这样的问题,陈循都没有。
在内,朱祁镇没有想要罢相的意思,在外,燕然大捷,瓦刺西迁,都是陈循主持下来的,纵然很多人对陈循对皇帝唯唯诺诺,但是大多也都承认了陈循有资格有能力担任首辅,连三旨相公的说法,也少了。
可以说,而今的陈循正是他一辈子最高光的时间段。
却不想陈循选择在这个时候退下来。
朱祁镇说道:“陈先生,你这个何意?”
陈循说道:“陛下,老臣本不是出类拔萃之才,不过是熬资历,到了而今的位置之上,而今能名满天下,已经够了。老臣也知道,数月之内,内阁就要有一次大变动,王阁老,滕国公都不会在内阁之中。”
“如此臣不如一并退下来,为陛下刷新政治让开道路。”
朱祁镇皱眉说道:“你就这么不看好朕吗?”
陈循说道:“陛下,一代人有一代人之成法,臣乃是永乐年间进士,陛下以新法付旧臣,本来就不合适。而且变法一起,事务繁多,实在不是臣所能负担的。”
朱祁镇对陈循所言,是一个字都不相信。
但是他深刻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李贤所说的对。
推行任何政策,都首先要得人。而所谓得人,说起来,也可以是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根本上来说,就是人事斗争。
王安石一上台,就将旧臣全部出外,压制司马光十几年不得出洛阳。虽然看上去有些不地道,但是却是最合适的。
陈循的举动,在朱祁镇看来,就是大部分朝臣,都没有做好变更法度的心理准备。
陈循说起来是不堪重负,其实不想被后人指为首祸之臣。
如果说李贤当初是一盆冷水,陈循的请辞,就是一盆冰水。
朱祁镇一时间有些意兴阑珊,他也没有留陈循的意思。
首先陈循这个内阁首辅,本来就与之前的内阁首辅不同,之前的内阁首辅都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政治主张。
就是周忱也是有财政主张的。
而陈循就是一维持内阁庶务的人。
他在大明政治环境之中,远远没有到不可获取的地步。
陈循既然这么不看好他,朱祁镇也愿意留他了,君臣之间好聚好散也就罢了。
朱祁镇照例挽留了两句。陈循自然是一一拒绝,朱祁镇说道:“既然先生,心意已定,朕也不强留了,只是近几个月政事繁忙,先生明年开春再走不迟?”
陈循对此也很了解。
一个公司高管离职,都不要办,不要说一个内阁首辅了。换相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陈循立即说道:“老臣明白。”
朱祁镇顺口问道:“先生去后,何人可任首辅?”
这几乎是一个传统了,就是在首辅离职的时候,朱祁镇都会问下一任首辅的人选。
而且大多数时候,朱祁镇都会答应下来。
这也是朱祁镇为了维持内阁正常的连贯性。
陈循说道:“陛下臣以为,李贤可担当此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