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双面军师(1 / 2)

邓元觉最终还是同意了吴用的计策,反正他已经被方腊的亲戚们排挤得成为了边缘人物,杜微看在歙州同乡的面子上,能拉他一把就算不错了,也提供不了更多的支持。

于是邓元觉便去休宁县,面见方垕,陈说厉害,自请领兵向南,前往抵挡谭稹。

邓元觉愿意南下,方垕自然不会反对,这位又不是他的心腹,于是就请奏方腊,给了邓元觉一个“镇南大将军”的名头,送了他一些钱粮,就此放手。

吴用便当仁不让地充当起了军师的角色,对邓元觉说:“大将军,若要招兵买马,首先要有钱粮。依着梁山的规矩,向来是专门打劫那些为富不仁的富豪之家,烧毁地契,分发家财,则百姓归心,我等亦可以如此作为!”

邓元觉这样的人物,是个勇将,却不是个统帅,若有个像吴用这样能够出谋划策的人在身边,他自然是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的。

邓元觉认为吴用说得对,他一直都反对方腊的那种做派,不但要杀富户,还要残害百姓,结果就是四面树敌。

若按照吴用给他分析的,打击一部分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则可以团结一部分乡绅以及穷苦百姓,也就能够获得许多支持。

面对邓元觉时,吴用出的计谋,都是堂堂正正的,别说是梁山,历朝历代的起义,几乎都是这么干的,故而邓元觉也不相疑。

邓元觉有自己的判断和一套道德评价观,他对吴用和石秀,虽然有些好感,但还是怀有警惕之心的。

但随着几次出动兵力打劫富户,吴用定计,石秀也带着一帮精锐的梁山士卒冲杀在前,也不抢功,邓元觉便慢慢开始接纳了他们。

于是邓元觉在黟县“抢劫”了一番后,就领着近两千兵,向着婺源县南面而去。这一路上吴用不断出主意,该打哪些富户,如何攻打,如何收拾首尾,将行动安排得十分妥当。

于是邓元觉领兵杀向婺水中游时,部下士兵已经扩到了三千五百人。吴用便提议在此稍歇,将士兵粗略训练了一番。

就在邓元觉领兵离开林历山不久,山中有个私人办设的“道一学堂”,一位姓秦的书生,给远在东京城任太学学正的兄长写了一封报平安的书信。

邓元觉则向吴用请教梁山的练兵之法,吴用其实也不懂,他入伙梁山后,主要负责一些民政事务,这倒不是王伦防着他,而是有了许贯忠、萧嘉穗、朱武三人,已经不需要更多军师型人才了。

吴用不懂,石秀却懂得一些,但吴用却不让石秀当教官,而是自己整理了一份操练手册,就交给了邓元觉。

在吴用的建议下,邓元觉以战为训练,不断派出士兵攻打骚扰各处村寨,他这里是丘陵山区,就此一路向东发展,竟将小半个衢州发展成了势力范围。

衢、处两州,也有本地百姓响应方腊起义,但名义上归属方腊的大吴国,实际上仍旧是有着很强的独立性。

若按着道理,吴用应该建议邓元觉继续向东攻打,与台州的吕师囊部取得联系,但他却建议继续向南,攻打江南西路的信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