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兵事考校(2 / 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转起来。
关于
大唐无论如何都无法绕过与吐蕃的较量。自从大宗登基以来,就始终惦记着征服吐蕃,意图将整个吐蕃并入大唐疆域之内。
然而,由于高原地形的问题,几次征战都未能成功,最终只能无奈选择妥协,将文成公主送往吐蕃和亲。
其实,吐蕃的军队实力未必有多么强大。
对付他们,只要他们撤退到高原之上,你就拿他们没什么办法。
足以让任何外来的军队望而却步。
松赞干布是个既有能力又有野心的人物,如今他已经把整个高原掌握在手中,并且,吐蕃内部的各种势力,在松赞干布的打压下正逐步消亡。要想从内部瓦解吐蕃,希望极其渺茫。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唐峰整理了一下思路。
当今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在短短十年间,就完成了对西藏地区的统一,建立了吐蕃政权,由此可见此人绝非庸碌之辈。
“西藏地形险峻,吐蕃人民长期在此居住,早已习惯了高海拔环境,而我们唐朝人生活在平原地区,一旦踏足西藏,必定会受到影响。如果没有做到绝对的实力压制,贸然出兵进入西藏,无疑是不明智之举。”说到这里,唐峰稍微停顿了一下。
在场的几位大臣听了他这番高见,都微微点头,显然对他的观点表示认同。
他们的目光中多了几分赞赏。
唯有李二,在听完他的言论后,面色阴晴不定,但从整体上看,似乎对他的话并不感冒。
唐峰观察言谈举止,自然明白这位大唐皇帝内心深处存在着征服高原、消灭吐蕃的雄心壮志。
就如同对抗高句丽的战争一样,尽管朝臣们纷纷反对,他依然坚持己见。
“你说的这些,大家都知道,我要听的,不是这些关于征服吐蕃的道理。”李二语气有些不耐烦地说。
对于这位陛下的喜怒无常,唐峰算是领教过了。
若要征服吐蕃,则需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引蛇出洞,诱使吐蕃主力离开高原;第二步,集结大军,一举吞灭吐蕃主力;第三步则是挑选一批体格健壮的士兵组成一支军队,进入吐蕃。
唐峰有条不紊地阐述道:“而这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第二步,必须将吐蕃主力全部消灭,若无法彻底击败吐蕃主力,那么第三步也就无法实现——”
说到这儿,唐峰没再继续往下讲。
事实上,他刚才所提及的一些策略并非全是他自己的原创想法,而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在历史上,贞观十二年,松赞干布将目光瞄准了邻国大唐,随后便派出了大军,兵锋直指松州。
大宗派遣潞国公侯君集担任当弥道行营大总管,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担任白兰道行军总管,左武卫将军李进达担任阔水道行军总管,右领军将军刘兰担任沙河道行军总管,率领五万步骑兵迎击吐蕃军队。
唐军主力侯君集部队还未动手,先锋牛进达部队就已经打败了吐蕃军。
李进达率领少数唐军突袭吐蕃军营,虽斩获一千余敌军首级(因轻兵袭击吐蕃军营,来不及带走大部分被杀敌人的首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实际杀敌数量远超斩首数字),率部退出党项、白兰、吐谷浑等地区。
在这个时空里,松赞干布直到贞观十七年才完成了对整个吐蕃的统一,比历史上晚了整整三年时间。而在那一年,松赞干布才刚刚二十二岁。
想起那位松赞干布,在二十二岁时就已经统一了整个吐蕃,成为了统治一方的君主,再看看自己,都已经四十多岁了,事业才刚刚起步,唐峰不禁感慨万千。
李二站在原地,仔细思考着唐峰提出的这些战略,陷入了沉思之中。
而李孝恭等人也都紧锁眉头,琢磨着唐峰这番谋略的可行性。
唐峰又补充道:“我认为,对待吐蕃问题,能不动武就不动武,最好是不要动武。假如松赞干布不安分,只需要给他点颜色瞧瞧就行了,不仅是吐蕃,高句丽那边也不宜轻易动用武力。”
他预感到,这场针对东突厥的大战,必然将以大唐的全面胜利告终,那时候,眼前的这位大唐皇帝恐怕就会着手对高句丽采取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