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涛站在吴老身边,像是以往任何时候一样。
手术室里,郑老板开始踩线。
屏幕上,导丝缓缓前行,几分钟后搭在眼动脉终末端。
因为超选尽量要靠近视网膜毛细血管网,所以郑老板用的是最细的导丝。
比神经科介入手术的导丝还要细,是专门给婴儿做介入手术的那种导丝。
这种导丝软、棉,一点力量都用不上。在超选过程中打褶,导致超选失败的可能性特别大。
然而看着郑老板操控的微导丝行进虽然缓慢,却一次失误、重新操作都没有,穆涛心生感慨。
“穆涛,你知道郑老板的手法么?”吴老问到。
“老师,应该是有关于对血管里血液流动产生湍流的理解。”穆涛道,“郑老板对湍流的理解很深,我想这是他介入手术做的特别好的缘故。”
“嗯。”吴老点了点头。
克服湍流的影响,这是最高深的介入理论、技巧。吴老做了半辈子的介入手术,也只是模糊的意识到导丝、微导丝穿行在血管里,血液流动会对其造成巨大的影响。
至于要怎么克服,增加手术的成功率,吴老却一头露水。
郑老板年纪轻轻就已经深入掌握应对湍流的技巧,对此吴老很是佩服。
这是技术层面的突破,只是很难量化,更是难以掌握。
微导管进入,却没有走到最极限的位置,而是停在血管里,没有碰触到周围血管壁的地方。
开始造影,就像是郑老板推测的那样,视网膜毛细血管网有一部分出现堵塞,严重影响携带氧气的红细胞为视网膜提供“养分”。
确定病情后,手术继续。苏云在导管末端连接注射器,开始注入带着少量造影剂的生理盐水。
他的动作很慢,很小心,很细腻。
生理盐水进入视网膜毛细血管网后,苏云开始微微增加压力。
“黏稠”的染料大分子被注射器推注进来的生理盐水往前“推”动。
而因为导管和周围血管管壁有缝隙,所以苏云一直小心翼翼的控制着自己推注生理盐水的力度,尽量避免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这一步需要极大的耐心。
该快的时候,郑老板手术做的飞快;到了该慢的时候,郑老板一点都不着急,静静的等待着。
时间流逝。
12分钟后,堵塞的位置开始移动。大分子在压力作用下变形,顺应毛细血管管壁的压力,一点点的被“推”走。
穆涛知道这是手术最难的地方。
在这里,要不断细微改变力量,让压力顺应毛细血管的弹性。
3分钟后,苏云停住了。
穆涛心中一动,按下对讲器。他没说话,而是听里面郑仁和苏云的对话。
“老板,我不行了。”苏云很少见的认怂,“管壁顺应性感受的不好,再推下去我觉得毛细血管要破。力量小了,还没效果。”
“哦,那我来吧。”郑仁接过注射器,“是肝移植的时候做心脏按压,你的手臂拉伤还没好吧。”
“老范给我用跌打酒搓了几天,好多了。但太细致的操作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做,你说你,手术做的要多慢有多慢,这是工伤!”
“哦,好,是工伤。”郑仁清淡的应了一声,没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