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醉翁之意(1 / 2)
曹操这面没有出兵响应袁绍。
因为以他现在的情况,真的没有时间去响应袁绍,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巩固江东,同时稳固长江的防线,然后慢慢发展。
他与袁绍和袁遗将来形成鼎足之势,与刘俭南北相持,这才是长久之道。
这并不是说曹操胆小怕事,而是说他的战略眼光和前瞻性比较强。
随着刘俭势力跨越式的飞速增长,曹操已经知道刘俭占据天时与人和乃是必然的。
强行北上与之争锋,只会不断的削弱己方的实力。
只有稳固阵线,等到刘俭南下的时候,趁着对方大意,或者凭借己方在南面的地利之便,给予对方重重的挫折,才有机会反击往北方。
但是曹操知道,袁绍现在对这话是听不进去的。
……
曹操心中已经下了决断,但是现在的袁绍又开始犹豫了。
他的老毛病在这个关键时刻又开始犯了。
因为先前有两场大仗输给了刘俭,导致现在袁绍营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开始反对袁绍继续向长安进发与刘俭产生更激烈的碰撞。
他们希望袁绍能够撤回南阳郡,采取保守战略,观望北方的形势。
这些人包括荆州的向征,汝南的和恰,南阳的韩暨等。
另外,名士赵俨,繁钦,颍容等人,也是赞成袁绍撤退,不与刘俭交战。
但是许攸以及南郡的蒯越、蒯良兄弟、逄纪这些人则是力主北上,继续与刘俭交战。
许攸道:“主公,我们先前经历过两场战事,虽然都失败了,但是论及兵力,我们并不比刘俭要少,相反南方这些年来人口众多,可以征调更多的部队,单凭人数,我们绝对不在河北之下,为何不能与他一争长短?”
繁钦冷笑地看着许攸:“子远此言差矣,战争难道是光看人数多吗?”
“以袁公的名望和荆州的富庶,确实我们可以征调更多的人口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来,但是刘俭河北的人口也不少啊,他也可以召集更多的人南下,但是这有意义吗?”
“一名精锐的士卒可以屠杀八九名以上的普通黎庶,这天下的战争,要是光看比谁人数多就能打赢的话,反倒是简单了许多呀。”
“况且,人数再多又有什么用?前番两场败仗,我们损失的人暂且不算,这对士气影响可是太大了。”
“别的且不说,三军将士现在兵无战心。”
“子远,难道有什么办法可以提升三军将士的战意吗?”
许攸的脸上露出了极为愤怒之情。
“我们的大军至此,为的就是能够让袁公进入朝廷,辅佐天子,掌控朝政。”
“若是在这个时候撤退了,我们先前的投入,还有那两场战争中阵亡的将士们的可就白死了,你如此规劝袁公,可对得起那些阵亡将士们的在天之灵?”
繁钦听许攸如此说,当场就哈哈大笑。
“许子远啊,天下怎么会有你这种厚颜无耻之人?”
“说什么对得起三军将士,难道你现在活生生的站在这里,就对得起三军阵亡将士,对得起孙文台了吗?”
一听繁钦说起了孙坚,许攸的脸腾的一下子就变红了。
“你,你胡说什么?!”
繁钦很是鄙夷的看着许攸说道:“你与孙文台,同得领兵之权,率兵去战徐荣,可结果孙文台战死沙场,你却安然无恙的回来了。”
“而且子远你似乎并没有跟他的败兵一起回来,而是暗中自己潜伏回来的,怎么?难道是孙文台在前线作战之时,你观看形势不对,趁机溜走?做了那临阵而逃的懦夫吗?”
繁钦这话说的其实一点儿都没错,许攸确实是这么做的。
他当时见形势不妙,就从小路先行逃走,将孙坚撇下,未曾与三军将士同生共死。
只是后来他佯装成难民,又重新归到了袁绍的麾下。
许攸可不愿意让人点着鼻子这么说他。
“汝安敢出此言污蔑于我!”
