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稷(2 / 2)

所以才有些醒目,但是大部分都是这种比较矮一点的。

一连看了好几颗上面都没有种子,宋宸赶忙走近了一些,既然能够形成这样的规模,那么说明它肯定是具有一定的繁衍能力的,这样的植物基本上都是靠种子来的,只能说是离的太远了,而且到了这个时节种子都已经脱落了,仔细寻找肯定能够找得到。

果然往前贴近了一看,上面有的植株种子还没有完全掉落下去,但都已经成熟过了,宋宸越看越激动,这不就是后世的黍米吗?

黍米,又称糯秫、糯粟、糜子米等,还有一个非常大气的名字——稷,是华夏最古老的一种农作物,被列为五谷之一。虽然一般来说味道并不是十分的好,而且口感也比较差,但却实实在在的养活了很多的人。

尤其是在玉米地瓜这种高产作物,并没有被引进华夏之前,糜子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产量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它并不追求太过优渥的地方,稍微干旱一点的坡地也能够种植,产量不够面积来凑,在那个时代,有上几亩地糜子也能养活一家人。

而且宋宸记得,黍米还是酿造黄酒的最好原材料,虽然和米酒一样,不清楚具体的过程,但慢慢来实验就好看,将还挂在植株上的这几粒米给小心的弄了下来,然后拨开它的外壳,里面果然是黄灯灯的一粒一粒的小米粒,品尝了一粒,虽然和部落里的稻米剥开之后,除开颜色差别并不是十分的大,但是尝起来味道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这种米并没有稻米那么细腻。

不过两者的定位也不一样,说明在后世更多的还是作为粗粮出现,对部落里现有的道理来说也是一种有效的补充,而且水稻对于条件的要求实在是太苛刻了,尤其是水必须得充足,但是如果种植黍米的话,完全就不用这种顾虑。

部落周围有着大量的山坡地,如果能将这些地方开发出来都种植黍米的话,收获绝对是非常大的,主要是这些坡地空着也不太合适,如果能够利用起来肯定是最好的情况,而且如果种植黍米的话,宋宸并不会追求产量什么的,反正是对水稻的补充,只是不太少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确定了是黍米之后,宋宸赶快让大家都行动了起来,将周围这一片的杂草清理了一下,最后收拾出来,一块宽六七米长两三米的小地方,里面大部分都是黍米,周围零星还是有那么几棵的,也都一并收拾了出来。

这样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上面的米粒大部分都已经掉落了,现在还挂在上面的只有少数一点点,一棵说不定都不会有一两粒,这说明大部分的米粒都已经掉在了地上,不弄干净肯定不容易找到。

搜集种子这种事情,这一路上以来大家也已经驾轻就熟了,而且大部分时候也都是这种情况,不过很少有面积这么大的就是了,三十多个人直接就将这一片黍米给包围了起来,从外围一点一点的往里面搜,先是将植株上的少数米粒给弄下来,然后就是像地上的植株和杂草一并用随身携带的镰刀砍掉。

再将地上的米粒一点一点的给捡,好在从秋天到现在,部落周围似乎都没有经历太长时间的阴雨天,这些种子还都算是保存的比较完好,虽然临近河流,但也只有少部分腐烂掉了。

“神使,神使,这是什么东西,看起来和部落里的稻子差不多啊”,的确,同为米类,在外观上的差别并没有太大,尤其是外面还都包着一层壳。

“是,长的是差不多,不过这个叫黍米,吃起来差别还是比较大的,这个等部落里种出来了,你们就知道了”

除了宋宸用作确定是不是黍米吃的那一粒之外,这一块其他的所有的黍米粒都被完整的给收集的起来,最后装了满满一大罐子,这可不少了,少说也得有六七斤的样子。

想当初部落里第一次种植水稻的时候,应该也就收集了这么一点点,最后不断的发展,已经到现在形成了四百多亩的规模,而且这还是因为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都是平地的话,种上上千亩也不是问题。

不过种太多也没有太大的好处,部落里现有的人口就这么一些,现在的种植面积基本上可以满足一年半的需求了,种植太多的话,反正也吃不完,关键是还得投入更多的人力和时间,反倒有些不划算。

按照宋宸当初的设想,部落里再存上一到两年左右的稻米,这样即使遇到了天灾什么的,至少短时间内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再加上部落里所储存的肉类,即使不劳作撑上一年也不是问题,而且这还仅仅是部落里现在的情况。

现在部落里只储存了半年左右的稻米,相信再过两年宋宸的储备粮,就能够形成一定的规模了,而且最多到明年,部落里的养殖业也能发展起来,不说独自撑起部落里肉类的需求至少满足一半,应该不是问题。

如果能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将黍米也给发展起来,部落里到时候绝对会非常的舒服,二者相配合起来,营养丰富又健康。

这一块地方是比较密集一点的,周围零零星星的黍米也不少,隔上几米就能见到几棵,只要是发现到的宋宸一棵一粒都没有放过,最后一直到搜到森林边缘这才停下来,但是两边却还在继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