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追取南阳(1 / 2)

袁绍想要撤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毕竟刘俭的大军就在他的对面,袁绍现在若是要撤退,必然要面对刘俭的全力追击。

但是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最终还是必然要撤退的。

撤退,面临的是会受不少损失。

但是不撤退,面临的结果,是刘俭可能将他的大军全部通过一场仗一场仗的吞没。

建安三年二月,袁绍与刘俭在雒阳展开会战,袁绍屡战不胜,士气受挫,再加上荆州诸路豪强皆向袁绍请求撤军,如今不论是军心还是人心,都不愿再战,所以袁绍就算是强留在这里,也没有什么用。

终于,袁绍只能撤兵了。

但毫无疑问,现在撤兵,风险还是非常巨大的。

北军一旦强袭,必然会使袁绍损失惨重。

但有损失也不得不撤。

为了能够妥善撤离,袁绍找到了他的心腹爱将——文聘。

而文聘也是袁绍麾下诸人之中,最擅长防守的将领。

而今日,他也为袁绍推荐了两名新人,言此二人可堪大用。

一个人乃是义阳人,姓魏名延,字文长。

另一个乃是袁绍的本乡人,汝南陈到字叔至。

两个人年纪轻轻,却被文聘看重,一直留于帐下听用,今番寻了良机,推举给了袁绍。

对于文聘的举荐,袁绍当即应诺,皆予以提拔。

“仲业,雒阳已然不可取,诸人皆无进取之心,只能撤退,只是若要撤退,刘俭必起大军强袭,恐损失不小,汝是袁某帐下最长于防守之将,当此时节,你可有什么方法可以教我?”

文聘的脸上露出了几分凝重之情。

他认真地思虑了片刻,方才慢悠悠地说道:“主公,依照末将看来,想要完全无损失的撤退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袁绍认真地点了点头,道:“如何减少到最小?”

文聘正色道:“只能是各部分而行之,各部战将分别领着手下的兵马返回南阳郡,这样一来,刘俭的主要兵力应不知道该进攻哪一支军队,便也会分化……刘俭的军队分化对于我们的好处还是比较大的,毕竟他的骑兵都聚集在一起,这样的破坏力相当巨大。”

“一旦双方正面交战,其骑兵对我们的伤害几乎无可比拟。”

“但若是能够将兵马分化,他的骑兵也分化,虽然也会对我们的各部造成损伤,但是却不能发挥那么强悍的战斗力,这样也就可以将损失降到最小。”

“虽然这样依旧会有损失,但已经是最稳妥的方法。”

袁绍听到这儿,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事到如今,也只能这么办了,我已经让黄祖和周泰从南阳那边率领兵马前来接应。”

“由他们两个人来迎接,多少也会起到一些作用的。”

……

随后,袁绍开始下令,让各部开始撤退。

袁军欲撤退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刘俭那里。

他这边早就做好了准备。

按照刘俭的设想,袁绍为了防备己方对其展开穷追猛打,定然会化整为零,将兵马分成小部,从不同的方向与道路向着南阳郡撤退,毕竟南阳郡距离司州的距离非常近,只要这些兵马进入了南阳郡的辖地范围,进入了南阳郡任何一座城池之中,就有能力进行驻扎,同时得到粮食补给。

虽然这一道上各部分兵马依旧会遭到刘简的穷追猛打,但是损失相对于来说就会少了许多。

现在果不其然,袁绍确实是按照刘俭的所想所做的。

刘俭当即找来了郭嘉和荀攸两个人。

他向这两个人询问意见,眼下应该如何对袁绍展开下一步的攻击?

荀攸当即先向刘俭做了谏言。

他认为,袁绍的兵马化整为零,确实避免了能够遭受到己方最大攻击、损失最大的局面。

但是这不代表他不会没有损失,己方也可将兵马分为数路,但是不需要将兵马分散的像袁绍那么多路,只要掐住主要的追击道路就行了。

不管对方分散成几路兵马,他们最终依旧是要走几条最重要的干道,向南阳郡撤返。

只要能接着这几条主要干道对他们进行追杀,那就能够取得最大的战争利益,不必被袁军牵着鼻子走,他们分成多少路,己方就要分成多少路追击。

这样一来,不但达不到最佳的效果,还有可能遭到对方的反击,反而让己方蒙受损失。

至于将几方的主要兵马分成几路,荀攸觉得己方的兵马分别有赵云、颜良、文丑、张辽、华雄,五路兵马追击足以,其余的诸将皆由率五名将军统帅,进行追杀。

同时,荀攸还建议刘俭将刚刚在弘农郡攻城的徐晃调遣过来,作为从侧面能够随时接应这五路兵马的接应部队,这样就能起到奇兵的作用。

最后,荀攸又站到了舆图之前,为刘俭大概分析了雒阳以及南阳的接壤形势。

同时,雒阳前往南阳郡的道路,应该派诸路将军率领多少部队前往,他都做了清晰的考量。

可以说,荀攸这次基本上将追击的战斗给刘俭做了非常全面的细化,让刘俭能够直接拿来就采用实行,完全用不着修改。

听了荀攸的话,刘俭非常的满意,他不住的点头。

“也得亏是公达在此,才能够有此精妙的言论。”

“吾心甚慰之也!”

说到这儿,刘俭转头看向了一旁的郭嘉,笑道:“奉孝觉的公达之言是否可行?”

荀攸做的部署非常周密,完全挑不出一点毛病,郭嘉很是佩服的点头说道:“公达为丞相的布置周密,绝对找不出第二个人能够如此为丞相殚精竭虑,思考至此。”

“在追击袁绍的兵马一事上,郭某同意公达之见。”

荀攸似乎听出了郭嘉的弦外之意。

“在追击袁绍之兵上,奉孝完全听取我的意见,看起来在追击完袁绍之兵后,奉孝还有别的方略要向丞相谏言呢?”

郭嘉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公达果然是高人,一下子就看透了郭某的意图。”

荀攸急忙拱手说道:“奉孝何必如此过谦,你我乃是同郡之人,彼此相知,你郭奉孝在颍川之地声名甚大,我对你早就是钦佩不已了,今番能够听见奉孝高论,实在是毕生之幸。”

郭嘉急忙摆了摆手,说道:“不敢不敢,岂敢劳公达这般的盛赞。”

“既然公达有此言,那我就跟你说了吧。”

“丞相,依照我来看,此番仅仅只是追击袁绍的兵还是不够的,我们应当趁此机会一举攻克南阳郡,才会有最大的战略收获。”

这话一说出来,刘俭和荀攸顿时都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