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506章 喜悲不相同(2 / 2)

深入了解和调查后,王禀才意识到,河东禁军包括河北边军这么做也是无可奈何。

从澶渊之盟后,宋辽两国长期和平百余年,在两国边境处当兵就成为了一种职业,虽不能说是打卡上班,但也差不多了。

本来朝廷对边军的物资供应并不差,但随着西夏党项人崛起,大宋朝的战事渐渐集中到了关中、西北一带,以西军的出现为标志,大宋朝的政策也开始向西军偏斜。

当今赵官家上台后,又意图西北开边,再加上他贪图享乐,吏治腐败,贪贿已经成为了官场的一种风气,于是河北边军就不得不面临着以下困难:

朝廷调拨的物资削减,又被军官上下其手大肆贪污一番,边军士卒少有能够像其他禁军那样来回调动,而是多选用本地百姓青壮,在大宋朝不抑兼并的政策下,大量边军士兵就沦为了半兵半雇农的身份。

况且从唐朝安史之乱后,河北百姓多有当兵的习惯,又喜欢拉帮结派,结为乡党,虽然经大宋朝百余年打压,本土军官形不成势力,但团结起来闹一闹的本事还是有的。

闲时当雇农或者做工,战时征召,后勤补给又不充足,日常军事训练也极其缺乏,这不但是河北边军曾经的状况,也几乎是整个宋辽边境的现状。

所以王禀只得无奈地做了另外一个选择,那就是从太原府、忻州等州县招募青壮,来代替这些已经没有任何作用、只会消耗朝廷钱粮的河东兵。

童贯没来之前,太原知府全力支持,王禀先后招募了三千余人,就能够反推到威胜军,逼得田虎节节败退,等到童贯西逃来后,他反而再进不能。

而王禀拒绝了童贯的要求,誓死要守住马关城,童贯干脆强行断绝了王禀部的后勤供应。

但好在王禀得到了本地百姓以及附近两个县城官员的私下支持,他这一部兵马起码还有饭吃,别管能不能吃饱,至少暂时饿不着。

但王禀很清楚,这么拖下去不是办法,因为童贯居然无耻地要求他驻地周边禁止私下供应粮草,为的就是逼迫王禀领兵回到太原府,并向他童贯屈服。

望着马关城低矮的城墙,王禀不住叹息,他实在想不到,这天下的局势,怎么就突然变成了这样?

童贯怎么就把两次北伐大军给白白葬送,河北两路怎么就短时间内诸州皆反,并被王伦迅速接收?

“将军,不如北撤吧!”一个亲信部将看到王禀立在城头远眺,顺着看了过去,什么也没看到,便小心翼翼地建议。

王禀瞪了他一眼,那部将低声说:“咱们的粮草只够最多七日,众将卖了携带的家当,难道接下来卖马不成?”

王禀没有说话,只觉得国事如此艰难,有心为国报效,怎么也变得如此艰难呢?

朝廷在大名府屯了重兵,却不敢北攻,难道就要眼睁睁地看着那王伦在河北立稳,又来夺了河东,全取北方么?