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乌鸦捉住了紫鸳鸯(1 / 2)

大魏能臣 黑男爵 6704 字 6个月前

“募兵啦!募兵啦!……大都督募兵啦!”

长安城四门大开,一队队鸿翎信使快马冲出,而后高举着红旗飞奔关中各处城邑,每到一处,立刻在最明显、人流最多的地方,张贴盖有鲜红大都督印章的征兵告示,并派专人负责大声诵读,循环重复不停!

与此同时,关中各地的亭长、里正等基层小吏也被全部动员起来,人手一只铜锣,十里八村的狂敲乱喊,务必要让家家户户都知道一个消息~~大都督募兵啦!

秦岭中,一座偏僻的小山村,募兵的告示同样贴到了这里!

“募兵?那个大都督募兵?”

“不知道呀,听说是个新来的大官,还很年轻!”

“年轻人募兵,靠得住吗?”

山村消息闭塞,贫民百姓里识字的人更是几乎没有,一大群人围着募兵告示直愣愣发呆,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除了发现上面的印章又红又大,其他的一概不知!

“闪开了,一群睁眼瞎,扁担倒了都认不出个‘一’字来,全是狗眼看星星!”这时候一位能勉强写出自己名字,去过山外县城那种大地方的老亭长出场了,趿拉着破牛皮靴,双眼望天,在村民面前优越感十足,毕竟是个识字人!

“这是坐镇长安的‘征西大都督’-萧逸,萧大人的募兵告示~~,什么,萧大人都不知道,真是气死老子了~~鬼面萧郎,贪狼星君下凡,专门负责收人命的那个,这下知道了吧!”

“鬼面萧郎!……嘶嘶!”

这四个字一出,所有围观的村民齐齐一缩脖子,胆小的还倒退了几步,仿佛那四个字就是勾魂夺魄的鬼差一样!

如今在关中这块土地上,哪怕是那些一个大字不识,连村子都没出过的乡间老妪,都知道‘鬼面萧郎’的大名,妇人们更是经常用他来吓唬那些晚上不肯睡觉的孩子,百试百灵!

而这份威名,是用无数的尸骨堆出来的,渭水河畔,五万如狼似虎的羌人铁骑全军覆没,光战死的就高达两万,剩下的那些,用了漫山遍野的牛羊才赎回去,据说羌人那边如今也用‘鬼面萧郎’四个字吓唬小孩,而且效果更好!

李傕、郭汜如何,那可是董卓手下的两名悍将,称霸关中数年,连皇帝老子都敢欺负的主,还不是被这个‘鬼面萧郎’擒拿住,还亲手砍了二贼的脑袋!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传说,这位大都督是天上的‘贪狼星君’下凡,主杀伐,专门负责收割人命的,他不但杀活人,吃人肉,还拘役死者的灵魂,放到九幽冥火中煅烧~~

各种传说,越来越邪乎,也越来越可怕!

现在是这位大都督在募兵,真是个好机会呀!围观的村民们顿时都动了念头。

关中民风纯朴、彪悍,自从秦时法家人物商鞅来到这里,推行‘耕战制度’,就明确的给他们指出了两种生活方式,一是好好的种田纳粮,做个好农民,另一条就是上阵杀敌,用敌人的头颅换回自己所需要的田地、住宅、老婆,等一切东西!

不种田就当兵,这种思维方式已经在关中百姓的头脑里根深蒂固,流传了几百年,现在天下大乱,种田几乎是不可能了,就算种出来,粮食恐怕也吃不到自己嘴里,所以当兵无疑是个非常好的选择!

再者,萧逸的凶名虽盛,但美名也同样不少,比如说慷慨大方,爱兵如子,每次打完胜仗,都会按照军功犒赏三军将士,那可是真金白银的赏赐,从不拖欠,而且在这位大都督的军队里,一天吃三顿,顿顿是干饭,每三天还能吃一次肉,有酒喝!

天呀,那简直就是神仙一样的日子,要知道贫民百姓基本都是一天两顿,顿顿喝稀饭,只有农忙的时候才能吃到干饭,至于酒肉,那是过年时才会出现在餐桌上的美食,就为了能吃饱饭,吃到肉,这个兵也值得去当!

“我去当兵,有肉吃!”

“我也去,还有酒喝,老子好几年还喝到了!”

“还有我,家里正缺个老婆呢,有了军功,就能买一个!”

从军的热情顿时被点燃了,百姓们纷纷高呼起来,一些性子急的就要转身往家里跑,好拿出祖传的铠甲、宝剑,磨一磨,上上油,这种东西在民风彪悍的关中,几乎是家家都有的,毕竟谁家祖上没出过几个当兵的,有些家族甚至是世代从军!

“等等,都等等,全是火燎屁股的猴急性子,忘了老祖宗说的了,会打仗的不在忙上,大都督是在募兵,但告示上还说了,有三种人不要!”看到人群要乱,老亭长猛敲手里的铜锣,把人又喊了回来!

“当兵还有不要的?怪事!”

如今各路诸侯为了扩充兵马,都是四处强拉壮丁,下到十六,上到六十,只要能扛得动长矛,几乎是个人就收,这位萧大都督到新鲜,还有把人往外推的,兵不是越多越好吗?

“大家听好了,告示上说了,兵贵精而不贵多,所以特设下了三不要!”老亭长清清嗓子,开始逐一念诵!

“第一,贪生怕死者,不要!”

“吼吼!……”此言一出,底下的百姓就是一阵大笑,自古以来,秦兵善战、耐战、死战,这是天下皆知的,咱们关中汉子什么时候怕过死了!

“第二,身有恶疾者,不要!”

这条还有些道理,病秧子自然上不了战场,自己死不死倒是其次,万一把恶疾传染给别人就麻烦了,大军征战,一人得病,全军遭殃呀!

“第三条,家中独子,不要!”

“大都督仁义!”如果说山民们对第二条是赞同,那第三条就是拥护了,在中国人心里什么最重要?

答案是传宗接代,让自己的血脉得以延续下去,为了这一条,国人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甚是当逃兵,也要把小命保住,不是怕死,而是死不起,断了自家血脉,对不起祖宗呀!

幼子不上阵,这是关中的一条古训!

当年秦人和关东六国打死打生,就是战事再艰难,兵源再紧缺的时候,也会给百姓家里留下一个儿子,延续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