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一百二十五章(2 / 2)

这项泄洪安置计划的投入虽然庞大,涉及到的百姓也不少,操作起来十分不易,在此过程中,还需要面对各种问题,但是都在朝廷的承受范围之内。

毕竟大安人口数量虽在近几年得到明显增长,但是总人口数量也不到七千万,受此影响的百姓再多,也多不到哪去。

随着各地兴修的大量具有储水功能的水库与池塘,各地在防旱这块,现已初步取得成效。

虽说已经做了这么多的预防与应对工作,但是每到最容易出现干旱与洪涝灾害天气的夏季到来之际,让各地都要重视城镇这等人口聚集之地,注重防旱抗涝工作,尽量增强老百姓的抗灾能力,依旧是朝廷的主要工作。

接到让他负责以长辈的身份为何昌逸筹备成亲事宜的旨意时,礼部尚书何广成有些错愕,小心而又略显为难的确认道。

“陛下,让臣出面,这……合适吗?瑞王一系,毕竟已被迁出玉牒,不在宗谱之中。”

虽然心中很乐意接下这个任务,可是何广成早已养成谨慎行事的习惯,滴水不漏的做出以他的身份,该有的反应与态度。

正宁帝态度明确地回道,“不管他们在不在宗谱之中,何昌逸都是朕的亲侄子,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让你代朕操持这件事,还能委屈了你不成?”

何广成赶紧解释道,“还请陛下恕罪,臣不觉得委屈,臣只是对此感到有些惊讶和意外,能为陛下代劳,是臣的荣幸!”

正宁帝的脸色这才稍缓,“若非朕在宫中不便亲自出面,朕也不会想到让你代劳,朕隐约记得,你当年和瑞王兄的关系,好像还不错的样子?”

若是何殊在场,肯定知道正宁帝只是顺口这么一提而已,此刻却让何广成感到如临大敌,左右为难,实在不知该如何作答才合适。

好在正宁帝通过他额间渗出的汗水,欲言又止的紧张反应中,看出对方可能是误会了什么。

但他也没有解释自己只是随口问了这么一句,并不存在什么试探与讽刺。

“朕早前派人取走瑞王等人的印鉴、冠服之类的物品的事,你应该还有印象,朕虽然不好违背先帝遗旨,公然为瑞王兄翻案,恢复他的一切,但是在朕的心中,他永远是值得朕敬重的瑞王兄。”

听到这话,何广成立刻领会到其中的重点,不好‘公然’恢复,却能在私下里恢复。

何广成在朝中向来左右逢源,精明圆滑得让人又爱又恨,此刻面对正宁帝的坦诚,莫名感到有些眼眶发热。

他与瑞王的年龄不相上下,两人一起长大,论感情,比亲兄弟还要更亲近几分。

只是两人长大后,随着瑞王决定参与夺嫡,便有意疏远了他,两人之间的关系,后来变得甚至比普通宗室兄弟更疏远。

所以瑞王倒后,他并没有受到牵连,此刻听到正宁帝的感慨,他实在有种感同身身受之感,也为瑞王感到庆幸。

可是有些话,正宁帝这位皇上可以说,他却不能说,甚至不好流露于表面,只能强笑着拱手道。

“陛下圣明,臣一定会竭尽全力的办好此事,断不会委屈了昌逸侄儿,不负陛下厚望。”

在何广成看来,先帝当年费尽心机,选了当今这位在当年不显山不露水,低调到没有存在感的皇子继位,无异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费尽心力想要隐瞒的那一切真相,不惜代价想要强求的那些声誉,结果都被当今皇上毫不客气地掀个底朝天。

最后落得个注定将贻笑世人的惨淡结局,也算是实现了他昔日的那位至交好友的最大愿望,甚至比对方亲自做这件事,做得更为彻底,更加不留父子情面。

对于他们这些人而言,毫不夸张地说,当今能够继位,绝对是先帝晚年所做出的最为英明的决策。

哪怕登基为帝的正宁帝,与早年判若两人,所表现出的心机手腕都很让人忌惮与紧张,但是能看得到的底线,也让人感到安心。

正宁帝则对他的态度表示赞许,“嗯,由你这个礼部尚书亲自出面操办这桩亲事,朕放心。”

说着,正宁帝拿出一份清单。

“昌逸将来的路还长,身份又复杂,将来的路还长,朕也不好将这件事办得太过隆重,就只能尽量办得低调实惠点,这是朕与皇后为他准备的房子和聘礼,后面若发现还缺什么,你只管开口。”

恭敬地接过正宁帝递给他的清单,何广成就知道皇上与皇后准备的确实够实惠,就是对于皇上口中的低调,他觉得有待商榷。

至少,让他一个宗室郡王兼礼部尚书亲自出面操办的亲事,怎么都不可能和‘低调’二字沾边,可是皇上既然这么说,他也只能认下。

毕竟凡事都怕对比,与皇上亲自出面相比,由他出面,确实要低调得多。

“从这份清单上的内容看,陛下与娘娘准备得的十分周全,应当不会缺什么,待臣回去之后,就找人挑个吉日上门提亲,肯定不会耽误与怠慢这桩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