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此杯,一来欢迎三位头领,二来庆祝大捷,恭祝山寨事业,蒸蒸日上!”
众头领都欢呼了起来,试问哪个国人,不喜欢这种热热闹闹的场面呢?
酒宴结束,山寨的一切再度步入正轨,王伦却得汤隆来报,说到:“哥哥,在高唐州甲仗库缴获而来的三百领铁甲,多不堪用,甲叶多有锈烂的,二千余领皮甲,也多有虫吃鼠咬的,能用者十不存六。”
“缴获的刀枪,样式繁多,却有一半需回炉,小弟这里,还得寻二十人到铁匠铺那里做帮手!”
王伦知道汤隆说的是实话,因蒋敬将缴获造册报来时,他看得都十分头疼。
单单在“长兵器”这一目录下,就记载了双钩枪、单钩枪、环子枪、素木枪、鸦项枪、短锥枪、笔枪、拐突枪、钩竿枪等十余种,又分骑兵用、步兵用、攻城用、守城用等不同作战环境下的各种用途。
王伦甚至还看到“突火枪”,顿时大喜,当即调来一杆,看过后大失所望。原来这并不是发射铁丸的那种火药枪,而是在寻常的长枪枪头处,缚一个装了火药的竹筒,战斗时先点燃后刺杀,有些实战用途,但用处不大。
又有长刀样式六七种,短兵器十余类,抛石机三类,总之我大宋朝的兵器,就突出一个重点:花样繁多。
不同的作战环境、作战目的,用不同的武器,这种军事基础常识王伦还是知晓的,但我大宋朝恨不得将秦汉以来华夏发明改进的兵器种类,都收拢个遍,这就是太扯淡了。
故而王伦最看重的自高唐州的缴获,却是弓弩。大宋朝至少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在热兵器出现的前夕,将冷兵器尤其是抛射类的弓弩发展到了一个高峰。
不像唐朝巅峰时期军队携弓箭率达到了夸张的120%,大宋军队中,弓弩手大约占据总兵力的六成,故而从高唐州那里缴获了二千五百余张弓,五百张弩,并箭矢无算。
王伦打算也学习唐朝,不刻意追求士兵抛射弓弩时的命中率,而是追求对战场的覆盖率,这种土豪一般的打法,大概也就强汉盛唐能够做到,但至少是王伦追求的一种方向。
若按照王伦这种思路,那么梁山步兵的各兵种,都是要为弓弩手服务的。
这并不是王伦害怕肉搏战,而是他渐渐摸清楚了冷兵器时代作战的特点,两军对垒之际,只要将敌军第一波冲锋的士兵用远程攻击尽可能地消灭,不但打击了敌方的士气,还将敌方敢战的彪勇之士先干掉一部分。
于是王伦便对汤隆说:“愿意上山的铁匠着实不多,你那里仍旧先培养学徒,我请柴大官人给你挑选帮手,你那里多教一个工匠出来,我这里就记你一份功劳!”
汤隆得了王伦的话,便拱手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