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连接现在与未来的通路(六)(2 / 2)

重生之似水流年 苍山月 13190 字 2024-02-01

而负责过滤的,就是【守门人】,也就是审核。

但是,这个审核,与普通民众理解的还不一样。

民众认知的审核是符合法律和道德标尺,一条新闻不犯法、不缺德,那就没问题。

但是,其实还有其它的过滤,就是群体价值观,还有文化上的过滤。

也就是说,可能民众认为没有问题的信息,而在守门人眼中,是存在问题的,不符合群体价值观和文化要求。

别觉得这就是言论不自由,其实在哪都一样。

这个审核存在于任何一个【门区】,中国有,外国有,哪哪都有。

西方再怎么言论自由,也要过滤掉不符合他们价值观的信息。

所以,他们不会报道我们国家富强了、发达了,只会选择性地报道落后的那一面。

这就是【守门人】的作用,保护的是西方群体价值观。

同理,我们也是一样,我们也要保护我们的群本价值观。

而廖凡义之所以这么自信,有两个原因:

第一,在这个年代,每一个传媒人都有守门人的觉悟和义务,有点根红苗正的味道。

第二,传播学、新闻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等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什么啊?

说的有哲理一点,就三点:

一是,“新”!

二是,“变”!

三是,“不变”!

“新”,就是创新,总结归纳人类行为的新规律。

这是最难的,比理工科出成果还要难。一万个做社科的,有半个最顶尖的学者在做这件事。

“变”,就是应变。

人类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无时无刻不在变化,需要社会科学随时应对变局,保持先进性。

“不变”,就是防御。

经济侵略、社会冲突、政治蚕食,人与人,人与社会,国与国之间的争斗没有一天停歇,所以防御是最重要的。

守门人这个概念,就是传播学里的防御。

都不要说警惕性,这就好比螃蟹身上那一身的铠甲,是与生俱来的。

而在这方面,没有人比我们做的更好,这是政体和文化底蕴决定的。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不是闹着玩的,西方文化再强,你想打进来也不容易。

再加上,政体上我们有天然的优势,【守门人】几乎把一切不良信息挡在了【门区】之外。

你打不进来!

当然了,这种高效的【守门人】概念,也不是完美的。

比如现是2000年,要经济发展,要先让老百姓富起来,所以在守门的过程中有所放水,但是问题不大。

再比如,高效的守门也必然会带来老百姓的逆反心理,认为我们过于保守,甚至是不自由。

可这些都是小问题,总体上来说,还是利大于弊,依旧高效,且完备。

那么问题来了,齐磊写的这些小作文,包括他危言耸听说的这些东西。

在普通人眼里确实隐蔽性高,也确实给他们这些专业人士带来了甄别上的难度。但专业的就是专业的,给我一点时间思考,那点猫腻其实不难发现。

这就是典型的“合法”、“不缺德”,但是不符合“群体价值观和文化定调”。

直接屏蔽到【门区】之外,你连传播都做不到,又哪来的齐磊说的那么多弊端呢?

对于张路臣和廖凡义的这种自信,齐磊翻着白眼,又气乐了。

“你们哪来的这个自信啊!?”

“还是说,你们至今还没理解网络时代的本质是什么啊?”

“????”廖凡义皱眉,依旧强硬,“我倒觉得你太自信了!”

齐磊也不说啥了,直接从桌上抽出一张白纸,“那咱们就再强调一遍吧!”

拿起笔,“守门人是吧?既然提到这了,那咱们就说说这个【守门人】!”

欻!

在纸上划出一条线,“这是传统媒体,单方!!集中!!信息就是这么流动的。”

在线上画了一个点,“一个!!只需要一个守门人,就能守住这条线,这片【门区】。”

三个人凑上来,皱眉看着。

结果,齐磊直接开始在纸上胡乱划线,欻欻欻……

一会儿工夫,纸上展现出无数条线,如同乱麻。

“这是网络时代,双向!!分散!每个人都是传播源。”

“来!”把笔扔给廖凡义,“您来给我设一设这个【守门人】,我看您要怎么守住这么多的【门区】!”

“我……”廖凡义傻了,这怎么设!?

按齐磊的说法,这张纸上,任何两条线的焦点就是一个信息交互的点,就是一个【门区】。

如果按照原本的理论,那就是一个门区至少需要一个守门人吧?

