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叮嘱常嬷嬷道,“你们可都给我伺候小心点,不能出了差错。”
常嬷嬷连忙称是,就算太太不说,府里的下人们也知道该怎么做,四姑奶奶和表小姐身份今非昔比,谁还敢怠慢的。不说别的,就说那些运气好被拨到梨落院的丫鬟,估计欢喜极了,说不定还能随表小姐嫁到皇子府。
*
赐婚一事很快传遍了全京城,也炸开了锅。
不少人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六皇子司徒昼哪怕不是最得圣宠的皇子,但也绝对是在陛下跟前排得上号的,又是贵妃幼子,身份贵重,日后即便不能登上大位,那前程也绝差不多哪去。
现在诸皇子中,已到成婚之年还未有正妃的,也只有五皇子和六皇子两人了。
五皇子不用说,若是将家族中精心培养的嫡女嫁过去无意是步废棋,所以早已无人关注。反而六皇子这里成了唯一的香饽饽。满京城多少人盯着呢。
结果这份天大的福气竟然落在了一个六品小官的女儿头上。连带着那萧家还沾上了光,过去出了一个靖远侯夫人,现在更是出了一位皇子妃,已故的萧老尚书恐怕也要含笑九泉了。
还有人疑惑着,前两年宫里淑贵妃还一心挑着各家名门贵女呢,如今又怎么会同意这样的指婚。
很快一些消息灵通的勋贵高门人家打听出来,这是六皇子亲自入宫向陛下求的赐婚。
这下酸气更是冲天了,不知有多少高门闺秀撕烂了帕子,对这个家世才貌都不显的颜姑娘充满了羡慕嫉妒恨。
想想那赐婚圣旨上还夸赞颜氏女德行可嘉,福份深厚,这不免令人联想到那日长公主府跳水救人的举动。
当时事后还有人同情可怜说,虽是救了人但也平白损了自己的清誉,那些名门世家也不愿意娶进门。
想这样一个举止出格有失礼数的女子,不仅被陛下赞誉德行,还成了六皇子的未婚妻。更有小道消息传出来,那日六皇子还去探望过这位颜姑娘。
难不成跳水救人的举动,还能被六皇子看中,得来一门这样好的婚事,那当日在长公主府多的是贵族小姐闭着眼敢往下跳。这一跳说不定就是自己和家族的通天富贵。
*
不提宫外有多少人议论纷纷,或捶胸顿足。待下完早朝后,建明帝就来到了淑贵妃的重阳宫。
不用想也知道,淑贵妃不会多满意这门婚事。
虽说淑贵妃和昌国公府更看重三皇子司徒昱,但对这个幼子也绝不是不疼爱的,前些年贵妃便没少费心思想为老六挑一门家世高贵的正妃,哪怕被老六以不想娶妻为由推拒了,贵妃也想着先纳侧妃侍妾开枝散叶,一片慈母之心不是没有的。
建明帝想到这微微心虚,若非老六与老三一母同胞,天然的同盟,而他不想给老三这一派增加势力筹码,否则大可在老六请求赐婚时,先与淑贵妃商量一下,再决定指婚的事。
建明帝当然不可能承认并道歉,只是对淑贵妃的态度更加温和,语气也多了几分委婉,
“老六自小是个懂事省心的孩子,难得主动求朕一件事,朕总不好驳了他,爱妃也别太生气了。”
成全的法子多的是,老六喜欢了大可以纳进府里,给个侧妃名分宠着。淑贵妃心里是这个想法,却不会蠢得说出来,这皇宫里最不需要的就是逆着皇帝说话的人。
她只微微哀怨地看了建明帝一眼,带着些许嗔意,又没好气地道,“民间都说‘儿大不由娘’,可见是没错的。臣妾给他挑的他都不满意,还摆出了各种借口推托,等到了自己喜欢的便不管不顾求了陛下赐婚,这不是胡闹么,传出去也容易惹人笑话。”
见淑贵妃柔情似水,建明帝也心底一软,毕竟是给自己生养了两儿一女的贵妃。他只当她是一片爱子之心,怕老六的正妃家世低微,惹人非议,在皇室内也抬不起头。
“谁没有少年意气呢,朕也年轻过,可惜朕那是日子艰难,不能这般随心所欲,但朕的儿子们个个都是天之骄子,便是张扬胡闹些,谁敢议论一句,朕定不饶他。”
淑贵妃柔声道,“陛下当初是韬光养晦,成就大业,皇子们如何能与您比,他们还是孩子,还需要陛下多多教导。”
见建明帝的作态,淑贵妃也看明白了,陛下答应老六的赐婚,绝不是一时兴起,想到这淑贵妃心头的怨气顿时消散了许多,更多了身为妃妾的小心谨慎。
“朕听说你打算过几日将那姑娘召进宫来见见,这样也好,毕竟是未来的老六媳妇,若有什么不好的,爱妃也多教教她吧。”
儿媳人选都定下来了, 这当婆婆的还未见过人,也确实说不过去。
建明帝又道,“那姑娘能得老六喜欢,是她的福气。但家世是低了些,朕也不能不顾着老六的体面,就多给些恩典吧。”
他只是不想养大了某些势力的权欲野心,朝堂后宫失衡,但绝没有不喜自己儿子的想法,更容不得他人轻视作践了。
淑贵妃笑语嫣然:“那臣妾代老六多谢陛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