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十三章(1 / 2)

看着人群散去后,崔景怀脸色平静,却语气淡漠的低声说着很冷酷的话。

“谨恒,由此可见,那些欺上瞒下的狗官实在可恨,您如此费尽心思的为百姓谋福,却被他们因一己私心而坏事,我们要不要递信回去,让那些狗官腾位置?”

以她的性格,当然是尽早将那些贪官污吏都一网打净,才稍解气。

可是何殊知道,现在不是她能意气用事的时候,她所处的位置,也容不得她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更何况她爹对朝堂的把控能力有限,在官员任免这块,没有她亲自从旁把关,很有可能会被人给牵着鼻子走。

届时弄下去一批官员,却让朝堂中的那些势力重新再安插上一批,更麻烦的同时,还会折腾得人心惶惶。

所以何殊宁愿先忍一忍,借此机会加强对地方官员任职情况的了解,待到回京后,她再跟那些人算总帐。

至于税改方案,她既然提出来了,就一定会让其实施,谁也阻挡不了她的决心。

“我们还要再多看看,先让他们继续蹦跶几天。”

说到底,还是因为基层的教育与法律普及工作不到位。

因为都不懂法,违法与旁观者都不知道法律界线,所以那些性质恶劣的人口买卖现象才会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善。

因为绝大多数百姓都不识字,所以即便有些官府曾装模做样的短时间张贴过税改方案,碰巧注意到的百姓,也不知道内容,还特别容易受人挑唆。

看着何殊在说话的同时,还拿出一个随身携带的小本子,用一根碳笔在上面记录着什么,崔景怀没敢打扰。

作为暗卫首领,崔景怀没少带着手下干各种脏活。

尤其是在先帝晚年,整个朝堂都因皇子争储而变得一片混乱,年老体衰的先帝对朝堂与皇子们的把控能力大降时,两支暗卫就是他手中最为坚固的盾与最锋利的刀。

让他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当他们这支暗卫被先帝交给年仅三岁的何殊手中后,除了负责安全保障工作那批人,其他人的主要工作竟然是行商、押镖、以及收集与传递各种消息等。

虽然依旧需要做些类似跟踪、监听之类的工作,却是再也没做过诸如栽赃陷害、暗杀之类的脏活。

不管是正宁帝,还是何殊,行事风格都很光明磊落。

就算是他们父子初上位的那段时间,面对空荡荡的国库与混乱朝堂,他们也只是要求暗卫提供一些信息,并没有派暗卫去处置那些阳奉阴违,不服他们的王公大臣。

这种与先帝截然不同的行事风格,让他们这些暗卫都敬佩不已,也更为感激。

毕竟在有选择的情况下,谁都不愿去做那些手沾血腥的脏活,即便他们都是经历过严苛训练,只知服从命令的暗卫。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何殊早已养成想到什么,都要及时记下来的习惯。

若没有亲自出来,一直深居宫中,就算有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回去的信息,她依旧会忽略很多事情。

可是那些她没注意到,现在这个时代的人压根注意不到,也意识不到的问题,其实关系到很多人的利益。

例如这教育和法律问题,她之前不仅没有忽视,还很重视。

所以她不仅重金投资已有的书院,还在各地投资新建多所书院与武院,鼓励地方开展扫盲教育。

大安国法典,已经成为所有书院学子的必修课。

只是如今看来,她此前做的那些还远远不够,扫盲教育和普法教育都做得不到位,还需制定更加有效的措施,让百姓意识到识字懂法的必要性。

副管事刘盛过来向崔景怀请示去村里采购一些补给的事,他在村民那里打听到村里的出产后,已经和一村民与里正商定好要采买的东西。

他们这支商队本是六十多人的配置,崔景怀与何殊加入进来后,加上他们带的三十多个随行人员,使得这支商队规模达到百余人。

这么多人每天的吃喝,都需要消耗大批食物,所以他们基本是停在哪里,就会在当地采购一些物资。

有些可以用来当售卖的货物,有的则是为了补充商队成员的生活所需,对于能不能顺道卖货,倒是比较随缘。

何殊顺手将帽子戴到头上,饶有兴趣的提议道。

“我跟你们一起去村里看看。”

刘盛闻言,下意识看了眼崔景怀,他在暗卫营中任职的时间比后者更早,也更年长几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