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四百二十六章 偷偷摸摸的立下惊世之功(2 / 2)

他打掉眼前晃来晃去的手,没好气的说道:“贾琮你干什么?在朕面前晃来晃去,挡着朕的视线了!”

“陛下,能听见吗?能听见臣在说什么吗?”

咦?这小子嘴巴一张一闭,怎么不出声?跟朕玩唇语?

贾琮手一摊,跟一旁焦急的夏守忠说道:“估计得过一会才能好,陛下这是短暂的失聪之症。”

好在此地不缺纸笔,在夏守忠着急忙慌喊御医的时候,贾琮用文字给皇帝解释了一下他如今的情况。

皇帝却也不甚在意,他反而兴致勃勃的让人继续操演火炮火枪,反正都“聋”了,那就一次性“聋”个够。

真男人,哪个不想有个粗壮坚挺的——火器呢!

轰!轰!轰!

从元祐一式到元祐十一式改,共计十七款大小火炮,以及大夏一型火箭炮初代版,工部的匠人们综合老祖宗留下来的经验,将火炮玩出了花。

光是炮弹的样式就有多达数种,什么子母弹、开花弹、破甲弹、燃烧弹,应有尽有。

……

“这火箭炮还需改进,准头太差,还没过年时放的烟花准头高。”

总算缓过劲来的皇帝老爷背着手,领着贾琮悠悠在墨城闲逛。

就是到此刻,他的耳中都还在嗡嗡响,不过也能听清别人说话的声音了。

各种火器的操演试射,让他这个大夏帝王很是满意。有这等火力,他有信心领着大夏儿郎横扫八方。

“大伴……”

夏守忠上前半步:“老奴在。”

“去给都督府传旨,调左武、右武两卫至墨城南北两侧,与东宫六率、神武右卫围成一个圈,将墨城四周锁死了。”

以前总是听贾琮说工部这群工匠以及所谓科技的重要性,方才之所见,才算真正让皇帝认识到了什么叫做镇国重器。

这还只是火器,据贾琮所言,真正有望让大夏腾飞的,还在前方靠近玉河的蒸汽工坊内。

呜呜~哧~哧~哧~

还没进门,君臣几人就听到围墙中传来奇怪的声音。

踏进大门,热气就迎面扑来。

入眼间是一座又一座大大小小的钢铁机器,每一个的机器旁,都有数人在操作记录。

添煤的添煤,加水的加水,记录的记录……

玉河中还有一艘不算小的木船,没有船篷舱室,反倒是装着一个略小的蒸汽机,旁边还有一人正在捣鼓操作。

“牛耿,陛下来了。”

皇帝与贾琮站在那人背后好一阵了,那人还没有反应,始终将注意力放在眼前的钢铁机器上。

贾琮无奈只能拍了拍牛耿的肩膀,这位老牛家唯一的读书种子,总算从科技狂人的世界返回了现实。

皇帝打断了牛耿的拜礼,直截了当的询问蒸汽机的试验应用情况。

“在永丰伯的指导下,臣与诸位师傅已经制作了规格不一的七种蒸汽机。”

牛耿放下手中的活,将皇帝带到一座小型蒸汽机旁,指着这座并未运行的机器说道:“这是纺织蒸汽机的样机,臣已经送了一具去纺织厂进行试验了,昨日传回消息,运行一日,没有出现任何故障,纺织厂已经下了单子,要工部为其制造第一批十具机器,以用作扩大纺织生产。”

贾琮突然插话:“比之人工,效率如何?”

牛耿微微一笑:“以一胜百,且不眠不休。”

“嗯?那百姓岂不是无工可做,失去了养家活口的活计?”

皇帝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机器代替人工会对百姓的生计有影响,这一点让一旁的贾琮甚是敬佩。

这位皇帝,能在一言一行间践行以人为本的治政理念,不愧是要当千古一帝的男人。

“陛下,国朝的纺织业目前只是开始,随着产业的扩大与发展,需要的人手还多着呢。蒸汽机也不过是代替人力,技术工种还是要人来操作的,那些空下来的人手,纺织厂会安排到其他地方去干活。”

贾琮为其解释了一下蒸汽纺纱机的运作方式,随后近前一步,小声道:“如今这羊毛织物是咱们大夏特有之物,蒸汽机的应用不但可以扩大纺织业的发展,更能将成本进一步压缩,工部还等着去西洋往回拉银子呢。”

这么一说皇帝老爷就明白了,有钱赚啊,那就行!

“这船上的是不是你之前跟朕说的蒸汽轮船?”

贾琮看着眼前丐版的蒸汽机船,实在无力吐槽。

还是牛耿接话道:“回陛下,这是臣根据永丰伯的描述,制成的样船,如今还在安装测试阶段。”

“可能试行?”

见牛耿老实的摇头,皇帝老爷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鼓励其大胆的去做,并当场赏赐了整个蒸汽机工坊的匠师们。

等皇帝弄明白蒸汽机的原理与作用后,他终于相信了贾琮之前说的话。

这玩意还真是大夏腾飞的基础,光是蒸汽机船以及蒸汽机车,就足以让大夏军事力量的辐射距离,直接暴涨数倍有余。

……

贾琮带着皇帝在墨城各个工坊参观了一遍,包括军事、民用两个方面,工部的匠师们用实际成果展示了他们的巨大作用。

皇帝不得不重新对工部进行了审视,相比其他五部,工部一直是垫底的存在。

也就是这两年有了贾琮的主持,工部才因为能赚来银子,让朝中的官员们高看了一眼。

“贾琮啊贾琮,朕当初将你放在工部的这步棋,还真是走对了!”

皇帝老爷将手搭在贾琮的肩膀上,欣慰而又自豪。

当初就是觉得工部最不重要,将贾琮扔进去任他胡闹,就算出了岔子也不会太过难以收拾。

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竟然让这小子折腾出这等惊世骇俗的明堂来。

“你立下如此大功,朕该如何赏你才合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