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139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1 / 2)

林为民回到燕京一个月时间,于华的小说终于邮来了,一共两篇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和《西北风呼啸的中午》。

这个时间比后世于华本应该发表这两部中篇小说的时间足足提前了四年多的时间,其中跟林为民自然关系甚大。

接到稿子之后,经过三审,大家一致认为这两部小说均达到了在《当代》发表的水准。

林为民特意给于华去了个电话,告诉他编辑部决定发表两部小说的消息。

于华在电话里大为激动,感谢了好半天,然后支支吾吾的问林为民。

“林老师,这两部小说能一起发表吗?”

林为民一愣,“没这个先例啊!”

“那你就破个例嘛!”

于华的语气好像街边买菜,林为民被这小子给逗笑了,问道:“你小子是不是跟人吹牛了?”

于华不好意思的笑了出来,“也不是吹牛。我就是跟我爸说了,说我的两篇稿子都会发在《当代》上。一回发两篇稿子,多牛啊!”

“行吧,我跟主编申请一下。”

挂断了电话,林为民朝覃朝阳道:“领导,您都听到了。”

覃朝阳摇头笑道:“这个小家伙,可真会闹幺蛾子。”

“我觉得吧,这也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小说质量确实高,当得起一期两篇的重视,这也算是我们刊物对青年作家的发掘和培养了。

咱们这次这么重视他,以后这小子的稿子还敢往别的刊物跑?”

覃朝阳数落道:“你就惯着他吧!”

“这怎么能叫惯呢?您不认可《十八岁出门远行》和《西北风呼啸的中午》这两篇小说的质量吗?

我觉得这对于我们刊物来说也是个扩大影响力的机会。

您想啊,到时候刊物一上市。读者们一看,哟,一期发两篇小说,这个作家肯定有点东西。再一看质量,确实好,配得上这样的待遇。

于华这不一下子就出名了吗?

我们这叫,不拘一格降人才,您说呢?”

林为民转了个眼睛便把这事编的理直气壮,正大光明,让覃朝阳差点以为他是和于华串通好的。

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林为民说的有几分道理。

“于华的这两部作品肯定没达到《人生》的水平,但如果我们能用一期刊物两篇小说的方式让他在文坛崭露头角,这不正说明了我们《当代》的影响力吗?”

话说到这里,覃朝阳已经无话可说,只能苦笑着指着林为民。

“什么话都让你小子说了,我要是不答应岂不是成了不给年轻人机会的老顽固?”

林为民恭维道:“您可是伯乐!”

“别!这个伯乐还是你当吧,真是有什么样的编辑就有什么样的作者。”

老同志这话听着不像是好话,不过林为民不在乎了,反正目的达成了。

当场给于华回了个电话,这小子差点当场在电话里蹦个高,嘴里一个劲儿的感谢,林为民自然要把覃朝阳抬出来,让老同志享受一下香火。

确定完了稿子的事,覃朝阳便不再理会林为民,低头去看桌上的稿子。

“领导!”林为民叫了一声。

覃朝阳抬起头,“你小子还有什么事?”

“有个想法,想跟您碰一碰?”

覃朝阳知道林为民向来想法多,他将批注用的钢笔横在稿纸上,“那就说说吧。”

“领导,我想让于华的这两篇稿子放到一月号上,然后再多找几个有潜力的青年作者……”

林为民说到这里覃朝阳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时隔两年,林为民又干起了老本行。

“你小子又想弄专辑?”

“专辑也好、专题也好,都是一个名头。重要的是以一种敢叫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气势把我们《当代》的影响力打出去。”

覃朝阳沉吟着,心中对林为民想法颇为心动。

“一月号时间太紧了吧?”

“开年第一炮,这个时间比较好。”

“那回头让大家都抓紧时间搜罗搜罗,看看有没有优秀的年轻人或者是作品推荐,你小子这个想法不错。”

从覃朝阳那里出来后,林为民回到办公室,就见一个带着眼镜的年轻人站在他的办公桌旁。

柳荫道:“为民,这位是《剧本》的编辑钟林同志,来找你的。”

年轻人立刻上前问好道:“林老师您好,我是《剧本》的钟林。”

林为民跟他握了个手,询问道:“找我有事?”

钟林点点头,说明了来意。

原来是《剧本》打算刊发林为民《触不可及》和《霸王别姬》的话剧剧本。

《剧本》是在1953年由田汉、章光年等老一辈戏剧家创办的专业戏剧文学创作刊物。66年停刊,79年复刊,现在算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戏剧文学和戏剧艺术刊物。

刊登的多是话剧、戏曲、歌剧、电影剧本,其中也有剧本评论、剧作家研究、创作问题研究以及中外戏剧艺术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文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