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4章 忙碌(1 / 2)

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回家,陈母破例给两个儿子买了各种零食,平时肯定是没有的,一般过年的时候才有。

陈父陈母的脸上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前方的路有了奔头,美好的生活正在向他们招手,想着陈父陈母回家的脚步,不由得又加快了几分。

回家后,全家人的开始忙碌起来。

当然陈继明要除外,小屁孩正抱着家里的大黄狗摔跤,显然小屁孩不是它的对手,大黄狗虽说拴着铁链,但要放倒它还得再长几年。

陈继明非常喜欢这条大黄狗,聪明又有通人性非常听话,这是他童年的玩伴,大黄狗其实比陈继明还大一岁。

农村家里忙小孩没人管,说是大黄狗把陈继明带大的都没错。

说起来陈继明的小名还是因为大黄狗,陈继明没出生几天,大黄狗也下了一窝仔,所以陈父就狗儿、狗儿的叫开了,之后家里的亲戚与村里人都叫他“陈狗儿”。

才7岁的小屁孩,你能指望他能干什么?几天前才在他强烈反对下,没有穿开裆裤了,不捣乱,安安静静的待着就挺好,这是全家人的认知。

有人说农村的除了农忙那几个月很忙,其余的时候都是挺闲的。

其实不然,在陈继明的记忆中,家里就没有清闲的时候。

所有的活都是靠劳动力来解决,不管大事小事,如除草、浇地这些看不见收益,但必须要靠劳动力解决的问题。

在后世可能一瓶农药、一个水泵,一天就能解决的问题,在这个时期需要十几天甚至几十天来做。

除草全靠人工拔,浇地需要肩挑手提,或踩水车等,这些都不是小工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自古以来,农民都是一个辛苦的职业。

一家人很快有了分工,因为需求量增加,而且是持续需要,靠陈继明和他大哥陈显勇去钓鱼肯定是不行了,数量与质量都没法保证,肯定就需要陈父出马了。

陈父去河里撒网捕鱼,陈母就在家里喂猪养鸭,忙着家务活,陈继明和他大哥陈显勇,则被安排去挖蚯蚓,等一会鳝鱼笼子要用。

这是一个细致活,需要挖蚯蚓,之后在一根竹签子上穿上蚯蚓,再放笼子里面。

家里有两三百个鳝鱼笼子,太阳下山之后一家人齐上阵,陈父肩挑着笼子,一家人都去田间小河下笼子,一次就能捕获两三百斤。

下完笼子之后又去田间捕捉牛蛙。

虽说这些东西在农村都不缺,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就只有陈父一个,大多数都需陈父协助完成,把一家人累得够呛,最累的当然是陈父了。

几天后,陈继明坐在板车上,陈父在前面拉,陈母在后面推,今天又到了送鱼货的时候了,火急火燎的向镇上的饭店走去。

到饭店门口,陈父在门口大声叫道:“运杰兄弟,我给你送鱼货来了。”说完掏出烟向老板递去。

老板伸过手接过烟说道:“好好好,你们来的太及时了,我正发愁呢,你们再不来,我就得去市场上买了,我这边都见底了没货了。”

说着还摸了摸陈继明的小脑袋,接着对陈继明说的:“哟,今天“狗儿”压车呀,你爸妈有没有给你给工钱呀,这段时间他们可是在叔叔这赚了不少钱哦。”

陈继明道:“看王叔叔说的,我爸爸妈妈肯定没有陈叔叔钱赚的多,都是一些辛苦钱,狗儿要钱可以自己挣的呀。”说完还眨了眨眼,一脸天真的看着老板。

老板看着陈继明虎头虎脑的模样,哈哈大笑,一把把陈继明抱了起来,向饭店里面走去。

把陈继明放到一张饭坐在椅子上,说道:“你们还没吃饭吧?就在我这吃,我跟陈兄喝几杯。”

陈父陈母连忙拒绝道:“不用不用,马上农忙了,家里还有一堆事呢。你这里这么忙,我们还是不打扰了,下次吧,下次去我那里吃,让我媳妇做菜,我们好好喝几杯。”

老板见陈父拒绝的这么干脆,也就没有强留,一起帮陈继明的父母卸货。

陈继明坐在饭店里转了一圈,发现多了好几个帮工,还多了个厨师。

期间一直忙到差不多11点,陆陆续续就来了好几桌吃饭的,现在可还没到饭点呀!

像政府机关,工厂工人,一般11:30左右才下班,这些人才是吃饭的主力军。

看来老板的生意又变好了很多,现在镇上可以说是他一家为大了,陈继明看了饭店的生意之后,想着老板肯定在外边进货了,不然就他们家送来的这些鱼货,肯定都不够卖的。

之后陈继明又问了老板,店里的那些蔬菜是哪里来的?

老板说是自家去村里面采买的之后,陈继明就点点头,没说什么了。

约定好下次来送货的时间,算好账,结完钱之后就往家里赶去。

陈继明坐在板车里,对陈父陈母道:“爸妈,这样不行啊,这样太累了,您看爸这几天都瘦了一圈了,光靠我们自己家,钱挣不到多少,人还累,您看见他们饭店没有?都请了好几个人了。”

陈母则不以为然道:“累点怕什么,挣钱哪有不累的,只要能挣到钱,多累我都不怕。”

“妈,就算你不心疼爸,你也要心疼一下我和大哥吧,我跟大哥这段时间都天天没睡好,忙起来饭都没得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呀。”

接着转头又对前面拉车的陈父说道:“爸妈过几天我们去一趟县城,看县城里的那些大饭店要不要我们的东西,我们得把生意做大,要的多了,我们就在村里面直接收购,不用我们自己捉了。”

陈父陈母对视一眼,都没有说话,只是加快脚步往家的方向赶去。

到家后,陈母把陈继明抱了下来,赶忙问陈狗儿:“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我们也正为这事发愁了,马上就“双抢”了,到时候都没时间。”

陈继明连忙到:“爸妈是这样的,我们把生意扩大,然后请爷爷伯伯一起,来帮我们了忙。这样大家才都有钱挣,不然就镇上的一家都不够我们家吃的,再说就如果就我们一家挣钱,到时候村里面肯定有人眼红的,所以干脆把盘子做到大,有钱大家一起挣。”

陈父也是一个果断的人,点点头道:“狗儿说的对,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关键是这样确实太累,到时候“双抢”时,我们两人也忙不过来。我们明天就去县城,找一找销路。”

陈母则对着陈狗儿又亲又抱道:“你这些都是从哪里学来的,你也是电视上吗?”

陈狗儿子敷衍的:“嗯,对,跟电视上学的。”

陈母转头一脸自豪的对陈父说道:“我儿子可真聪明,这可是个小神童啊。才7岁就有这么多道道,那长大了还得了。”

陈父也是满脸自豪道:“有这么夸自己儿子的吗?”傲娇的转身离开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才朦朦亮时,陈父陈母就喊醒了正在熟睡中的陈继明。

这次没有拉板车,而是骑着家中的凤凰牌自行车,向县城方向赶去。陈继明坐在前面,陈母坐在后面,一路上把陈继明...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