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正文卷 第七章红色的是何物?(1 / 2)

长安城外的三里地处,仓库附近。

夏天炎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难民们饥肠辘辘,横七竖八地躺在了地上。

灾民们这一路走来,都是以草根树叶来充饥,身体好的勉强到达了天子脚下。

而对于那些老弱病残者,因草根等植物消化不良,饿死的不在少数。

这日,难民们刚想进城,听得城外有人在呼喊。

“今日开粥棚,都有吃的!还有煮出来的红疙瘩啊!”几个年轻的办事者,奉上头的命令,架起了锅灶,搭起了粥棚。

“真有这等好事情?”

“毕竟是天子脚下嘛。”

“当今圣上,仁厚爱民,不会有错。”

“有口热粥就好,特么的,老子啃了都快二十天的树皮了。”

难民们一边踱着步子,往粥棚方向走,一边有气无力地议论道。

“这粥怎么就熬得这么好喝!我也是年过半百的人了,还是头一次喝。”一个老头自言自语道。

“爷爷,这碗里紫红色的、软乎乎的的疙瘩是啥啊?”一个小女孩从粥里发现,此物最是好吃。

“八成是某种动物身上的肉,我听说啊,那当官的老爷,一般喝得都是肉粥。”另一个穷苦的百姓讲道。

听说长安城外有免费的粥喝,一些过往的生意人,也想路过讨两碗,只见粥里裹着大量的细沙碎石,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长孙无忌的家丁道:“上头的法子还真好使。如此一来,能领到粥的、并不嫌弃含有细沙碎石的,就只有这穷苦的百姓,真正的难民了。”

城外的灾民听闻有粥喝,而且黏糊糊的红疙瘩甚是止饿,一时间,奔走相告,四面八方的难民,往施粥的方向聚拢。

……

大唐,皇宫内。

“陛下,陛下……喜报啊!”大臣杜如晦笑得合不拢嘴,跑着来见圣上。

“哦?喜从何来?”圣上李世民心知肚明,却故意不说破,佯装不知,他想再亲耳听听,臣下心里是怎么评价的。

“今日,听手下的讲,有人在长安城外开了粥棚,还提及里面有一种紫红色的疙瘩,颇得百姓赞叹。”

“臣不太相信,便驾车出长安城看,果真,百姓数日来的饥饿,今日初见成效。”

“我在车内,听着百姓都说,天子德威,仁厚爱民。”

李世民听百姓如此夸赞自己:天子德威,仁厚爱民。真乃真言,飘飘然若清风拂面而来。

杜如晦继续道:“那架粥棚的人,也支支吾吾解释不清这红色的软疙瘩是什么,看他们忙着灾民的事儿,我也没再细问。”

“等会儿我问清楚了,再来回禀陛下。”

李世民龙颜大悦,哈哈大笑:“杜爱卿,这便是朕和长孙大人的手笔。你看如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