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圣光该洒遍大夏的每一寸土地(2 / 2)
贾琮咧着嘴,露出八颗整齐而又洁白的牙齿。
“不,臣是想问,乌斯藏的百姓是不是天朝子民?该不该沐浴陛下赐予万民的恩泽?”
皇帝的耐性都快被贾琮这小子磨光了,咬牙道:“这是自然!朕劝你,最好一次性说完,否则……呵呵~”
贾琮见气氛烘托的差不多了,立马变得正经起来。
他躬身道:“启奏陛下,臣听说乌斯藏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臣所说的乌斯藏百姓,不是那些活佛、法王口中的百姓,而是那些被佛门‘大贤’、乌斯藏贵族统治下的农奴。乌斯藏九成九的百姓,至今无片衣遮身,无立锥之地,无半粒粮食……”
乌斯藏的农奴制之恐怖,中原的百姓绝对无法想象。
那些农奴和奴隶没有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被农奴主任意买卖、转让、赠送、抵债和交换,他们只是农奴主“会移动的财产”和“会说话的工具”。
人不无主、地不无差,农奴遭受乌拉差役和高利贷双重盘剥,终身负债,一贫如洗。
那里的一则民谚反映出乌斯藏剥削的残酷:“领主需要什么,就会有什么样的差;当地出产什么,也就会有什么样的差。差就像头发一样多,水波一样不断。”
农奴主设立监狱和私牢,挖眼、割舌、砍手、剁足、推崖、溺死等酷刑无所不用其极。
“有商客曾说,在乌斯藏的街头,你会与没有鼻孔、少了耳朵、缺了胳膊的人擦肩而过。陛下,《大夏律》在乌斯藏就是一张废纸,陛下您的仁慈,根本照不到那些农奴的身上。既然您认为乌斯藏的百姓亦是大夏百姓,是您的子民,那何不颁布一道废除农奴的诏书,让乌斯藏的百姓也能沐浴您的恩泽呢?”
“圣光该洒遍大夏的每一寸土地!”
别看中原也有奴婢仆人之说,可从法律层面来说,各家府邸的奴婢仆人,皆是皇帝老爷的子民,其生命权是受《大夏律》保护的。
哪怕与王公贵戚有所区别,但朝廷是不允许私自残害奴仆。
而且大夏自开国以来,对阶层的划分只有士农工商四个。
也就是说,只要你有大夏户籍,无论你是民是官,都是皇帝老爷的子民,可以享受到天子恩泽,国朝的庇佑。
但乌斯藏不同,贵族老爷拥有农奴、奴隶的所有权。
今日老爷们不高兴了,睡了奴隶的女人,还得奴隶本人在后面推……
扯远了~
贾琮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朝廷的力量在短时间内无法深入高原,那就在高原培养属于朝廷的力量。
比如那些被乌斯藏活佛、法王、喇嘛贵族压迫的农奴就很不错,庞大的农奴群体,这股力量只要被解放出来,什么国师活佛,什么西洋夷人,统统都得从乌斯藏滚出去。
到时候朝廷改土归流,让乌斯藏彻底化为一个个州府,高原就能正式被中原王朝纳入版图之内了。
贾琮用了快半个时辰才将自己的想法说完,别说皇帝,就是内阁的几位大学士以及六部的尚书都听懵了。
还能这样玩?
但为何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皇帝榨干了贾琮,将用完就扔的做法做到了极致。
他将目光看向了殿中眉头紧皱的朝中重臣,询问他们的看法。
还是礼部尚书贺耀敏率先开口:“永丰伯的主意虽然让老臣觉得有些怪怪的,但老臣以为,此法或许可行。”
“臣附议,虽说乌斯藏此时还没有公开反叛,但自从昭武四十九年以来,他们的胃口越来越大,而且时有不臣之举发生。与其静等,朝廷不妨先发制人!”
简子房这个兵部尚书经常跟武将们打嘴仗,但从本质上说,这人也是个主战派,典型的暴脾气。
他上前一步,郑重谏言:“陛下,乌斯藏贫瘠是真的,但乌斯藏对于国朝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有高原为屏障,我朝可以专心应对东、南两个方向的敌人。用农奴为刀,不失为当下最好的办法。”
林如海也突然开了口,只一言就说服了皇帝。
“此法省钱!”
……
第二日,前来京城“觐见”的答力麻八剌不但没能等到朝廷惯例的安抚赏赐,反而被礼部尚书贺耀敏亲自带来的皇帝诏书训斥了一顿。
皇帝在圣旨中直接斥责答力麻八剌是夜郎自大,并名言朝廷整顿佛门是正义的、公正的、必须的。
大夏的最高领袖是伟大的皇帝陛下,无论是什么宗教,都必须遵守朝廷法度。
就算是天神佛陀下凡,也得在大夏官府的治下依法行事,否则就要接受大夏律令的制裁惩罚。
朝廷这一回罕见的强硬态度,让随行的乌斯藏僧官大惊失色,随即一个个怒气丛生。
“国师,中原朝廷竟敢如此折辱于您,是可忍孰不可忍……”
“阿巴斯,静心!”
答力麻八剌还算镇定,闭目盘坐,用手中的佛珠压制心中的怒火。
他知道自己的那封奏疏肯定会得罪皇帝以及朝廷的官员,却没想到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应。
同时,他也不满于朝廷对乌斯藏的异常态度,这是他主持乌斯藏近三十年来从未有过之事。
什么时候朝廷敢对他这个乌斯藏国师如此的不尊敬?皇帝就不怕他带着乌斯藏投了夷人?
答力麻八剌数着一颗颗佛珠,许久的沉默之后终于开口:“阿巴斯,你去一趟豫王府,就说我有件事请他帮忙……”
……
贾琮是跟着太子刘弘一同抵达小时雍坊豫王府的,与之同来的,还有龙禁卫都指挥使曹久功。
豫王刘浻亲自在王府大门前静候储君莅临,在贾琮看到这位传说中的皇族老宗亲时,还以为是哪位员外老爷站在他面前。
白白胖胖,一说话就笑眯眯的,大肚腩昭示了这位与太上皇同辈的宗室亲王是个爱吃且胃口极好的主。
果然,在几句寒暄之后,刘浻当即就邀请刘弘等人进府,说是他已经让府中的厨子备好了盛宴,皆是他认为最好吃的菜色。
“殿下有所不知,我入京前在城外阿育王寺借住一宿,碰到了乌斯藏国师。他身上的味啊,还有那些所谓的乌斯藏美食,差点让我三天没能吃得下去饭。”
刘浻一想起阿育王寺的经历就觉得胃中一阵翻腾,好不容易才堪堪压住,就抱怨连连。
“说来也是奇怪,他以美食相邀,却一直跟我说什么天命、龙气的……我虽然笨了些,可我不傻。殿下,这个乌斯藏的国师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