许攸气的手都有点儿发抖,他抬起手指指着繁钦,似乎想找点理由驳斥于他,但是繁钦这话说的有点儿太突然了,许攸一之间却不知道应如何应对。
紧接着,许攸斜眼瞥向了主位的袁绍,但是当看到袁绍的表情那一刹那,许攸的心顿时凉了半截。
只见袁绍捋着胡须坐在那里,细细的思索着什么,他并没有出言替许攸训斥繁钦,反倒是目光狐疑的看着许攸。
许攸和袁绍是多年的至交了,袁绍这副表情代表了什么,许攸心中再清楚不过。
袁绍这是真的打心眼儿里开始怀疑自己了。
他若是觉得烦心的话,是绝对是不会用这种眼神看自己。
就在这个时候,蒯越站了出来。
“袁公当务之急是不论先前之事,而是要赶紧讨论进兵与否,依照蒯某看来,眼下还需要赶紧北上进入长安方是正事呀。”
许攸惊讶的看向了蒯越,他万万没有想到,此时站出来替自己子解围的居然是这个人。
可惜许攸要有些打错算盘了。
蒯越根本就不是为了替许攸解围而站出来的。
他眼下是着急要辅佐袁绍进入长安。
想当初,蒯越一手促成了许攸前往孙坚营中,为的就是今天。
蒯越是个聪明人,他已经看出许攸将会逐渐失去袁绍的信任,而今日只是个开始。
对于一个会逐渐被袁绍冷落,不满的人,蒯越又何必多耗费自己那宝贵的心神呢?
袁绍也被蒯越的话将精神拉了回来。
“异度也觉得我们应该进兵长安?”
“当然了,公若制霸天下。称雄于诸州,只在今日!这是袁公与刘俭决生死的一刻,就算是再难,袁公也一定要挺住,万万不可轻易在这个时候言退。”
“那些劝公不进兵者,都不过是愚鲁之徒,短视之辈!”
袁绍听到这儿,顿时精神一振,他伸手重重的拍了一下桌案,感慨道:“有异度支持袁某,此事必成,咱们现在就出兵前往长安,与刘俭一决雌雄。”
“不可!”
杜袭道:“主公,三军士兵无战心,如何能与河北军决胜负?”
“况且,李傕临死之前已经指明,王允、杨彪等人乃是与他共同反叛朝廷的祸首,刘俭现在兵锋正盛。”
“公现在若率兵进入长安,岂不是与王允、杨彪等人同流?到时候刘俭再将反贼这个名头安在袁公的头上,又该如何是好?”
蒯越很是愤怒的看向了和恰。
“当此危难时节,还想什么名声?只要我们占据了长安拥立了天子,日后什么大义之名都在我们身上,何必在乎这一时半刻?”
和恰冷笑着:“那万一事情不成呢?岂不是连退路都没有了?”
“你!?”
听了和洽的话,袁绍顿时又再次犹豫了。
他这个人就是这样,虽然有雄心壮志,但是耳根实在,太软。
特别是一碰到手下这些优秀的人物们,你一句我一句的发表不同的意见,就更会扰乱他的思维,让他举棋不定。
蒯越见袁绍又摆出那副迟疑不决的姿态,心中很是焦急,他冲着袁绍长长作揖,喊道:“主公啊,关键时刻,主公万万不可以犹豫啊,这事关主公今后的生死,主公不可妄下决断。”
和恰在一边冷冷的说道:“正是因为事关主公的生死,才更不能够妄下决断,你这么说话,不就是在逼着主公赶紧下决断吗?”
蒯越听了这话,顿时也是语塞了。
因为和恰这话确实说的有些道理。
随后就见袁绍冲着在场的一众人挥了挥手,说道。
:“诸位呀,且不要争论了此事,且让袁某细细思之,待思虑清楚了,咱们再做决断,如何?”
众人一听袁绍这么说话,也就无可奈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