这张纸上得设立无数个守门人!!

也就是说,假定!

网络时代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信息源,那么就得给每一个人都分配一个守门人。

“这不可能!”

廖凡义终于认识到了问题出在哪,“这不可能啊!!”

一点也没之前那硬气了,还呵斥齐磊?人都傻了。

“对喽!!!”齐磊乖张的一摊手,半嘲讽,半认真。

“您好好研究一下吧,您要是能把这张纸的【守门人】设计明白,也守得住所有【门区】,制定出可行方案来,那……”

玩味一笑:“诺贝尔社会学奖是跑不了了。甚至给您在诺贝尔上面专门设立一个更高的奖项,都是委屈您了!”

说的廖凡义老脸一红,瞎扯什么玩意呢?

然而,齐磊真没开玩笑。

廖凡义要是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妥妥的诺贝尔。

网络时代的【守门人】,这是个世纪大课题!!

反正在他重生之前,网络发展都到那个地步了,都要上天了,这个问题依旧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不光中国,全世界都一样。

就像那张纸上的一样,网络时代就像一张蜘蛛网,每一个相交网丝的交点都是一个传播媒介,每个人都是传播媒介,这使得【守门人】概念形同虚设。

你没法再像以前那样,每一个节点都设置一个【守门人】,每一个网友身边都得跟着一个【守门人】。

可是问题来了,不守门行不行?

当然不行!

普通人是没法甄别哪些信息不符合门区的群体利益的,也没那个精力和意愿去自检。

真的就是,大家都认为,只要“不犯法、不缺德”,那我说什么都可以,我就有理。

可从学术上来讲,这是不行的。

不守门,什么信息都蹦出来了,社会就乱了。

也许正常情况下可以,低传播效率的信息,不会成为现象级信息。也不会对【门区】也就是社会造成大的危害。

但是,就后世中国那个网络环境?没有守门人,甚至【守门人】做的不到位,真的就是群魔乱舞。

这就是网络时代,最大的一个难题!

都说西方某国在割裂,肤色问题、两党问题等等,乱象丛生。

可是,起码还保留着群体价值观,那就是自由民主。

你想象一下,如果连自由民主都没有守门人,会是什么情况?

如果我们没有守门人,也是这种割裂、失去群体价值观的状态,又会是什么样?

再比如,后世的网友都应该有感触,过分言论、以及不符合价值观的信息,就不提了……

都应该遇到过这种状况吧?网络自媒体一句话的噱头新闻,你点进去,看了半天,看了个寂寞,甚至看了个愤怒。

它水了一千字,啥内容没有,东拐西拐,质量奇差。

再有就是,有些博主的内容会让你特别别扭,颠覆三观,甚至觉得恶心。

这在传统媒体时代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守门人守的好,垃圾信息和不符合价值观的信息进不来。

但是,这种现象在网络时代可以。

守不过来!

而一个隐蔽性极高的、包藏祸心的小作文,早几年还没有举报渠道,成了漏网之鱼。

这就是守门人管不过来了,守不住门了。

网络时代,信息爆炸,海量的信息和信息渠道,无数个门区,使得守门的成本、难度无限膨胀,必然是守不住的。

所以,没办法的办法就是……

会看到很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不那么恰当的做法。

比如——河蟹大神。

比如,起点的自动审核屏蔽系统……

其实……这也是守门人的概念延伸。

自动审核有弊端吗?有,经常性错封。

为什么不直接用人工审核呢?

因为起点几十万作者,每天每人更新1000字,就是几亿字的内容!人工成本要多少?能把人审死!

(审核爸爸们!苍山是理解你们的,高抬贵手吧,我是好同志!)

所以,只能是出现敏感词的频率过高,电脑自动屏蔽,不管你是好的内容,还是不好的内容。

包括其它地方,网络上很多“一刀”切政策,看上去不尽如人意,大家会吐槽,明明没问题,为什么就不行?

几乎所有的网站都屏蔽敏感词,网友调侃这叫“自我阉割”,甚至义愤填膺的骂。

可是没办法,不是不想人性化,而是做不到人性化。

你无法设置那么多守门人,每一个词、每一个字的去甄别哪一个敏感词是有害的,哪一个是无害的。

再比如,刚刚被热议的那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