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今年下半年军械所的收益,臣便用来建造这所民学了。”刘鸿渐喜道。
下半年军械所终于扭亏为盈,只朝鲜国主李倧的那一单便足足纯赚二十万两,外加上玻璃工坊、纺纱工坊、以及山西那边煤炭生意的利润。
刨除新建水泥工坊、钢铁工坊的花销,至少还有三四十万两。
建造一所工学院其实花不了多少银子,毕竟军械所有自己的专属建筑队儿,各类匠人扎堆儿,效率还高。
真正花银子的是在学院建成之后。
匠人是下等职业,只有没权没势的穷苦人家,或者世世代代的匠户才不得已而从之。
百姓本就穷苦,饭都吃不饱,哪里还有多余的银子去上学堂?
而大户人家又有谁会去学这等下贱的行当呢,要不然方醒那厮也不会因为儿子沉迷工学而恼怒了。
依照刘鸿渐的计划,为了鼓励工学,这所学院将对百姓家里适龄的男丁免费开放。
也就是说从建造学院,到聘请教谕,再到招生,一应吃喝拉撒住,各种材料的消耗、提供,全部由刘鸿渐自己掏腰包。
这么一算,所要花费的银子具体要多少,刘鸿渐自己都不清楚。
但改善匠人们的地位迫在眉睫,工业的腾飞需要匠人,所以匠人必须崛起,为此,花再多的银子也是值得。
“嗯,若有难处,可找朕来解决。”崇祯不懂,但出于信任,对于刘鸿渐的建议,向来都是这么一句。
一句话,他现在不缺银子。
刘鸿渐就喜欢大叔这点,自己首先是帮百姓,而后是帮大明,而这与崇祯又是息息相关的,三者并不冲突。
他这拳拳报国之心,总算是有皇家最高统治者的支持,不像其他的穿越者,报个国,到头来还要处处碰壁。
“嘿嘿,那臣便去张罗此事了。”刘鸿渐起身便打算闪人。
“嗯,去吧。”崇祯几乎是下意识的道,完全忘了刚才不吃人家那一套的言语。
“那国子监……”
“礼记可免,且去国子监给孔圣人烧柱香吧!”崇祯终于还是松了口。
以儒学治国的思想在崇祯心里根深蒂固,亵渎了孔圣人,崇祯仍然担心这竖子把路走歪了。
太离经叛道总是不好,若不是他需要指望刘鸿渐的事儿太多,他真的要让这竖子去国子监好好学一学儒家经典。
“好勒!臣遵旨!”刘鸿渐如蒙大赦,几乎小跑着出了乾清宫。
他现在真想快马赶至军械所,把这一好消息告诉宋应星以及一众军械所匠人。
工学院将是匠人们崛起的第一步,这只是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