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日(5)从寒武纪开始(2 / 2)
使用硬盘在容量上或许能办到,昆仑站内不缺硬盘,几十上百TB的硬盘多的是,一个汉字只占用两个字节的空间,而一个字母只占用一个字节的空间,如果全部用来储存文本信息,这些硬盘的空间足以把人类历史上所有的书籍全部装进去。
只凭唐跃和麦冬两个人,完全不必担心硬盘空间不够用。
“硬盘上的信息能保存多长时间?”麦冬问。
“不好说,火星上的恶劣环境会大幅度缩减硬盘的寿命,使用储存颗粒的固态硬盘比较容易损坏,机械硬盘的寿命要稍长一些,但也熬不过一百年。”老猫摇了摇头,“就算你们把信息记录在硬盘中,硬盘又能保存在什么地方?”
“全火星环境条件最好的地方就是这里。”老猫指了指脚下,“昆仑站的寿命比你们要长,但等你们死后,它在缺乏维护的情况下也挺不了太久,最多五十年,昆仑站就会彻底荒废,而在一百年后,你们刻在硬盘上的那些信息数据就会损坏丢失。”
唐跃和麦冬都陷入沉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在给人类文明书写墓志铭,墓志铭是镌刻在墓碑上给后来人看的,它要长久地保留下去,即使坟墓中的棺木尸骨都已经腐烂,化作泥土,但他的姓名与事迹仍然为人们所知。
所以唐跃希望自己所记述的东西,能尽可能地保存更长时间。
纸和硬盘都行不通。
至于把字刻在石头上,这确实是个浪漫主义的想法。
如果有条件,唐跃也想以整个火星地表为纸面,带着浩浩荡荡的挖掘机和铲车大队,在火星上刻字,让全太阳系都能看到。
但唐跃手中只有一把汤勺似的铲子。
他最多只能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石头上。
但鲁迅先生说过——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鲁迅先生:……这话我没说过,臧克家说的。
关于神经突触和常识性问题
每次有读者对文中内容产生质疑,作者君都会认真地写个单章来进行解答。
某位仁兄看到本文第一章 中的一句话“神经突触上的电流”,就产生了质疑。
并以此认为作者君是缺乏常识——“突触之间传递的是神经递质,你连这个都不知道,还说能看得懂论文?”
嗯……像这位兄台这样,看了第一章 中的一句话就认为作者君缺乏常识的,作者君还是第一次碰到。
说实在的,作者君在写那句话的时候没想过会有人在这里挑毛病,因为这句话在文中一掠而过了,而且含义其实很模糊——“神经突触上的电流”,这句话其实指的是神经和突触上的电位变化。
突触之间传递化学递质,这个是高中生物的内容,说实话,作者君认为每一个高中毕业的人都知道这一点,如果一个人知道“突触”这个词,那么他肯定也知道突触之间会传递神经递质。
他大概是认为作者君高中生物太差——亏我当年还是个生物竞赛党,想想真是对不起当年的竞赛教练,给他老人家丢脸了。
既然提到了突触,那么我们来正经地讨论一下,那位仁兄所坚持的“突触之间就是没有电流”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呢?
高中生物学中,突触之间会由突触小泡来传递化学递质——主要是乙酰胆碱,改变突触后膜的通透性,导致电位的变化。
这个过程是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
高中生物学就到这里了。
但生理学不止高中。
实际上神经突触不仅仅只有化学突触——还有一种直接传递电信号的电突触。
在电突触中,突触前膜与后膜紧紧相贴,电信号可以从中通过。
所以,即使这位兄台一定要把我那句话的意思理解成“突触间的电流”,这句话实际上也是没错的。
科普就到这里,那位兄台揪出我这个常识错误之后,还好心地用英文教育作者君做人要诚实,看不懂文献就不要贴上来……大佬,大佬,惹不起。
(此兄的评论在评论区中已经置顶)
最后再说一句。
作者君欢迎读者们对文中内容提出质疑,但是请不要搬出中学的课程知识……作者君一个一个地写单章来科普也是很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