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征东将军(1 / 2)

吴用一直在察言观色,他有心进言,说不如称齐王,但王伦一开口,他就乖乖地坐在那里。

都督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末年,本是战区的划分,以行政区划为名,比如“都督幽州军事”,就是负责幽州战区内一切与军务相关的事务。

后来随着战事的扩大,一般统帅或者将领,就会有“都督数州军事”,或者“都督中外军事”,即掌管国都皇宫内外禁军事务,这样的统帅将领,才会被称为“大都督”。

到了西魏北周军事改革后,都督一职,就变成了总管,并在隋朝变成了总管府。隋朝的总管府,一般包含单个州或者数个州,且主管军事的同时也有一定的民事管辖权,所以在隋朝的行政区划中,就处于一级。

到了唐朝,又变成了单纯的军事防区或者战区的职务,称为都督府或者大都督府,在唐玄宗之后,又继续演变成为了节度使。

宋朝继承了唐朝的相关制度,比如郓州就设有大都督府。

我大宋朝的制度,向来以繁冗复杂而闻名。比如地方的州,因军事职能、地理位置、人口多寡等因素,州格分六等,依次是都督州、节度州、观察州、防御州、团练州、军事州。

似郓州这样有望升格为府的二级行政区划,又分为五等,即京府、陪京府、都督府、次府、余府。

历史上张叔夜平定宋江起义后,郓州升格为东平府,就属于都督州变为都督府。

只不过大宋朝的都督,分为三类,即大、中、小,与节度使一样,往往由宗室、亲王、宰执遥领,属于虚衔,并无实职。这也是为何郓州属于大都督府,却并无对应的都督府兵马。

王伦倒也并非是想要复古,实在是大宋朝的官职制度相当繁复且混乱,当今这位赵官家又喜欢折腾,政和年间才改过一次官名官阶,就好比称知州为太守,这绝非是文官的雅称,而是百姓们也不清楚本朝的官制,只好用一个话本里的古老称呼了事。

王伦对自己具体的头衔也没什么特别的要求,但他要先行割据之事,要名正言顺,就得需要一个百姓们能够接受的官职来下达命令。

所以他自然而然就想起了将军府或者都督府,“府”最初的意思,其实是“开府”,东汉时期大将军、车骑将军、三公一共五人有开府的权力,即可以自行征辟幕僚、任命官员,而不需要朝廷的选拔。

权力的演变有一个特征,即某种特权出现之后,总会随着战乱而不断普遍化。到了魏晋南北朝,“开府仪同三司”就成了诸多实权将领的标配,甚至还演变出了没有开府之权的“仪同三司”。

简单来说,王伦或者说梁山目前需要的,就是一个“开府”的实际权力。

许贯忠想了一想,点了点头,说:“寨主可以自号征东将军,就以征东都督府的名义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