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兰亭密码(2 / 2)
永和八年,东晋王师北伐,大败而归。到了永和九年的春天,时任北伐统帅的殷浩亲率大军在淮河与敌军对峙,战事一触即发。和前线的剑拔弩张相比,大后方的会稽,还是歌舞升平。
永和九年的绍兴兰亭天空中,悬挂着一轮红月。
月变色,将有殃。
这不是一次文人的聚会,而是一次北伐前的调和。
当时北伐的统帅,有两个人选,也就分成了两派。一个是桓温派,桓温是当时最高的军事统帅,但受到朝廷的猜忌。一个是殷浩派,殷浩是个名士,是东晋皇室用来牵制桓温的。这两派都有人参加兰亭雅集,桓温的儿子亲自来参加,殷浩手下的两个将军也来参加了。
对于王羲之来说,右将军的职务,使他成为这次会议上的关键人物。
桓温和殷浩两个人积怨很深,对于王羲之而言,一个是他上司,一个是他朋友。他想通过兰亭集会调和两人的关系。
但在这次会议上,调和失败了。
所以在这《兰亭序》后半段他大声疾呼,带有悲愤的情绪,就是因为这次会议无疾而终,而《兰亭序》千古悲凉的绝唱密码也就在这里,半年之后,殷浩率领七万大军北伐,以惨败告终,被废为庶人。
兰亭之会,终以悲剧收场。王羲之右将军的政治生命也就此结束,六天后王羲之辞官回家,悄悄归隐了。只留下一泓墨池,一座书楼,一个兰亭,一段风雅传说。
看完这字帖,查文斌久久不能回神,半晌他才轻声说道:“就算是书圣又如何,若是赢了那场仗,我想他宁愿没有这天下第一行书的称呼。因为他输不起,输的是一整个国家。”
作为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在当时,王羲之的身份远比他的书法要显赫的多。查文斌能读出这书信中的无奈,要知道彼时的中国正值五胡乱华之际。
在西晋“八王之乱”,胡人趁乱反晋。西晋灭亡后,出于避乱,晋朝皇室和北方黄河流域广大居民被迫迁入长江流域,从此中国文明的重心开始从黄河移至长江。而在这一时期,整个长江以北的土地基本都被胡人占领,从而迎来了中华文明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关于这段历史因为太过于残忍,因此史书上几乎都是一笔带过,胡人所到之处,血流成河,著名把汉人女子当作“两脚羊”的典故就是发生在那个时候。而最后的结果就是“人皆相食”、“白骨遍野”、“千里无烟爨之气,华夏无冠带之人”。
所以在那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东晋王朝的失败所带来的影响是空前绝后的,不仅仅是亡国,甚至是亡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